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越发突出。因此,应从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交通体系、加快公共交通建设、提高公共交通设施和服务水平以及建立健全公共交通法规标准体系等方面努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共交通是政府规制的特殊行业,其运营中的非法垄断对行业的发展、消费者权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都有一定的危害.由于现行规制政策排斥竞争政策的运用,不仅缺乏针对性的反垄断立法,规制目标和规制手段也普遍缺乏反垄断的考量.因此,亟待结合国情和行业特点,制定包括反垄断内容在内的行业规制法,并通过加强反垄断执法和完善反垄断司法救济等举措,用反垄断规制实现对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干预体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3.
城市节奏的演进与近代上海公共交通的结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埠以后,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近代上海城市节奏不但明显加快,而且逐渐形成了一定空间和时间规律。正是基于这种日常活动节奏的变化,城市公共交通结构也由传统人力交通工具逐渐向现代机动公共交通方式转变。但由于近代上海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特征,公共交通结构的转型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郭洋 《兰州学刊》2000,(5):43-44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 ,以全员参与为基础 ,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它是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 ,就是企业全体员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 ,以质量为核心 ,综合运用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科学管理方法和思想教育 ,建立起从市场开发到整个营运中及营运前后全过程的营运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用最经济的手段 ,为用户提供优质公交服务 ,从而达到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营管理活动。一、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开…  相似文献   

5.
构建低碳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应从三方面入手:一要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引导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增加非公交出行的成本;三要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应用,降低公共交通工具的碳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推行了市场化改革.伴随着此改革,政府也逐步加强了对该领域的法律规制.然而,多年来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制始终未能定型.缺少对城市公共交通规制模式的合理定位是导致此状况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而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市场化改革和规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不足为深层次上的重要原因.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认识、政府治理的总体模式及传统、对城市公共交通进行规制的理由、目的 和程度等因素对城市公共交通规制模式的合理定位具有较大影响作用.基于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进行的规制当选法律规制模式.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服务质量内涵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在分析图书馆服务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服务质量是多维度、多层次、综合性的质量。目的是为管理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使其能够明确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内涵,进而改善并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继美国JCI标准被引入国内医疗质量管理领域后,德国KTQ质量评审也因其在评审流程科学性和评价标准精确性方面的优势而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介绍KTQ质量认证体系,并与国内医院医疗质量评审进行比较,发现KTQ认证对我国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可借鉴之处,从明确评审的政府职责、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更新评价理念、创新评审模式等方面为我国医院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完善带来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9.
基于因子分析的零售药店药学服务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零售药店药学服务的质量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国内零售药店药学服务质量研究还不够深入,从未见其评价模型的研究。本文选取南京地区500名零售药店的顾客作为研究对象,对零售药店的药学服务质量评价模型进行研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提出了服务的周到性、服务的能力、服务的可信性、服务的环境、服务的便利性五个维度的评价模型。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对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模型拟合良好,可用于评价国内零售药店的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旅行社是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的龙头,在各旅游企业间起着媒介与桥梁的作用。在此借鉴国外成熟的服务质量评价方法及工具,根据旅行社的业务活动及流程,构建了旅行社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通过对随团旅游者的调查得出其对旅游服务的感知和期望,由此分析南通旅行社服务质量,并进一步提出了提升南通旅行社服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构建一套系统完整的主客观相结合的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质量指标评价体系,依据专家调查法和统计方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筛选,最终确定包含37项指标的评价体系。本评价指标体系符合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可以为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评价理论探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公众共用道路是一种典型的公众共用物。我国应当基于公众共用物理论,从建设可持续公共交通的顶层设计的高度,从转变和端正公共交通治理和管理的指导思想上解决公共交通拥堵问题。应当突出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将公众共用道路建设放在公共交通建设的首要位置,确立公众共用道路在城乡道路中的主体地位。公共交通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满足和保障公众基本出行、行动自由和基本生活品运输的需要为优先目标。在公共交通领域实行良法善治,应当综合运用政府调整机制、市场调整机制和社会调整机制。破解公共交通拥堵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增加公众共用道路的数量和面积,重要措施是加强公众共用道路的管理、服务和相关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刘东辉 《理论界》2012,(6):59-60
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高度发达的现代性中的各种原因导致风险具有弥漫性、渗透性和公共性特征,从而也使得风险规制摆脱了个人话语而成为社会和政府共同的任务。在公共交通领域,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立宪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政府应在风险预防、风险现实发生后的规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而促使风险规制的法治化。同时,还应防范风险规制过程中产生的伴随风险、附加风险。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城市社会 ,城市化正成为人类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本文从人类生态学及城市社会学的角度 ,揭示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 ,探求城市发展的文化密码与社会再造文化密码的意义 ,首次提出“城市文化因子”与“城市社会再造文化因子”的观点 ,并用以分析城市化与城市进化的关系 ,以求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当代中国城市社会来临的必然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服务质量的评价者,同时作为服务生产传递过程中的协作者,顾客对服务质量的影响程度是非常高的.本文选取了信息搜集、信息分享、人际互动以及口碑传播等在消费者决策过程和服务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四个维度来代表顾客参与行为,分析其对服务质量差距所产生的弥合作用,并在饭店业进行了验证性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参与程度不同的顾客样本所显现出的服务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且顾客参与的各个维度均对服务质量差距存在着直接的负向影响,即积极的顾客参与行为能够有效地缩减服务质量差距,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89-193
在服务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服务质量因其有助于发展和保持客户的忠诚和满意度,故其重要性越发凸显。在改进企业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需要内外兼修,多方发力,综合施策,方能取得管理成效。管理伦理学对服务质量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服务质量理论的完善对发展管理伦理学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管理学与伦理学的有力结合,孕育了新的管理理念,为管理思想带来了深度变革。服务质量的提升,可通过理念变革管理、伦理规范健全管理、德性主张管理、失误补救管理等管理伦理实践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古村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特有的古韵氛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日渐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的新亮点。提升古村落旅游服务质量是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IPA理论为依据,对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的22个评价因子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运用“重性一绩效”分析,探讨游客对于宏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感知,进而提出了提升宏村旅游服务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公共交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必须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运营和管理等方面探索未来我国公共交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1937年抗战前,“首都”南京公共交通与城市生活方式互相挽进、互相推演.既如此,以公共交通与生活空间、日常流动、时间观念和市民意识等城市生活方式的各方面交互联系,来管窥两者间的交相为用,进而检视南京城市自近代向现代嬗变的真实场景.  相似文献   

20.
近代城市公共交通与市民生活:1908-1937年的上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8年3月5日,随着公共租界的1路有轨电车开始在静安寺与外滩上海总会间正式运营,标志着与近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全新的公共交通方式在上海诞生.以轿子、黄包车、马车等为代表的传统的个体交通工具开始逐渐为电车、公共汽车等现代化、社会化、大众化的公共交通工具所代替.公共交通方式的这种转变,不仅是单纯生产力意义上的变革,更对市民生活方式与社会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