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篇的多模态化趋势改变了意义生成的方式,以往主要依赖单一符号编码生成意义,而如今更多地通过多种符号编码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生成语篇的意义。本文从符号、功能、逻辑语义以及信息等多种视角分析多模态语篇中图片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探讨图文关系模式建构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帮助读者提高多模态语篇的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篇的多模态化趋势改变了意义生成的方式,以往主要依赖单一符号编码生成意义,而如今更多地通过多种符号编码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生成语篇的意义。本文从符号、功能、逻辑语义以及信息等多种视角分析多模态语篇中图片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探讨图文关系模式建构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帮助读者提高多模态语篇的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大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要求上升到了新的层次。多模态素养成为现代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发展的目标。为了满足新时代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针对大学英语读写课程,利用多模态的课程设计理念,构建并实施新型教学模式,以提升大学英语读写教育水平,培养学生英语多模态素养。  相似文献   

4.
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使语言的中心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图像、音乐、颜色等等表达形式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处于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多模态交流方式也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广东白云学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多模态话语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普通课堂教学+计算机网络资源平台+多媒体课件+课外自主学习"的全方位外语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以视觉模态为切面,对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的多模态进行微观层面的探析。分别从视觉模态中的目光接触、距离、视角、情态几个方面对大学英语大班课堂进行了梳理,初步提出如何合理调整以上侧面的因素,以提高大学英语大班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胡勇 《江西社会科学》2021,41(6):104-111
话语研究的多模态转向成为当今语言学研究和话语分析的重点关注对象.其中,图文关系是探讨多模态之间协同互补机制中最为重要的一组关系.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视觉分析框架为理论方法,探究多模态叙事绘本中,图文符号系统概念意义的创建以及图文意义的跨符号互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视觉叙事的有关概念,进一步挖掘图文符号系统在语篇共同实例化过程中的概念意义投入以及图文符号系统承载、激活和表达的意义总量,可为中国语境下多模态叙事语篇的图文互补机制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多模态隐喻与多模态话语分析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多模态的语篇分析。有必要通过理论溯源和对实际语篇进行分析对比,加强这两种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的相互借鉴,促进多模态语篇分析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虚拟现实作为教育技术应用的新兴手段,在情境创设中体现出实践意义和价值。本文主要根据目前虚拟现实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成果和存在的一些不足,从多模态交互、学习主体本源性等方面阐明拟真情境的理论基础,结合英语习得过程对于语言场景的需求,分析虚拟现实在教学资源设计过程中的方法,从多模态融合与创设主动权的角度提出创新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关联理论,认为电影是一种非交互式交际,涉及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前者指电影人物之间的交际,后者指电影制作者和观众之间的交际。在前人基础上,构筑了一个电影隐含多模态分析框架,运用该框架对电影《非诚勿扰》中的两个隐含情节进行研究。情节1涉及“多模态花园路径”,隐含在纵向层面对观众起到了制造悬念的叙事效果。情节2涉及多模态隐喻,隐含在横向层面起到了攻击对方积极面子的讽刺效果,而在纵向层面则对观众产生了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多模态隐喻是指源域和目标域全部或部分由不同符号模式来表示的隐喻。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结合大学校徽的语类特点,可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论述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识别与解读中源域的选择及语境对解读所起的作用,并进一步说明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12.
政治演讲中手势语是除了言语模态以外的重要模态形式。手势模态以其独特的意义建构方式反映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是意识形态在感官模态层的体现。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届就职演说中的手势语为个案,通过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政治演说中隐喻性手势多模态意义建构的类型、特点和功能。研究政治演讲中手势模态的认知机制对拓展概念隐喻理论以及概念隐喻的语篇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模态隐喻研究的重点之一是隐喻相似性表征方式研究,而此类研究需结合语类进行,道路交通标志是图像时代不可忽视的重要符号。从隐喻映射入手可发现,交通标志隐喻表征可分为五类,模态实现和配置颇具理据性,并有独特的语类特点。  相似文献   

14.
政府网站的国际化是全球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好政府网站的英文版,是政府网站的社会责任.然而,政府网站的英文版在建设过程中在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建设好政府网站的英文版,提高政府的国际竞争力,应该增强跨文化意识,丰富网站的表意形式,增加互动,提高语言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企业标识中多模态隐喻的运用是由图形、文字和色彩等模态的组合来传达概念隐喻的意义,以荷兰语言学家Forceville提出的多模态隐喻理论探讨美国三大电信企业标识中的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标识中三种模态交互作用,使标识动静结合,个性彰显,文化和企业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为企业标识的综合研究提供了参考,折射美国文化;另一方面扩展了多模态隐喻理论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苏萍 《兰州学刊》2012,(12):208-210
村上春树的新作《1Q84》一经问世,即引起学者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除了作品中构思巧妙的故事外,村上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各种模态的隐喻整合于小说中,使小说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文章运用多模态隐喻的相关理论,通过对《1Q84》的文本分析,对作品中的多模态隐喻进行了分析。表明了在涉及大胆奔放的性爱以及家庭暴力、校园虐待、不伦、离家出走、背叛、同性恋、失踪等各种繁复复杂的离奇情节时,村上在文学技巧的运用上变得更加的细腻和成熟。同时,多模态隐喻分析在理论方面也为解读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禹平  刘卓群 《社会科学战线》2022,320(2):257-263
瓷器上的铭文与纹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符号,可以建构陶瓷图文语篇的特定意义,被观者感知。鉴于此,从语言学及认知学视角出发,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可将观者对瓷器图文模态的视觉认知特征进行量化,并进一步发现古陶瓷铭文与纹饰存在图文系统论中的地位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对多模态图文关系理论的本土化应用及中国陶瓷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传统英语语音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多以单模态教学模式为主,主要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跟读教材录音为主,学习者不能清楚了解自己的发音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基于语音技术的多模态英语语音习得模式研究.充分利用多模态、多媒体技术和可视化语音软件等,实现视觉、听觉和触觉相融合的多模态语音习得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全媒体和融媒体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如何搭上多模态融合发展的快车,深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多维特征,借势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中国声音,成为摆在广大研究者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多模态融合的认知基础进行分析,讨论多模态信息融合的概念空间模型,详细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多模态融合传播策略:多模态语料库构建、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表征和基于算法的数据统计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央视形象宣传片《我是谁》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以来的首部公益广告,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研究价值.结合视觉设计语法、评价理论和“宣传片”的图像、文本和声音语料建立“宣传片”多模态形象诠释框架,探索“宣传片”建构党的形象的过程与范式.研究发现:一是“宣传片”图像的再现意义体现接地气的创意理念,互动意义展现与受众间的平等权势关系,构图意义揭示青年群体是目标受众的精准定位;二是“宣传片”文本重点建构人际意义的协商语义,从客观视角而不是主观情感刻画党员群体爱岗敬业的务实作风和百年政党一心为民的赤子之心;三是“宣传片”音乐、旁白等声音能够有效增强受众全方位了解党的形象塑造,从而尽快接受党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