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文郁教授根据希腊文的语法形式指出,巴门尼德残篇中"στιν"一词的原本含义是"它是",而不是通常翻译的"存在"。他据此指出,巴门尼德的"存在"思想乃是对古希腊早期哲学中的"本源"概念的界定,此界定导致了后来希腊哲学家有关本源思想的转向。但是,此文对巴门尼德残篇的解读在语言、思想以及思想史三个层面都是有问题的。其根源在于,谢教授意欲将巴门尼德与早期宇宙论自然哲学家整合为一个共同的思想体系,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他们代表着两类截然不同的本源观,即存在论本源观和宇宙论本源观。宇宙论本源观探寻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构成了西方科学理性的先驱,而存在论本源观追问事物的观念同一性,以此开启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7,(2):30-37
智术师安提丰的残篇《论真理》一经发现,就受到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它对理解古希腊思想中的自然与礼法之争问题意义重大,但国内学界对此残篇却鲜有讨论。有鉴于此,笔者通过对此残篇的翻译和绎读,在按照文本的脉络细致梳理安提丰基本思想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残篇中的核心问题,即自然与礼法之间的紧张与争执,进而表明,安提丰旗帜鲜明地站在自然的立场上反对礼法,并最终将有利视为正义。  相似文献   

3.
老子“道”论的人学深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道"论的人学深旨刘恒健老子"道"论的立论宗旨是什么?是出于一种人类学的关怀,还是出于一种宇宙论的旨趣,这是关系到老子"道"论的根本性质乃至关系到老子整个学说的根本性质的首要问题。然而,这也是一个在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子"道"...  相似文献   

4.
叶秀山同志在《赫拉克利特的宇宙观》(见哲学研究丛刊《外国哲学史论文集》第一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一文中,指出了赫拉克利特在古代希腊哲学思想发展上的重要地位,同时发表了关于早期希腊哲学中几个主要学派的内在关系的见解。他说:赫拉克利特“是古代希腊哲学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在古代伊奥尼亚学派和南意大利学派的基础上创立的一个总结式的学派。赫拉克利特批判地吸取了米利  相似文献   

5.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是古希腊哲学大师。他首次提出了“逻各斯”(logos)范畴,这是他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神学观和思辨术的耦合。千百年来,对“逻各斯”所含的基本意思虽已清楚,但也夹杂着颇多歧义。如何缘赫氏原著(残篇),从逻辑上匣清逻各...  相似文献   

6.
多面的美国诗人庞德在其早期的部分诗作中反映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他使用希腊神话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往火的光明智慧,更在许多作品中留下了由和谐与斗争构成的统一,这些充分说明了早期的庞德思想与赫拉克利特思想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7.
黄河 《社会科学论坛》2007,(12):145-148
多面的美国诗人庞德在其早期的部分诗作中反映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他使用希腊神话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往火的光明智慧,更在许多作品中留下了由和谐与斗争构成的统一,这些充分说明了早期的庞德思想与赫拉克利特思想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8.
西方"星云假说"对康有为"以元统天"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哲学传统中,"天"与"地"相当于西方哲学中"宇宙"和"自然界"的概念。所谓"天地之理"便相当于西方所谓"宇宙"、"自然界"的本质规律。而"以元统天"论的元气说是对中国古代元气论、无限宇宙论以及康德"星云假说"的继承与发展。西方自然科学影响下康有为元气论思想又是其论述人性理论、价值观念以及政治思想的哲学支撑和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气论是庄子和张载哲学中共有的重要理论.二人均以"通天下一气"阐释宇宙论与本体论,以"心斋"或"虚心"阐释修养论,以气之聚散阐释生死观.但是两者又存在不同的阐释取径与指向:庄子通过气论揭示宇宙现象的自然本质,消解生死带来的困惑与恐惧,开显出一个逍遥自由的精神境界;张载则通过揭示太虚与气的关系,阐述万物创生的根据,挺立了一个天道性命相贯通的德性世界.  相似文献   

10.
早期希腊"kosmos(宇宙)"的自然化过程经历了一个从神统系谱学(theogonies)到宇宙起源论(cosmogonies)、从宇宙起源论到宇宙生成过程论(cosmology)的演进。如果说前者在宇宙论上完成了从非理性的神话解释到理性的自然解释的"范式转换",那么后者则使得希腊宇宙论超越自然主义并最终走向哲学的目的论的宇宙论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张一兵教授与王金福教授围绕"思想构境论"展开的争论从微观方面看是围绕文本解释的方法进行的哲学争论,而从宏观上看",思想构境论"折射出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后马克思主义精神症候。分析思想构境论的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渊源,可以看出思想构境论中混合着存在论的、拉康主义的和马克思主义的等复杂的哲学成分。从本质上看,它放弃了文本解释中主观—客观辩证法的客观维度,而抽象地发展了在文本解读辩证关系中的主体的维度,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抽象方法。但是,思想构境论也是重申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维度的理论契机,学界亟待破除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的过度依赖,要积极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维度来把握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杨勇 《学术探索》2009,(5):109-113
熊十力以"体用论"在学术史上著称,故而研究其思想的特点和发展轨迹具有重要意义。可是"体用论"早期文本中变进的轨迹却少有研究。借助《唯识学概论》、《唯识论》和《新唯识论》,本文以文献对勘与思想比较两个角度探讨了这一过程。在文本对照中,发现三部作品对儒家思想的吸收逐渐增多,并形成了以儒摄佛的局面。就思想发展而言,《新唯识论》较前两部作品,在结构和内容上,更严格地按照"一体二用"的方式进行,这是其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张恒俊 《船山学刊》2011,(3):99-101
"五无论"是章太炎无政府、无聚落、无人类、无众生、无世界等"五无"佛家大同思想。重点评述章太炎《五无论》的佛家大同思想,并指出其"反大同思想"的理论效果,及该文在人性论、民族论、政府论等方面的积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太一生水》看先秦自然道论的分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店竹简中《太一生水》一文的重要性可以从两层意义看 ,第一 ,它是迄今为止所见先秦文献中最长一篇描述宇宙生成的文字 ,它的内容使先秦宇宙论思想大为深化 ;第二 ,相对于自然道论的玄奥性 ,它是近于“纯粹”的自然知识理论。本文主要从第二层意义分析《太一生水》 ,由此入手 ,对先秦自然道论中玄奥性和知识性理论的分流作了一个初步梳理 ,提示了一种理解先秦道家思想发展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15.
张栻接获朱熹《太极解义》以后,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了他自己的《太极图说解》,张栻《太极图说解》基本存留于宋本《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张栻的这个注解本关于太极之体、太极之性的论说,有着理气(太极与阴阳)论与心性论相贯通,宇宙论与本体论相贯通的意蕴,体现了湖湘学派的思想特色,同时也是吸收二程及道南学派有关思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和: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精神徐良美学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它代表着文化的最高追求。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精神,要而言之,就是一种"和"的精神,它广泛地体现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它不仅是一种宇宙论和人生论,而且也是人的各种审美关系的基本表达形式,并最终体现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西方哲学史界围绕着巴门尼德哲学的性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的一种观点,根据巴门尼德《论自然》[残篇五]中“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的命题,断然认为巴门尼德哲学的性质是唯心主义的;另有一种观点,则根据[残篇八]中巴门尼德关于“存在是滚圆的球体”的论述,认为巴门尼德哲学的性质不是唯心主义、而是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8.
动静之间:和谐论美学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论美学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迄今仍拥有很大的影响 ,得到许多赞同与认可。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对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形成一种思想障碍。事实上 ,和谐论美学是建立于“对称论”文化上的静态的审美观。这种观念不仅早已被现代物理科学从宇宙论方面给予解构 ,而且也已被现代生命科学所颠覆。现代美学应该以体现生命运动的“张力论”来取而代之 ,让美学重新回归充满活力的现实存在中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在分析比较笛卡尔和牛顿的宇宙论思想中的“上帝”的不同。同为17世纪的天才,笛卡尔和牛顿不仅在数学领域、物理学领域镌刻了自己不朽的名字,而且在自然哲学方面,亦形成了各自的有影响的宇宙论思想。在有神论的17世纪,笛卡尔和牛顿的宇宙论思想中,二者都悬设了上帝的“在场”。但是,二者所悬设的上帝在其理论体系中却又是不同的“在场”,这种不同更是反映了宗教与科学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20.
如果将中国美学的研究置于一个立体的结构中,那么不仅哲学的、美学的、作品的层面这三者不可或缺、交互证明、失之则偏,而且如下几种理论也需引起我们充分的注意:礼乐论、宇宙论、自然论、才性论、意境论、理气论、心性论、身心论与生命论。本文所要探讨的意境论是这诸多理论中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