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将焦裕禄精神总结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五种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通过焦裕禄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成因以及践行路径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焦裕禄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环境中,艰苦奋斗精神又有不同的内涵。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地域因素背景下,焦裕禄艰苦奋斗精神更具独特性。在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中,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背景下,深刻理解焦裕禄艰苦奋斗精神,对于强化我党艰苦奋斗意识,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焦裕禄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党应对各种危险和挑战的客观需要,将为新的伟大斗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是新形势下全党学习先进的现实要求。学习弘扬焦裕禄的重点是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须从深学、细照、笃行着手,坚持高标定位、从严要求,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相似文献   

3.
焦裕禄精神是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半个世纪过去了,焦裕禄事迹仍然历历在目,焦裕禄精神历久弥坚,至今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坚持的精神信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本文以焦裕禄的群众情结、精神信仰、无私奉献为切入点,结合现实需要从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科学求实、党的建设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4.
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焦裕禄精神在神州大地上仍能引起强烈的共呜。那是因为,焦裕禄的人格魅力,让人们深切地怀念他,人们渴盼焦裕禄式的人民公仆,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将为我们克难攻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经合工会工作实际,弘扬焦裕禄精神很有指导意义,促使工会工作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新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面对"四大危险"的严峻挑战,全党要增强忧患意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面对取得的耀眼成绩开始沉醉其中,忧患意识逐步淡化,这些问题的存在,有损党的形象,淡化党同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的感情。焦裕禄精神对解决当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忧患意识不强问题而言,无疑是一剂良药。本文从学习焦裕禄的公仆情怀,密切党群关系;学习焦裕禄的求实作风,提升工作能力;学习焦裕禄的奋斗精神,抵御精神懈怠危险;学习焦裕禄的道德情操,根除腐败土壤这四个具体方面应对"四大危险",增强党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6.
曹大 《南方论刊》2014,(7):16-17
焦裕禄精神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这就要正确把握焦裕禄精神的基本内涵,领会其精髓,把弘扬焦裕禄精神与解决"四风"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深学、细照、笃行。  相似文献   

7.
焦裕禄精神是我党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一面伟大旗帜,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心里时刻装着群众;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工作上争创一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员只有坚守理想信念,才能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焦裕禄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他信党爱党、信念坚定,以"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的勇气,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对照、学习焦裕禄,发挥焦裕禄精神的示范引领作用,对加强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教育激发正能量,实现中国梦,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到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号召全党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习近平在1990年作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在神州大地不胫而走。对这首词学习赏析,并结合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来学习,会更有体会。百姓谁不爱好官,象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就是"好官"!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0.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像焦裕禄那样时时想着群众、处处关心群众、事事相信群众、一切为着群众,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1.
以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焦裕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弘扬焦裕禄精神与实现中国梦的多维检视中,亲民爱民是实现中国梦的最高价值追求;艰苦奋斗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科学求实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路线支撑;迎难而上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作风保障;无私奉献是实现中国梦的优秀品格。  相似文献   

12.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理论抽象、"小众"完成过程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由"小众"到"大众"的大众化、民族化实践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效力,在其决定性意义上,取决于大众内化为思想意识、外化为行为习惯的程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从效度意义上考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价值文化维度,即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价值文化心理和价值文化话语,着眼于中华民族优秀价值文化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历程的产物,焦裕禄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高度一致,并成为助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借鉴焦裕禄精神并结合当前实际,通过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行为标准,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并结合健全的民主决策机制及完善的群众工作制度,可有效提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东岳论丛》2017,(6):5-11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明方向,坚定全党、全国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撑,为中华儿女提供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应该培育和弘扬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怎样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5,(6):187-191
苏区精神是我们党伟大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苏区精神的精髓要义。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继承和弘扬苏区精神,对于我们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期我们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革命理想高于天,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伟大精神的引领。从逻辑理路而言,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包括出场逻辑、内在逻辑、实践逻辑等在内的统一体。从出场逻辑来看,中华民族在伟大精神的引领下走过了苦难辉煌的昨天,走到了国富民强的今天,迎来了复兴在望的明天;从内在逻辑来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前提,高扬中国精神是基础,高举团结奋斗精神是保障,发扬斗争精神是关键;从实践逻辑来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则是基本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冯友兰境界说所蕴含的理性生涯发展观凝炼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精神营养。在一体化时代青年价值取向激荡的背景下,不断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传承和复兴道德基因,能够更有效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引领青年学生以生涯发展来规范人生价值的思考、判断和选择,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责任。  相似文献   

18.
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它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通过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作用于每个个体。在我国,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是个长期的过程,弘扬爱国主义既要传承历史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要体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使命,要坚持弘扬爱国主义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与坚持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与推进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统一。  相似文献   

19.
隋唐 《社会科学论坛》2006,(12):155-156
北京大学于2006年11月举行“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理论研讨会。黄楠森、张国祚、赵存生、张岂之、叶朗、韩震等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与会学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伟大的事业需要并熔铸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中的高级形式,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具有自觉能动性、实践性的高层次的人类精神。是民族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集中体现,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标识。中华民族的精神可集中概括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者体现进取精神,后者体现宽容精神。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可以看作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核心.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8月1日打响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擎起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大旗,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形成了伟大的八一精神。为纪念南昌起义87周年,深入研究南昌起义和八一精神,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中国人民解放军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