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思想的探索过程中,孙中山先生在同时代中国探索者行列中排在最前面,他对当时的中国发展敏锐的洞察力和正确的判断力,形成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对外开放思想体系。对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时代背景与历史条件及对外开放思想的主要内容深入研究,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栾严峰  孙放 《理论界》2005,1(10):158-159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他提出了建国三时期的法治思想,其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民主、平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是一位民族主义者,但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带有国际主义倾向;孙中山反对列强侵略,但他又带有和平主义倾向,追求世界和平、社会大同和“天下为公”。所以,他坚持对友好邻邦“益增睦谊”的原则,主张扶持弱小民族,抵抗世界列强。他强调用中国固有的道德、和平作基础,去统一世界,成一个大同之治。孙中山将其一生奉献给世界和平,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世界的稳定与和平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的德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国计民生问题的关怀,对人民政治权利的追求和对治国者道德素质的要求.他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吸收西方民主法治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为政以德的思想进行革命性的改造,把中华民族以德治国的传统思想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5.
作为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及领袖 ,孙中山先生具有许多同时代人所没有的优良品质。由于特定的成长教育环境 ,使他对当时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比较了解 ,资产阶级的法制理论对他有很大影响 ,并曾是他学习研究的中心。同时 ,凭着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感情及对中国历史的了解 ,他认为古今中外法律思想及法律制度各有千秋 ,因此应各取所长。对于中国而言 ,就是应结合中国自己的历史文化特点创制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 ,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这就是他法律思想发展的轨迹。由于职业革命家的实践 ,他深感中国欲进入法治社会的艰难 ;由于对世界革命潮流的迷茫 ,他饱口尝了祖国灾难深重的境况 ,但他始终信心百倍地认为中国终将能够达到理想的宪政及依法自治的社会。因此 ,他全身心地为此设计了一整套指导思想和逻辑体系 ,这就是以“三民主义”为政治纲领 ,以“五权宪法”为宪政框架 ,以“四权自治”为政权目标 ,以“三期建设”〔1〕为必经历程的理论体系。这些思想对后世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孙中山法律思想在中国现代法治思想史中的地位及作用 ,我们应作出科学而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1912——1913年间孙中山思想和活动的分析,认为他为“复兴”中国所进行的奋斗是有意义的。作者指出,过去史学界认为这时期是孙中山一生活动中的消极阶段是不恰当的。无论孙中山主张发展实业,还是要求加强军备,其基本思想都是为解除内忧外患,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他坚持顺应历史潮流,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为改造中国,振兴中华,积极倡导对外开放。这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本文的意向,拟在于探讨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受西方经济思想的影响,反对绝对放任,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实行干预,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干预管理国家经济。按照"需要国家干预说"的经济法理论,孙中山具有现代意义的经济法思想。孙中山的社会本位、适度干预的理念对现代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孙中山的国家结构思想是其宪政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著论对此虽有所述及,但对这一思想的发展脉络、特点及意义的阐发,都仍还有许多未尽意处,本文拟就此继续探讨,以求教于同行们.一、孙中山国家结构思想的发展历程孙中山的国家结构思想,是在借鉴欧美的同时,针对中国现实历史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他的国家结构思想,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三民主义,是他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而民权主义则是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鉴于以往对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民权主义研究不足,本文拟借纪念辛亥革命七十二周年的机会,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 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思想,总起来讲,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它所要求的是在资产阶级领导下,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通过民权政体,实行普遍民主,在中国建立一个具有广泛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致力于民主革命的同时,开始思考中国的工业化问题,并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工业化思想。孙中山工业化思想主要包括:中国工业化应走发达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的道路;中国工业化必须坚持走协调发展的道路;中国工业化必须走对外开放的道路;中国工业化应走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道路;等等。孙中山工业化思想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最为先进的工业化思想,这些思想对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工业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代岭南文化与孙中山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孙中山经济思想建构的文化背景孙中山曾经说过:“兄弟底三民主义,是集合中外底学说,应世界底潮流所得的”.由此可见,孙中山的思想包括经济思想是博采中外、融汇古今的开放型思想体系,博大庞杂、融通创新成为其经济思想的显著特点.本文试图从近代岭南文化特征的角度,考察孙中山经济思想建构的文化基础,探讨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渊源与特点.孙中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动荡不安的时代,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冲突与融汇的时代,因此,孙中山在建构他的经济思想时,不得不打下时代的烙印;孙中山的母体文化圈、他所受的教育与熏陶以及他赖以依存的文化环境,都是在近代岭南文化背景下完成的,因此,孙中山在构筑其经济思想时,便或多或少地刻下了岭南文化的痕迹.  相似文献   

13.
法家推行以法治国厉行法治并非出于刻薄寡恩,而是为了富国强兵。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是我们当代实行法治的重要历史资源。法家富国强兵的价值观对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容丰富刻意求新———评《孙中山与中国国民革命》魏宏运历史创造了孙中山,孙中山也创造了历史。他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其思想曾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其遗产迄今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孙中山逝世70多年来,中国和世界众多学者都在研究他的思想和事业,发表了...  相似文献   

15.
简论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杨蕾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主张“取法西人文明而用之,专为振兴中华”,力图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利用外资,发展实业,进行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一)孙中山反对闭关自守,力主开放。他认为,“开放...  相似文献   

16.
<正> 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即民生主义的来源问题,差不多从其提出之日起,就成为人们争论的对象。本文认为,作为中国近现代过渡时期的历史人物,孙中山的思想在许多方面不能不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也就是说,他在阐述许多问题时,表示了一定的固有文化的认同。例如,他对于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子的思想,有过不少肯定的评论,甚至认为其“民生主义”即为儒家“大同”思想。但是也应该看到,孙中山经济思想的主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他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扬弃、继承,才使其中的合理因素成为他的经济思想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学术界不少同志重视了对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这是很重要,很有意义的。但笔者认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不是单体的、独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和他的本体思想——民主主义思想,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研究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它与其民主主义思想放在一起来考察。孙中山青年时代,不仅生活在苦难与革命中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而且也奔波于世界革命的洪流之中。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与无产阶级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论孙中山的宪政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术界通常称之为“五权宪法思想”,而已往往不肯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笔者认为,五权宪法只是孙中山宪政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孙中山的宪政思想包含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的建设程序、五权分立的政权组织形式和人民全权、政府万能的民主目标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它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所能达到的最高思想成就,许多内容直到现在仍然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应当给予积极的评价。一孙中山认为,革命的目的,在于实行三民主义,而三民主义的实行,必须有其方法与步骤。所以,…  相似文献   

19.
韩庆龙 《天府新论》2007,9(Z1):21-22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中国现代社会主义的先驱。他的社会思想可以称之为民生社会主义,民生社会主义具有其不可避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空想性,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简单分析孙中山民生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对于孙中山海权思想的研究是孙中山思想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孙中山的海洋政治观,内涵丰富,认识深刻,主要包括海权、海军、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利用,以及海洋发展战略等诸多内容。通过研究发现,孙中山的海洋政治观,目标高远,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但从分析中也可以得出,孙中山的一些想法亦有不符合当时中国现实国情的地方。总之,孙中山的海权思想,对后世中国海洋政治发展的启蒙意义远胜于其思想政治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