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出行工具的多样化,人们对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公共交通能否成为居民出行的首选方式,关键在于服务质量的高低。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评价可以从乘客感知的角度,在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等五个维度的基础上通过因子载荷加权的方式对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有形性与总体服务质量关系最低,而移情性与总体服务质量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2.
利用邯郸市的交通调查资料,对市区居民出行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邯郸市居民出行的对策,提出了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居民出行、改善交通环境和空气质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如何破解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困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冠峰 《理论界》2009,(2):195-196
破解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困局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构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适当运用经济手段限制私家车在城市中心区的使用;严格管理特种车和"特权车",对"特权车"的违规和违法行为施以重拳;加大对行人、非机动车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应破除三个认识上的误区,即拥有私家车出行更方便的误区;将交通拥堵归之于路不够宽、不够多的误区;认为公共交通只适合于低收入人群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随着家庭小汽车的普及,城市出现了居民出行的小汽车依赖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出行居民,而且加剧城市交通拥堵,妨害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分析小汽车依赖现象的成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理这种现象并引导居民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对城市交通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老年残疾人出行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残疾人的出行问题是残疾人研究和积极老龄化研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利用访谈资料和理论分析的方法从老年期的伤残风险,老年残疾人出行的愿望、范围,对辅助器具的需求情况等角度分析了老年残疾人的出行状况,发现无障碍设施的缺乏与不完善、公共交通的不够方便是老年残疾人出行过程中的外围限制,一些特殊的老年残疾人在出行过程中的困难更大。提出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应对老年残疾人出行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公众共用道路是一种典型的公众共用物。我国应当基于公众共用物理论,从建设可持续公共交通的顶层设计的高度,从转变和端正公共交通治理和管理的指导思想上解决公共交通拥堵问题。应当突出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将公众共用道路建设放在公共交通建设的首要位置,确立公众共用道路在城乡道路中的主体地位。公共交通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满足和保障公众基本出行、行动自由和基本生活品运输的需要为优先目标。在公共交通领域实行良法善治,应当综合运用政府调整机制、市场调整机制和社会调整机制。破解公共交通拥堵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增加公众共用道路的数量和面积,重要措施是加强公众共用道路的管理、服务和相关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中型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传统的公共交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目前,发展以常规公交和地铁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地铁交通方式的出现又是沿线住宅价格的助推器。文章以正在建设中的西安地铁2号线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出行则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想过上健康生活,我们需要在出行中做一些改变和调整。不论你出行是出于什么原因和目的,都要注意保证身体健康,切忌因一时疏忽导致身体不适。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健康出行指南。  相似文献   

9.
郭洋 《兰州学刊》2011,(10):223-224
在当前高通胀、高地方政府债务、高房价的大背景下,许多大城市都出现了交通拥堵现象,增加了人们的出行以及生活成本,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文章宗旨在于探讨那些低政府财政负担、同时能够立竿见影地改善城市交通的战略举措,重点推荐了打造以快速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骨干网络、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强化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的公共交通服务和打造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这四项措施来缓解中国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10.
茂名市公共汽车公司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又合又分,分分合合,其过程曲曲折折,呈波浪式螺旋式发展。特别是八十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萌芽,经济的交易,人们经商交往出行,客流增多,市内公路四通八达,公共交通形成网络,加上当时客运市场未开放,经营客运单位不多,公共汽车可以延伸到各区乡镇,给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随着客运市场的开放,国营运输单位、  相似文献   

11.
孙刚贤 《理论界》2012,(7):221+196-221,196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连。因此,我们阜新市公共汽车公司在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过程中,始终把服务人民、方便群众、社会认可、公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力地推进了党组织建设,提升了党员队伍的战斗力,为全市人民更快捷、更方便地出行提供了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一、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客运交通的主体从完整的意义上讲,城市公共交通应包括一般公共交通(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轨道公共交通(地铁、轻轨交通、有轨电车)和出租汽车交通。地铁车轨道交通具有速度快、载客量大、对道路上的交通干扰少等特点,但存在投资巨大、技术要...  相似文献   

13.
从当下中国的整体交通状况看,城市交通拥堵的困扰愈演愈烈,逐渐成为阻碍社会高效率运行的顽症。从社会学研究的视角看,社会的需求影响着城市交通的形态,要想有效治理交通拥堵问题,需将视野扩大到研究和改进人、车、路组成的城市社会学层面上来。实践证明,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是不能从根本上医治"城市病"的。我们需要以宏观视野统筹解决"城市病":要以人文关怀为主导理念,优化城市功能区,推行远程办公模式,倡导自行车出行模式;要以普法教育为载体,实施多方位交通安全教育,加大交通违法处罚力度,转变汽车消费观念;要以宏观调控为指导,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严控公务用车范围,创新一体化交通管理体制;要以经济杠杆为导向,对城市汽车保有量和新式汽车收费系统进行法规制度层面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随着我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出行不便的矛盾正日益突出,对城市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近年来,我市在公交优先上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公交的发展。市公共汽车公司连续6年被市交通局评为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5.
从世界城市化历史进程看,大城市优先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的中国大城市仍将继续成长。防止大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一要确立并贯彻有限扩展的理念;二要注重城市的内涵式增长,克服和防止城市空间的低密度蔓延;三要建设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体系,为大城市的发展提供支撑;四是当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大城市原有的空间扩展模式因成本巨幅增加导致不经济时,就应适时引导各种要素向周边卫星城镇疏散,使大城市向多中心空间结构演变;五要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功能带动城市群发展,最终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镇格局。  相似文献   

16.
《战国策》中有关屈原初任左徒时的一段史料赵逵夫一、《战国策·孟尝君出行五国章》校勘《战国策·齐策三·盂尝君出行五国章》云:孟尝君出行五国[1],至楚,楚献象床。[2]郢之登徒,直送之。[3]不欲行,见孟尝君门人公孙戍曰:“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交通条件落后,人们对自己生存地域以外空间的认识有限的情况下,受宗教神灵观念的束缚,早期先民对于出行常怀有恐惧感.出于趋利避害、确保出行顺利的目的,古人在行前不仅要选择出行的良辰吉日,而且还常通过某些巫术手段来确保出行的顺利.<额济纳汉简>所载有关出行择吉、行前除道、急行厌胜等巫术资料正是此类民俗信仰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公共交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必须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运营和管理等方面探索未来我国公共交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以有轨电车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然而,此后美国公共交通持续衰落,到20世纪中后期公共交通在美国的城市交通中已经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挽回公共交通持续衰落的局面,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邦政府通过了一系列公共交通政策,不断增加公共交通系统的投资,并对其所有制体系和经营方略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由此带动了地方政府和州政府发展公共交通的热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公共交通的衰落,使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复兴局面。  相似文献   

20.
面对城市化、机动化的迅猛发展,为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自行车使用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是城市建设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自行车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一种方式,有其合理的使用范围,特别在短途出行、公交衔接、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充分认识到自行车交通的重要性,倡导自行车复兴,并将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体系,除了能解决城市短距离交通问题外,更是一种生活品质的重建,交通本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