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借对,又称假对,所以也可合二为一,叫假借对。杜诗之佳并不在借对。但这种较为特殊的对仗,却反映了民间文学对文人创作的影响,以及某些艺术手法的兴衰过程。杜诗在这点上是具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2.
董云冬  王丽雅 《理论界》2009,(10):22-23
马克思以独特的视角阐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在对人的地位的理解上,他们把人视为世界的核心和主宰;在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上,他们把人视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理解上,他诉诸实践,在他那里,消除了一切具有绝对真理的见解,而将人的存在与发展表述为运动、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3.
田秭援的散文集<血热关河>宽厚的人文品格体现在:对万事万物的普通关注,对人情物理的强烈追求,对宇宙存在的衷心感谢三个主要方面.作者用自己的真情、烈情、深情力图对整个宇宙和人生作出理性评价.由于佛性人格的影响,散文集在艺术构思上是平实的,在语言运用上是质朴的,在表现手法上是细腻的.  相似文献   

4.
杨学功 《河北学刊》2004,24(2):35-41
在中国哲学界,"世界观"无疑是人们最熟知的概念之一.但是,人们并没有对这个概念进行认真的理性反思,仿佛它是一个无须考量的自明概念.正是这种反思的缺席,使附加在"世界观"概念上的错误解释得以长期通行,从而制约了对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的深化.在此,笔者以传统教科书对"世界观"概念的解释为例作一些简要的分析.由于在现代汉语语境中,"世界观"概念关涉到对"哲学"的理解,而传统教科书对这个概念的解释几乎相当于把"哲学"变成"超级实证科学"或"太上科学"(冯友兰语),所以,从清理这个概念入手来检讨一下我们过去所奉行的哲学观,进而对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作出合理的阐释,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自然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本质是被用来为某种既有的或者期望中的社会、经济和法律体系提供道德上的支撑,它对人们的政治和法律意识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自然法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一直以来,对自然法的表述五花八门且为了不同的目的,但正是在这种思考、总结与实践中,人们对它的理解才会不断进步和深化.然而,直到现在,自然法在理论上仍有很多难题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6.
孔令环 《中州学刊》2008,(3):206-209
钱钟书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在古代诗人中,他对杜甫评价最高.杜诗对钱钟书的人格、气质和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钱钟书的杜甫研究主要包括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杜诗与宋诗的关系、杜诗的境界、杜诗的创新精神、杜诗的影响等方面.杜诗对钱钟书诗歌创作的影响表现在对杜诗的化用、对杜诗句式的模仿、对杜诗意象的借鉴、对杜甫忧国忧民精神的继承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由于当代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不同时期的文学对家族文化表现出迥然不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判断.在新时期家族小说创作中,当代作家由20世纪80年代对家族伦理的批判与嘲讽走向90年代对家族文化的情感认同与精神重建.文化认同表现在叙述者对血缘关系与家族伦理中积极因素的肯定,对"家"的眷恋与归依情怀.在精神重建时作者常常把敢爱敢恨的性格、野蛮、强悍的天性作为民族精神的宝贵资源,以积极的态度表现出对精神家园的寻找与民族文化精神重建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犯罪在实质上是对法益的侵害,在规范层面上是对法律关系的破坏。行为对法律关系的破坏主要体现为行为对权利或权力的侵犯。其中,针对个人利益的犯罪在规范上表现为行为对权利的侵害;针对国家利益的犯罪在规范上表现为行为对权力的侵害;针对社会利益的犯罪,基本上具有侵害国家权力的规范属性,不过,当行为形式上针对个人但根本上侵害社会利益的时候,也不能完全无视权利侵害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陶红霞 《人文杂志》2004,(5):190-192
中西文化观是指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进行比较、分析、评价、选择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点、方法和主张 ,以及对中西文化冲突条件下中国文化应向何处去所作的探索和回答。在对这一问题的观照和反思中 ,毛泽东与李大钊表现出了诸多趋同性 :对中国传统文化都强调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对西方文化都强调选择借鉴、洋为中用 ;在中西文化之比较中都主张融合中西文化 ,创造中国新文化。其中 ,李大钊对毛泽东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瑞英 《齐鲁学刊》2007,(5):131-135
道德信仰在伦理学体系中的缺失,使得道德的神圣感不复存在,人生的意义难以寻觅。信仰在本质上是对实体的回归,道德则是对"道"、对"伦理普遍物"的追求、分享,是使个体"单一物"与伦理"普遍物"合一的冲动。道德与信仰的结合在伦理,道德信仰最终实现在个体对实体性或普遍性回归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1985—2006年间政府支出在不同时点上对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支出会对居民消费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年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而在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年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政府支出中的经济建设支出基本上对居民消费具有正的影响,即具有挤入效应,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时期,这种挤入效应更为明显;政府支出中的行政管理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负的影响,但总体来看,行政管理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逐渐弱化;政府支出中的社会文教以及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对社会学传统的描述中,从理论和方法论旨趣出发,社会学被概括为具有三种或者四种传统。并且,对传统的概括,一般只将社会学在西方的发展状况和成果作为主要内容。对于社会学在非西方的发展和实践状况,则不加以考虑。进入新世纪,非西方话语的崛起,挑战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社会学传统,与此同时,对社会学传统的概括也开始扩容,进入一个多元时期。  相似文献   

13.
现代国家都对私有财产权提供全方位的保护,随着私有财产权的社会化,更注重在实现社会公益的基础上有效的保护私有财产权。我国现有行政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存在许多不足,无论是在防止行政权对私有财产权的侵犯方面,还是在行政权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方面,所以应该从加强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加强行政权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防止权利滥用,杜绝行政权对私有财产权的违法侵犯。  相似文献   

14.
黄彤 《社会科学家》2005,(4):174-177
随着我国首例性骚扰案件的受理,性骚扰问题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动荡。虽然对性骚扰的处理会因举证问题而产生一定难度。但是性骚扰问题在我国社会具有普遍性,与妇女切身权益息息相关,对其进行规制势在必行。笔者建议可趁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之际,对此问题予以规定。在对性骚扰界定后,为了能更进一步的维护妇女的劳动权益,还应让用人单位来承担一定的责任,与此同时,还要发挥妇女权利保护委员会、妇联、工会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使对妇女权益的立法保护更切实的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5.
于明 《东岳论丛》2001,22(5):11-16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深刻分析新世纪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实际 ,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正反经验 ,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 ,着眼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时代要求作出的新概括 ,是对党在新时期的根本任务和工作重点作出的新揭示 ,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世纪之交作出的新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对搞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而且根本决定着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 ,是新世纪党的工作的根本指针。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要认真、自觉地贯彻落实好 ,必须在联系其思想渊源、理论基础上下功夫 ,在深刻理解上下功夫 ,在深入实践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异化理论研究在理论深度上的不足严重制约了马克思异化理论及其他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如何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实践经验,对其进行批判性反思,是不断提高马克思异化理论在中国的解释力和领导力的关键路径。在梳理马克思异化理论诞生的欧洲背景的基础上,指出其在"人论"上的古典情结和背后的革命情节,同时在对马克思异化理论面临着资本与社会双重困境的基础上,抽象出这一理论存在的局限性,最后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理论价值进行调和式的重估与肯定。  相似文献   

17.
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而作品其一端联系着作者,另一端联系着读者,于是批评就面对着由作家—作品—读者这样一个动态环节,文学批评所具有的对作品的评价、对作家的规范、对读者的引导、对文学理论的突破超越丰富和发展等功能就在这个环节中得以实现,或者说是在这种关系中实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对部门法划分的理解,并对行政法在部门法中的地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基于对和谐社会的内涵理解的基础上,对成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作了分析,最后对成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定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的理解,对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机理和机制性作用的认识,拟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法治做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