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虽然就流行时序而言,"现代性"在"现代化"和"全球化"之后,但是现代性研究已经将现代化、全球化诸概念包含于自身.如何看待全球化、如何以中国经验来影响全球化,乃是中国的现代性研究的重要内容.自康有为以来,最有创造性的中国知识精英,始终保持着按照自己的人文理想来安排世界秩序的传统,同时又在对"世界文学"的追求中对传统资源作出创造性的发展.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悖论,包括西方人文主义本身的分裂和变动,最迫切的任务是沿着20世纪中国仁人志士和学界前贤所开拓的道路,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创造中国化的现代人文学术.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多元需求,使文化全球化成为历史必然。它给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挑战。中国的民族文化必须立足自我,迎接挑战,积极融入文化全球化,在文化全球化中创造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应该着重从民族文化的综合创新、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三个方面入手,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作为一个动态性的概念,是与全球化的发展相伴随的。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难选择并最终定位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逐步认清世界历史的潮流,并最终融入世界的过程。在全球化汹涌发展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之中。惟有如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得以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离开世界文明发展的轨道。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给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既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又带来了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找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定位,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才能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理论基础源自马克思有关现代化思想基本观点:明确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对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带来问题,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现代化统一模式,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要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有其思想演进历程:内涵演进方面,对现代化的认识从单一到全面不断深化;模式建构方面,明确“走自己的路”的同时,也要合理借鉴西方现代化文明成果;路径实施方面,明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固本立基、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前的全面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提级加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对世界现代化发展有三项重要贡献: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世界现代化增添全新理论形态;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人类现代化路径探索提供成功发展范式;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运用各类文明资源,创造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WTO已进入第四个年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已十分明显,传统工业化已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因此,中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才能融入世界新兴产业的国际生产体系当中,从而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学界热议的"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而提出的一整套方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将"中国道路"置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阈下进行省思,才能从文化层面真正透视"中国道路"的完整图景,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中国道路"深厚的文化底蕴。唯有在全球化的大视野中,从世界史的坐标中审视"中国道路",破除"西强中弱"的国际话语权生态和格局,超越狭隘的民族情感,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才能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提供具有"普世性"的中国方案,开创一条人类文明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国际社会出现了反全球化 (anti -globalization)现象。反全球化不仅是对当今世界矛盾的不满、喧嚣、攻击 ,而且它揭露了“全球化时代”各种世界性问题的严重性。但一些人简单地把经济危机、各种矛盾与冲突都归结于经济全球化 ,也有失客观和公正。反全球化现象的出现和发展提醒世人 ,经济全球化并非一首各国共同繁荣的田园牧歌 ,它既能带来巨大的国际分工利益 ,同时又蕴含着风险。作为一种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 ,经济全球化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它给中国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既然历史地选择了改革、开放发展道路 ,就必然要以极大的勇气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之中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惟其这样 ,才不致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潮。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同时,中国现行的模式,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怎样看待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和妇女问题,使全球化概念具有中国特殊的"民族主义"内涵。从批判反省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的角度,我们看到了和必须指出国际资本对发展中国家妇女的严重剥削;而另一个观察角度则可以是来自本土的,有必要正视现代化和全球化给妇女带来的机遇,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会,是每个女人在家庭、社会、民族、国家之外有了作出个人选择的条件和较多的选择机会。所以,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中国妇女运动的主题是启蒙,今天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主题则是发展。妇女更多地进入国际发展项目,带来了本土化资源和本土化问题,在参与发展项目的同时怎样发展自身,怎样既做好于妇女发展确有好处的国际项目,又对建立和发展中国妇女研究的学科建设有帮助,这是中国妇女研究学者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