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雪萍 《北方论丛》2011,(4):108-111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南斯拉夫实践派代表人物马尔科维奇对通过否认事实、道德、规范与价值的内在关系来否定马克思伦理思想的思潮进行了深入批判。在他看来,马克思强调道德作为一种依托事实的规范,彰显特定的价值,蕴含着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普遍的人类道德是以特殊的形式与各种阶级特征相联系的,这些思想集科学性与道德责任于一体。否认马克思伦理思想的本质在于以缺乏历史特征的普世价值遮蔽马克思所提倡的阶级差别。  相似文献   

2.
为了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及其当代意义,为了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必须首先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基本价值。马克思哲学的基本价值,在科学原则上体现为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事物;在价值原则上体现为追求人的解放、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在“批判—超越”精神上体现为改变旧世界的革命实践活动;在阶级立场上体现为关注工人阶级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在“动力—生成”论上体现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崇尚每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在“反思—前导”上注重用先进理念引领革命实践;在研究方式与视野上体现为注重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联盟;在“体系—方法”上体现为扬弃体系,重视方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实践—价值解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价值学说属于现代人文主义哲学传统 ,但马克思是通过对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分析来完成他的价值哲学建构的 ,因此实践是马克思价值哲学的重要概念 ,应努力从实践哲学的视角 ,去探讨马克思价值哲学的性质、特点和基本内容。马克思以“实践”与“共产主义”这两个概念的同一性及其差别 ,揭示人的终极价值的形成及其实现过程 ,并通过实践的文化功能 ,建立了考察价值哲学的整体性方法。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价值哲学最有特色的部分。马克思揭示了异化对人的价值形成的作用 :异化创造了人的个体存在形式和人的文化形式 ;异化不仅是人的一种价值存在方式 ,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中介 ,并且是实现人的终极价值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批判精神是哲学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强大动力。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从物质生活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奠基在实践批判的基础之上。实践批判是从物质生活的内在矛盾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中,揭示社会现实生活的真正内涵。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尽管立足于资本主义矛盾和结构的实践批判,但是,马克思的实践批判不仅具有现实性维度,而且具有超越性维度。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实践批判,不仅是马克思生活时代的精华,而且超越了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只要人类的实践是异化的,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就会不断地彰显。马克思的实践批判深入到历史与未来的内在张力之中,从而不断地解答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辛慧丽 《理论界》2009,(7):24-25
马克思的伦理思想体现出鲜明的人道主义特征,充满了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追求,与各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潮在个人主义与以人为本,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两方面存在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6.
关于马克思学说的双重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衣俊卿 《学术研究》2001,(12):76-79
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关于人的存在活动和本质的深刻阐释,是人的存在的本质性文化精神的自觉澄明.马克思哲学需要不断同现代理论与实践展开对话与碰撞,从而不断引发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争论,催生新的理论流派和新的实践模式.从这种意义上讲,对马克思哲学的不断阅读和重新阐释,是马克思学说的一种重要发展途径.作者认为,在基本的理论形态上,马克思哲学表现为关于人的存在的实践哲学,而具体的表现形态上,它表现为人的实践的超越本性和批判精神的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真正实现了对人的完整的理解 ,从而使人真正作为哲学的出发点 ,进而展开了人学的合理的理论建构。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就是人学 ,同时马克思的人学具有一种开放性和原创性品格 ,它给当代人学的深化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给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示和实践引导  相似文献   

8.
孔子作为儒学的创立者,他的思想中包含着深厚的生态伦理意蕴。其中,以敬畏天命为理论基石的生态伦理智慧教导人们要遵循自然、敬畏自然;以融入自然为理想境界的生态伦理思想向人们展示了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情怀;以节用资源为伦理实践的生态伦理意识教导人们坚持取之有度、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生态危机可以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源泉。  相似文献   

9.
孙伟平 《学术研究》2007,1(1):19-24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表明马克思哲学是一种价值哲学。马克思对现存社会的价值反思和批判,马克思所建构的共产主义价值体系,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对于马克思哲学,我们应该重视其价值维度,或者说,主要应该从价值哲学的视角看待它、发展它,实现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消费思想涉及“消费一般”的理论,认为消费具有具体性与历史性.根据该思想,我国当前应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优化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引导可持续消费理念,努力构建消费和谐.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破解了生态伦理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困境.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实践为中介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以"物质变换"为基点解释了生态危机的实质性根源.消费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基本方式,马克思生态伦理视野中的消费模式是绿色的、适度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理性形而上学的主导下,通过技术和资本的双重作用,人们对事物"价值"的理解往往采取一种"价值物化"的执着态度。马克思对此称之为"商品拜物教"的态度。然而,在经马克思哲学革命所开启的存在论境遇下,"价值"首先应被理解为对某物"作为"某物的领会,所谓"作为"也就是某物与人的生存关联,"价值"就是人对他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领会。在这份领会中,人使自己成为人,并不断地筹划着未来。  相似文献   

13.
《东岳论丛》2016,(5):143-147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道德思维的伦理思维。正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上贯彻了这样一种伦理思维,马克思对自由、平等伦理价值目标的理解以及关于自由、平等伦理价值目标得以实现的社会条件和实践动力的探讨,都超越了资产阶级启蒙伦理的抽象性与保守性,实现了现实性与理想性的辩证统一,而这正是马克思伦理思想的优越性所在。  相似文献   

14.
社会建构主义从社会建构性的角度思考人的问题 ,把人的问题区分为个体系统与社会系统 ,凸现了建构者与建构物之间的辩证法。社会建构主义对建构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具有重大启示 :技术以及生产范畴并不具有终极意义 ,因而不可能是社会本体 ,技术或生产的社会本体是人及其社会建构 ,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的人”才是技术和生产活动的社会本体。马克思哲学的本体不是社会存在 (因为社会存在是人的社会建构 ) ,而是追求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的“现实的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在本质上是以人为本体的人—社会的互动模式 ,它兼容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为了追求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 ,人不断地建构、超越并重建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伦理精神包含着对现代社会伦理生活状况的反思。通过对马克思伦理精神内在结构的探讨 ,我们发现 ,马克思的伦理精神可以为现代性伦理的建构提供有意义的理论参照。现代性伦理的建构同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类伦理生活的指向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实践主义:马克思哲学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不论就当代哲学的思维水平、还是就马克思哲学本身所固有的基本性质特征来看 ,今天只有把马克思哲学径直理解为“实践主义” ,才有可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研究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这首先是因为 ,“实践”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第一次取得了存在论意义。这一点长期为人们所忽略  相似文献   

17.
王心刚 《北方论丛》2017,(6):102-105
马克思提出“消灭哲学”的口号,因此,西方学术界有学者认为,真正的马克思的理论是没有哲学的.对此,沃尔夫冈·豪格认为,马克思是有哲学的.首先,马克思哲学不是“机构哲学”或学院派哲学;其次,马克思哲学终结的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即西方形而上学;最后,马克思哲学是扬弃了黑格尔哲学和他自己早期哲学的哲学,即“扬弃了哲学”的哲学.  相似文献   

18.
思维方式的变革是哲学范式转换的重要标志之一.西方传统哲学在致思取向上表现出一种以追求观念的确定性为目标或基础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色彩.马克思哲学从批判全部旧哲学出发,确立了一种实践反思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由,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从其产生至今,以至将来,人们都不间断地追求着,尤其是近代西方的一大批杰出的政治思想家,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其合理的成分为人们所认识、理解和实践着。马克思对自由的阐述有其独特的方法和见解。正确认识、理解并结合实际实践这些理论观点,对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和自由不无益处。实现人类的自由,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新的低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学界爆发了新一轮劳动价值理论的大论战。与以往不同,发展和创新、怀疑和否定,构成了这一轮大论战的双重旋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在中国被置于十字路口。破除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及整个马克思主义的误解,深刻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本质,正确评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成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运用马克思经济学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