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师德育具有双重目标:一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二是培养学生将来开展中学德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高师德育的师范性要体现在课程体系中,要落实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  相似文献   

2.
变迁社会中大学德育的价值学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海传 《江汉论坛》2007,19(2):121-124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中国共产党对步入21世纪的大学使命和大学育人原则的时代解读和庄严承诺."德育为先"中的"德育"不是"先"和"后"的时序性概念,而是价值性概念.本文从价值学依据、结构学、比较学三个维度解读了大学德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唐亚豪  刘理 《云梦学刊》2000,21(3):76-77,86
文章对德育督导员制的涵义及在高师成人教育中实施德育督员制的意义进行了理论探讨,并结合实践,对德育督导员制的系统建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网络公共参与是互联网日常应用中的重要内容。基于四川省绵阳市的一项抽样调查数据,分析70后、80后、90后在微信和微博中的公共参与情况。结果表明,和70后相比,80后、90后关注微信"公域"公众号的可能性更高。和70后比起来,80后关注"私域"公众号的可能性要高出41%左右,90后与70后在对"私域"公众号的关注上没有显著差异。与70后群体相比,80后、90后群体更关注民间意见领袖的微博。  相似文献   

5.
高等师范院校应对学生宿舍管理中的人格教育予以充分重视。本文指出在高师学生宿舍管理中进行人格教育的现实意义 ,对在高师学生宿舍管理中的人格教育进行了目标设计 ,并从硬件、软件两方面提出了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6.
沈萍霞 《青海社会科学》2009,(6):208-210,217
德育所关注的是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生意义、人生理想等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本质性、终极性的问题,其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价值。德育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就是要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促使人的道德完善。高校德育只有从"无人化"德育向人性化德育、从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从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才能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的本质内涵与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道德层次论的视角下,德育在价值取向上逻辑地走向"乌托邦"式的精英德育,导致德育边界的缺失、"务虚"与"务实"两种矛盾实践倾向、德育功能错位等弊病.通过批判和借鉴道德类型学的有关理论,考察道德的实存状态和伦理学的理论构成,立足于道德不同的内涵、功能、作用领域、价值取向,我们可以将回归本真德育确立为当代德育价值取向的应然选择,并从人性预设、德育素养生成、道德价值体系的构成方式方面寻找德育价值取向回归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统一是构成完整高校德育课程的理念。针对我国忽视隐性德育课程的现状,从加强领导、配置教师和强化管理三方面将隐性德育纳入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90后”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90后”大学生暴露的突出问题及成因,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注重弘扬主流价值观,开展学生自我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心理咨询。要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四个转化”,即“家长式”管理转化为师生“和谐”沟通,统一管理转化为分层管理,单一学校管理转化为学校管理与自我管理的有机结合,学生自主成才转化为科学规划大学生涯。  相似文献   

10.
全方位德育论王道仁随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公开发表,人们纷纷从不同角度探索德育的方方面面.当前,学科德育学、班级德育学、管理德育、环境德育、活动德育等等,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德育研究与拓展,意味着德育意识已深人人心...  相似文献   

11.
"90后"女大学生们由于家庭背景、生活习惯、性格心态等因素,常常引发宿舍不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处理不得当,就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与不良事件,严重影响了女生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以及良好和谐的宿舍氛围。本文主要从学生自身主观方面、辅导员管理层面分析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问题,以期有效引导和促进"90"女大学生健康发展,帮助女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2.
对于地方性高师院校而言,建立和完善"教育实践基地"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从理论研究视角看,这是关于高师院校改革理论研究的必然逻辑.从现实来看,这是由教育实践基地所扮演角色的性质、职能等因素所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不等于教育实习学校,它天然地具备了"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优势,因而在弥补由"学院化"倾向所造成的缺陷上,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角度来讲,它都应该是强有力的.  相似文献   

13.
王船山的道德教育思想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德育目标,即:"成身"与"成性"相统一,"以身任天下"的豪杰精神;二是德育内容,分别从义利观、"诚"论、民族爱国主义、民主法制观四个方面加以论述;三是德育方法,即:"正志为本"、"因材而授"、"自悟"与"自得"、"躬行实践"。  相似文献   

14.
大学德育质量管理是指用一定的标准对德育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德育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是提高德育成效的关键.大学德育质量管理具有检查、监督、教育、保证四个基本职能和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三大特点.影响大学德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教育管理者,德育对象,德育设备,德育方法和德育环境.德育质量管理就是对这五个因素的检查评价和控制,使之达到具体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试论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真善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路 《江淮论坛》2002,(2):78-82
陶行知先生的德育思想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本文从"真善美"的角度深入分析了陶行知先生德育思想的重要性、德育思想的目标以及德育思想的内容.同时,结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进一步论证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注重"真善美"教育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陶旭泉 《学术探索》2012,(1):181-184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和美术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我国现行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错位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高师培养中小学美术师资的质量。高师美术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与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联系不密切、美术教师教育四大类型课程的比例不合理、美术学科课程没有突出师范性的特征等问题。优化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方案应增设美术"课标"作为必修课程、增加"设计基础"、"人文教育"类课程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正前段时间大家都在说"90后"的发际线越来越靠后了、"90后"开始秃了,自黑加自嘲,各种段子满天飞,很是热闹。最近又有媒体报道,第一批"90后"的胃已经垮了,这真是个令人悲伤的事情。据统计,13亿中国人中有1.2亿肠胃病患者,且患者低龄化趋势明显。据2015年的一份调查,比较30年前的数据,近5年来19~35岁的年轻人胃癌发病率高了1倍,35岁以下年轻人患胃癌的比例占病患总数的6%~11%。  相似文献   

18.
"绿色德育"即是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德育。"绿色德育"旨在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广大中小学校在实施"绿色德育"的过程中,需要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落脚点,以道德心理结构为切入点,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德育课程做出调整和建设。具体而言,学校要引入传统国学经典,提升道德认知水平;组织主题班会课,增强道德情感体验;开展实践活动,促进道德行为产生。  相似文献   

19.
教师德育专业化是教师专业素养中德育维度的专业化,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内容包括专业德育知识、专业德育能力以及专业德育情感。师德培训、德育科研以及自我教育是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途径。在"实践取向"的指导下,通过德育叙事、德育案例研究、德育合作研讨和德育专题考察等具体方法提高教师德育专业素养,从而促进教师德育专业化。  相似文献   

20.
建立以学校为本位的德育工作内容、方式和管理系统,实现德育创新,必须树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全新的学校德育工作环境概念,实现德育内容系统化与德育活动本土化的结合,形成校本德育的内容特色;强调学校在社区德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动地位、专业地位和在育人工作中的权威性,形成校本德育的网络特色;按质量互变的规律,以量化管理为基础、定性管理为手段的弹性德育管理,形成校本德育管理的管理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