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米德社会理论的时间向度,是我们理解米德社会理论的关键所在。如何可能从米德零散的文本出发、从唯我式绵延一端出发,但又能够建构一种更具社会学意义的时间观?我们将米德的时间思想理解为“关系现在主义”(relational presentism):既基于自我的绵延观念,重视“现在”,同时摆脱唯我论的问题,建立对“现在”的关系式理解,以记忆与期望分别联结过去与将来。并且,将自我中的主我与客我都理解成关系式概念,与期望和记忆分别呼应。由此,进一步指出时间与自我的关系性,这构成关系现在主义的基本意涵。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概述了米德的自我理论的哲学基础及其理论背景,通过对米德所用的基本概念的分析,来展现他的自我理论的内涵.这一理论包括三个层次:1.活动是自我理论形成的基础;2.主我与客我是自我的内部对话机制;3.社会是自我合作交流的共同体.米德对心灵、自我和社会的依次研究论述,实际上呈现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3.
米德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基于社会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以进化论为依托,提出了一种从社会秩序出发的研究方法,成功地分析了语言的机制。通过对语言符号的分析,不仅揭示了人类心灵的生成与本性,而且阐释了具有心灵的人类有机体,在社会交流过程的"角色扮演"中所形成的自我,以及由自我依据语言交流原则所形成的人类社会,体现了他对改造社会生活的语言交往功能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米德自我理论的时间过程,建立在心灵与时间关联的思想传统上。心灵的时间性体现在选择过程中对时间因素的纳入,心灵能够进入不同的社会系统,也体现在心灵的反应是朝向未来的延迟反应。自我是人类心灵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崭新阶段。主我的时间结构是"正在发生",客我的时间结构是"过去发生",自我是结合了过去和现在而面向未来的自我。米德对自我的时间过程的分析,使得他能够把作为尺度的时间从内在的、主观的领域转向行动的、客观的领域。自我或者个性的改造与对社会的改造是同一过程——"人类进化"的两个方面,我们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同时改造自我。  相似文献   

5.
百年来自我研究的历史回顾及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我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部分的最重要概念。对自我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直到1890年才由詹姆士对自我开始进行了真正较为科学而系统的研究。在随后的近百年时间内,相继有弗洛伊德、库利、米德、沙沃森、马科斯、伯恩斯、格根、包梅思德等心理学家对自我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成果。从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到,自我研究具有从静态到动态、从一元到多元、从重人文到重实证以及从理论到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理论界》2017,(1)
乔治·米德作为美国20世纪重要的哲学家,在符号理论和自我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开拓性的贡献。米德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通过姿态和态度的表达形成了具有普遍表意特征的符号,符号内化为人类思维和心灵的存在状态,同时在社会交往关系中显现符号意义的表达。人的自我就是在社会交往关系中通过符号互动形成的,根本上,自我就是社会系统中一个具有弹性的符号表意结构。  相似文献   

7.
<正> 依据社会学的观点,每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的整体结构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社会的平衡和运动,就是通过人们的角色化行为而实现的。角色行为具有主体性,其内容和历史价值与文化心理结构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一“角色”这一概念在其创始人——美国学者米德那里,主要是强调自我与一般他人的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米德认为,自我是在自己对自己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扮演他人的角色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个体的心理问题常因不合理的自我概念引起。"来访者中心疗法"倡导在特定的咨询关系中帮助来访者澄清自己、了解自己,从而接纳自己。在咨询实践中,青少年来访者往往存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冲突而自我导向能力不足的问题。从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出发,结合咨询实例,阐述在应用"来访者中心疗法"进行咨询实践的思考,表明帮助青少年构建恰当的理想自我是通向人格整合的可行之道,并就关于好的理想自我的标准提出尝试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各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她有悠久的历史,又有“丰富的文化典籍”。①然而在典籍中,少数民族写的历史著作并不多见,而有价值的史学著作更是不易多得。我国维吾尔族毛拉木沙用维吾尔文写的《伊米德史》就是一部有价值而又不易多得的近代史著作。这部书近来虽开始受到重视,但对它仍缺乏研究和应有的评价。本文试图就《伊米德史》一书的特点、内容和意义作一些初步探讨。(一)《伊米德史》是毛拉木沙用维吾尔文写了《安宁史》后的同一内容的另一部历史著作。毛拉木沙是毛拉伊…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道德与现代性自我相伴而生,现代性自我是道德与现代性分离的根源,也是走出现代道德困境的关键。现代性自我生成的历史维度敞开了现代道德困境的深层根源及其现象学展现。面对困境,现代、后现代道德哲学及社群主义提出了各自的方案,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思路:从现代道德困境的"自我"根源出发,辨证地处理自我与他者、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情与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是超越困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在探讨《论语》中"仁"与"礼"的相互关系时,学术界多认为"仁"是个体内在的道德观念,而"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从而将"仁"、"礼"简单化为相互对立的关系。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援仁入礼"的丰富内涵,"礼"作为心灵的符号,是规范公认的途径;而"仁"作为自我的道德境界,是秩序情结的深度表达;在动荡的春秋时代,"援仁入礼"则寄托着孔子重建新社会秩序、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中重建生活世界的理论追求,寄托着孔子所追求的社会和谐与人际和善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宗教与"他者"、法以及国家三者的关系维度来释义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基于此,笔者认为,宗教作为以超世信仰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应在我国宗教政策的引导下,从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出发,发挥其作为社会之"最有用的假设意义"这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代社会的法治建构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现代化理论侧重于政府主导的作用,从而不能为法治建构提供一个妥当的解释模型。有鉴于此,需要从市民社会理论出发,从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法治建构。尽管由于"乡土社会"成分的存在,用市民社会理论分析中国法治处于一种"规范性"与"事实性"的张力之中,但从"参与者"视角出发可以化解此矛盾,为法治建构提出一种"中国式市民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被人们视为其晚年政治立场最保守的著作,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近年来政治哲学的复兴,该著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论是对现代社会历史价值的认可、对现代社会自身弊病的批判还是对现代社会自我矛盾的拯救来说,该著作都显示出其不可缺少的价值.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自由主义理论为现代社会的生成呐喊助威,在追求个人解放的同时,也陷入自我任性的困境,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我解放.黑格尔成功地解释了自由主义理论的局限,并开启了特殊性和普遍性实现统一的伦理场景.  相似文献   

15.
在荀子思想体系中,"分"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和中心建构。荀子在其著作中首先提出"分"的概念,并在大量的篇章中对"分"进行阐发,明确指出"分"的组织者、实现者是"人君"、"圣人"和"治国者"、"分"的过程中遵守的原则是"礼",深刻揭示了"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和谐关系达成的功能:实现群体的高度团结与全面和谐;完成统治者对国家政治的管理;促进社会分工的多样性,行业内部资源优化,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宁。  相似文献   

16.
王瑾 《兰州学刊》2010,(11):177-179
时尚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目前国内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呈现出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缺乏有效整合的局面。文章正是这样一种积极尝试——从"寻求自我认同"和"寻求社会认同"两个角度发展出一套测量时尚文化心理的量表,使用配额抽样拦截访问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寻求自我认同"和"寻求社会认同"两种时尚文化心理对中国居民的时尚消费行为均具有显著性的影响,且社会认同对时尚消费的心理驱动力要强于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7.
从道德层面,曹七巧的灵魂是丑恶的——对金钱的无限度追求,丧失人伦的对情欲的非理性发泄,在非正常的"自我理性"中酿造他人的悲剧,与人为恶。从人性的层面,曹七巧的人性被摧残,传统社会、传统文化的反人性、反价值造成其"恶人"的悲剧。曹七巧的形象对中国人心理结构的展现和文化人格的揭示有着极强的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8.
霍耐特沿着黑格尔提出的一种"为承认而斗争"的观念,从黑格尔、米德、哈贝马斯等人那里汲取重要思想源流,从承认领域、承认模式、承认原则等方面阐明一种具有规范内容的社会理论,形成了极具后形而上学语境的承认理论。霍耐特承认理论以实践的自我关系为中介,通过一种未被扭曲的自我关系,建构了基于爱、法律和团结三种形式的承认道德观,很好地处理了同一性与差异性、共同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为道德信仰提供了"从自我认同到对等认同再到群体认同"的认同逻辑支撑和"由可信之信到确信之信再到信信与共"道德理论关照,对于社会道德秩序建构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史料出发,可以发现宋人对于丧葬行为的重视,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宋代人对随葬品的重视程度要远逊于治丧行为,将宋代定义为"厚丧薄葬"的社会应更为合适。这一现象的出现有着其独特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20.
传统跨文化研究方法因其二元论的简单极性而受到质疑。文化涉及到各种符号之间的关系,跨文化研究就是研究不同文化符号意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所以跨文化研究需要一个立体的互动视域。米德的符号互动论从自我出发,关注他者,试图揭示语言符号及其使用者的观念和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与跨文化研究探讨不同文化间人们的观念、行为、文化的异同及其因果关系的目的一致。将符号互动论用于跨文化研究,虽未尽完善,但可以为之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