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果关系理论是休谟哲学中最主要最具特色的一个部分 ,休谟对西方哲学发展所做的贡献突出地由这个理论体现出来。休谟认为经验是因果关系的基础 ,而那种认为因果观念的确定是由于习惯联想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休谟问题是知识接受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谟问题被学界以很不同的方式解读着。大多数人从逻辑的角度把休谟问题看作是归纳的合理性问题;有人把休谟问题看作是因果问题;甚至还有人从道德哲学的向度把它解读为“是”与“应该”问题。但历史脉络告诉我们:前休谟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对归纳的怀疑是基于归纳结论不是可靠的知识。休谟所处的学术情境使他不能不研究知识的来源和标准问题。休谟问题的论证语脉及表述语言也向我们提示:休谟问题是知识接受问题。这种知识论解读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能整合甚至解决科学假说选择与确证等哲学问题,对三大归纳悖论的解决有重要的启发价值;把贝耶斯型的概率归纳逻辑与当代知识论直接关联起来,甚至有望在这两者的交叉研究中在知识接受层面上洗刷休谟问题这一“哲学耻辱”。  相似文献   

3.
走出后现代知识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志江 《河北学刊》2002,22(5):23-27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表象,真理不是符合,知识是没有等级和中心的聚合体;思想的目标不是真理,而是开发歧见、维护竞争和对话。这样,它就在批评现代知识论的同时,完全否弃了知识和真理。后现代知识观中包含着许多自身难以回答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知识论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同当代发展着的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知识观结合起来,是走出后现代知识观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休谟的政治哲学中,正义问题被分为了两个维度:作为规则的正义和作为德性的正义。但长期以来,学界对休谟正义问题的关注多集中于其规则维度,作为美德的维度却鲜有讨论和分析,未能准确把握"正义是一种美德"的真正含义,也因此引起诸多理论上的误解,因此,进一步的分析和澄清休谟正义观的双重维度对于准确理解休谟政治哲学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休谟问题与归纳问题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问题是个古老的问题 ,即使没有休谟哲学也会存在。休谟问题是一个怀疑论的问题 ,它不但怀疑归纳的合理性 ,而且怀疑演绎的合理性。把归纳问题和休谟问题区分开来有助于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归纳问题 ,为科学的基础辩护  相似文献   

6.
宋建清 《学术探索》2012,(11):161-163
利奥塔是公认的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之一,他对后现代知识状况做了详尽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并以误构作为重建后现代话语合法性的新标准。他对多元性、差异性、开放性和复杂性的倡导符合当下知识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他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7.
休谟站在经验论的立场上,对传统的唯理论进行了反驳,对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范围提出了怀疑,被哲学家们称为休谟问题。休谟问题是后世哲学尚不能绕过的一个问题,从而促使众多学者试图解决它,但至今还没有一个方案被公认为是对休谟问题的合理解决。笔者从这一现象出发,认为休谟问题正确揭示了人类认识能力的特征,可以称之为休谟定律。在现在的认知背景下,休谟问题是不可解的,试图去解决它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交易成本(TCE)的分析方法占据企业理论的主流地位,但由战略理论发展而来的知识观企业理论(KBV)为企业理论开辟出新的视野。尽管在某些企业现象的解释上知识观企业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存在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一种截然对立的关系,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极强的互补性。知识观企业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可以有机地结合,从而构建一个更加系统的企业理论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9.
程农 《社会科学》2021,(1):126-137
休谟在哲学层次的理性主义批判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但他对社会契约论理性主义的批判却没有得到详细的研究。导致这个状态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休谟政治思想里有强调理性的利益权衡的论述。如果不能明确这个利益论述的性质与地位,就无法确切理解休谟如何应对契约论的理性主义。基于英美政治哲学对契约论的复兴,当代学者深入揭示了休谟这个利益论述的特质,但也夸大了其理性化的程度。事实上,休谟对社会契约论理性主义有一个系统批判,而这个批判的关键是对自觉的利益推演在人类政治实践中的地位予以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有一个不同于应试教育的知识观 ,其要点是 :知识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目的性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工具性作用 ;素质教育的知识教学重视知识的质量和结构以及知识在个体身心上的内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解休谟问题     
韩东屏 《河北学刊》2001,21(4):55-58
从“是”能否推出“应当”的休谟问题,经一些西方哲学家的论证,变成价值判断决不能从事实判断中推导出来的休谟法则。对此也有西方和我国的研究者不予赞同。可他们的立论大都经不起仔细推敲。依我之见,休谟问题乃是一个虚假的问题,因为“应当”不是由于有“是”,而是由于有“可以”才被提出的。  相似文献   

12.
休谟认为因果关系并非像唯理派哲学家认为的那样 ,是理性先验推论的结果 ,也不像经验派哲学家认为的那样 ,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那么如何解决因果联系观念的必然性问题呢 ?这就是著名的“休谟问题”。它从产生之日起 ,就引起了哲学界和逻辑学界的激烈争论 ,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对西方近现代哲学家康德、爱因斯坦、皮亚杰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休谟问题是:凭借因果关系的关于实际事情的推论的本性如何?或者说,能否超出当下的感官经验进行推论?休谟问题即归纳问题,它的实质在于提出了关于归纳推理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的问题。波普尔将休谟问题分为逻辑问题和心理学问题,并把休谟的逻辑问题重新表述为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通过对休谟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波普尔否定了归纳推理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批判了经验主义的归纳观,提出了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沈朝华 《理论界》2010,(5):82-83
近代哲学史上休谟的怀疑论使自然科学、形而上学和宗教面临挑战,康德为拯救理性、科学、信仰和自由,致力于解决休谟在认识论上留下的问题。康德解决休谟难题的路径以论证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为核心,改变了近代哲学解决知识论问题的思考方式,将对象区分为现象和物自体,明确区分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意义,以其独特的方式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为解决休谟在认识论领域留下的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思想主流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将"理性自利的动机"(the motive of rational self-interest)看作人的主导动机。这个利益动机的概念是近代的思想创造。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在最早运用利益动机解释人类行为的思想家里,休谟是典型代表,这个传统看法是对休谟的误读。休谟虽然重视人的自利倾向,但他却否认这类激情与理性可以稳定结合,形成理性自利的动机,更否认这个动机可以持续稳定地主导人的行为。他强调激情与欲望的多种多样,批判近代式的化约倾向。考察休谟的这种分析有助于揭示自由主义在其早期的多样性以及这种复杂性如何为现代思想主流所掩盖。  相似文献   

16.
滕飞 《学术论坛》2005,(4):186-189
由于现代和后现代知识标准形成的条件不同,其内涵也就各不相同。不同的知识标准,使今天的知识教学陷入两难的境地。只有融合两种知识标准的合理之处,在知识教学的目的、价值和选择等方面对知识教学进行重新定位,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优势和潜能。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知识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知识观,自然是知识的来源,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基础。事物之间客观的联系是知识普遍有效性的保证,辩证的叙述是破除知性独断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程仲棠 《学术研究》2003,(12):62-68
进入休谟的道德学体系就不难从休谟问题的黑箱中发现隐藏的体谟法则,即:不可能从“是”推出“应该”。但可以证明,存在着反映社会事实与价值关系的分析命题或语义公理,因而也存在着从“是”推出“应该”的有效推理,即休谟法则的反例,根据休谟法则的反例可以证伪休谟法则。  相似文献   

19.
中西知识观在知识的来源和性质、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知识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形成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类知识,在这两类知识的影响下,中西社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对比这些差异,寻找原因,分析利弊,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很有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尹保华 《兰州学刊》2009,(9):166-168
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建基于客观性之上的主观构建,知识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生态系统,知识具有“多维互补性”的价值,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生成过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确立的新理念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理念;开放、生成的课程内容理念;反思性交互教学活动过程理念;关注过程与尊重差异的教学评价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