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公公婆婆一直两地分居,直到我儿子出生后,他们过来照顾孙子,才算是长期居住在一起。可住在一起后,两个人的矛盾不断,他们常常会因为饭软一点硬一点、孙子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之类的小事争吵。每次都需要我老公出面调解,有时候甚至要为他们调解到半夜。人到老年才开始磨合,作为子女该怎么办呢?到底该不该干预父母之间的纷争?公公  相似文献   

2.
十年前,他们因为太爱而分开;十年后,没有爱的他们却因为救儿子而再次走到一起,因为他们的爱子不幸得了白血病,需要父母亲再生婴儿的脐血来救治!而做出这样的决定,受伤的岂止是他们自己?他们各自的爱人和恋人甚至是病中的儿子,同时都承受着怎样的挣扎与痛苦?当生命挑战婚姻,当死亡挑战人性,不幸的两家人将面临怎样的抉择?  相似文献   

3.
春节了,张瞳(化名)和张雯(化名)这对孪生兄妹没能走上回家过年的路,而是一起走进了监狱。在被判刑时,这对兄妹流下了眼泪,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流下眼泪,是悔恨?是无助?还是委屈?但是可以说的是,他们不应当成为母亲"孽缘"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4.
80%爱恋     
很久以前看过一个小说,男孩和女孩相遇了——男孩十八九岁,女孩一二十岁,男孩对女孩说,她就是他的百分百;女孩也觉得男孩不错,也是她的百分百呢。两人聊得很好,不过,也许是因为太好了吧,他们倒有了一点怀疑,觉得似乎有点不真实,他们有这么幸运吗?这么快就找到百分百?于是,他们决定先分开一下,相约,如果几年后他们再次遇到,到那时依然觉得对方是自己的百分百,那他们就永远在一起。可几年后,当他们在大街上相遇的时候,他们竟认不出对方了。其实,人世间,很多事情最  相似文献   

5.
给老外送礼     
在您认识的人里面,有老外吗?与他们有过礼尚往来吗?为了避免在送礼的时候连“洋相”也一起送过去,现在告诉你一些最简单实用的常识。  相似文献   

6.
女大学生吕静在一次义务献血时意外发现,一起生活了19年的父亲竟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那么,她的亲生父亲究竟是谁?她是否能找到生父?他们之间又会演绎怎样一种结局?  相似文献   

7.
她是富豪千金,他是青年才俊,现代版的王子和公主相遇在美好的马尔代夫群岛。然而,他们面临的不是美景佳肴、浪漫故事,而是一系列攸关生命的考验。他们最终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  相似文献   

8.
<正>我很喜欢她,她也喜欢我,但她有男友。他们好了5年,如今在一起并不快乐,但她却无法放弃男友。当我得知她有男友后选择了主动离开,但十分想念她,不知道是不是该去找她,并劝她再寻找新的幸福?  相似文献   

9.
《现代交际》2005,(3):13-13
《史莱克》让我相信,原来童话里"王子和公主幸福生活在一起"的结局并不是唯一的,也可以是"两只妖怪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还记得《青蛙王子》的结局吗?青蛙得到了公主的吻,魔咒解除了,丑陋的青蛙变回了英俊的王子。这样的经典童话在告诉孩子真爱可以战胜一切的时候,不忘记给他们一些小小的馈赠,让他们伴着美满  相似文献   

10.
一起蹊跷的自杀现场,却找不到自杀用的刀……几名现场证人,面对民警的询问,含糊其辞,欲盖弥彰,他们究竟想掩盖什么?侦查民警抽丝剥茧,剥开层层嫌疑,真凶迅速被擒!原来,是一起荒唐婚姻导致这个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中年丧子,这是一种怎样的伤;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一种怎样的痛?父母常常把孩子看成是人生中收到的最好礼物,一旦生命花朵突然枯萎,这样的日子又怎么捱得过去?武汉就有这么一群中年丧子、老来丧子的父母,他们集合到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抱团取暖,治疗哀伤……  相似文献   

12.
戴维和蔽拉&#183;梅西夫妇主持一个国际性的婚姻咨询机构,刚刚庆祝结婚50周年。他们携手走过半个世纪,却从来没有厌倦在一起的生活,反而觉得每天都能从自己的另一半身上看到令人赞赏的新优点,都能得到新的惊喜,因此感激上天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在金婚庆祝会上,他们总结出10条经验:  相似文献   

13.
早教QA     
正Q女儿三岁,邻居家的小孩比我女儿大半岁,一起玩时经常欺负我女儿,我不想让女儿跟小伙伴起冲突,也不想女儿被欺负,就不让女儿跟邻居小孩一起玩,可以方却老来找女儿玩。怎么办?A两三岁的孩子在一起玩发生冲突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有时候可能因为同时喜欢某一个玩具,有时候可能因为在玩耍时发生碰撞,由于他们缺乏人际交往的  相似文献   

14.
咨询热线     
《老年人》2007,(5)
怎样确定精神病人的监护人?问:我的父亲患有精神病,有时动手打人。我的母亲因身体原因无力照顾父亲,哥哥姐姐都不敢让父亲和他们一起生活,平时对他的照料也很少。请问:我的父亲应由谁照顾?怎样确定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相似文献   

15.
2012真的要来了?有人在打造"末日地堡",号称可抗10级地震及核生化袭击;有人打造了价值两万元的诺亚方舟;更有不少人辞职卖房,打算把钱花光了等死 他们是疯了傻了吗?为什么会相信世界末日?他们到底在害怕什么?是外在世界的毁灭,还是别的什么?假如末日没有如期到来,他们又该如何面对未来?  相似文献   

16.
昔日的红卫兵们今安在?他们现在在干什么、想些什么?从1966年至1968年,中国成千上万的城镇青年从校门里蜂拥而出,进入“社会大学”,从而形成一种史无前例的骚动;但从此以后,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些青年人和为这些青年人所激动万分的大千世界似乎一起烟消云散了。当然,这些曾经是毛泽东的“年青一代”目前的窘境和心态对中国不远将来会产生较大的后果和影响,这点将超过他们曾经给苍茫中国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大动乱。许多中国问题专家已经写了很多文章,他们认为毛泽东发动红卫兵起来的战略目的是为了推  相似文献   

17.
理发师小殷的故事让人深思:理不完的发,帮不完的人,可为什么,永远只有他一个人在那里忙,在那里累?为什么小殷劝说更多理发师与他一起免费为老人理发的努力总是落空?为什么半夜发病的老人不去找近在咫尺的邻居, 却要小殷蹬五分钟自行车赶过去救他? 也许我们不应该苛求那些拒绝和小殷一起做好事的人,那些冷漠的旁观者,那些不关心父母的子女……因为, 所有的人一开始都不是这个样子的,是生活让他们变成了如此这般。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交际》2005,(7):62-63
父母结婚30多年,也吵了30多年的嘴。到现在,都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仍然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个你是我非。我一直认为父母的婚姻根本是一场错误,曾试着劝他们分开,谁知竟今他们勃然大怒。是什么力量把他们联结在一起的?难道是争吵本身吗?直到有天听了一位已离婚的朋友的故事,我才明白:原来幸福是和争吵有关的。  相似文献   

19.
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健、张震岳这四个加在一起接近200岁的男人,总共发行过近70张个人专辑,发表过近600首创作,爆满过350场个人演唱会。这不仅仅是四个人总共出道逾86年的血汗资产表,在华语乐坛惊涛骇浪的今天,这些惊人的统计数字,仍然每一天在华人世界的各个角落跳表般累计着。这4个人在一起能做些什么?现在我们知道了,他们组建了一个"超级乐队",他们要办演唱会,还要推出一张世纪大碟。但是,他们在一起合作的时间只有一年  相似文献   

20.
正和老友在一起,有一件有味道的事,就是怀旧。老友是最值得珍惜的,没有他们,谁能与你共同回忆往日的朋友、往日的激情、往日的笑话、往日的趣闻、往日的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