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结婚旧债未还,治病新债又来在江西南昌某贸易公司就职的荣堂庆是个出了名的孝子,他的父亲早年病逝,他是由母亲一手拉扯大的。为了能让他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生活得幸福,靠做缝纫赚钱的母亲,自己省吃俭用把辛苦赚来的钱都花在儿子身上,一直到他大学毕业找到工作为止。荣堂庆记得,读初中二年级的那年冬天,一天深夜,他起床上卫生间,走过母亲的房间,里面还亮着灯,可他看见母亲趴在缝纫机上睡着了。由于当晚受了风寒,第二天母亲就得了感冒,而且发起高烧。可母亲怕花钱,不  相似文献   

2.
他的家太穷。为了维持生活,他从小就帮助母亲做小买卖。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上高中那年,他开始做起新的生意——卖爆米花,以供学费。他卖爆米花,都是自己现做,现卖,浑身上下经常被汗和油弄得脏兮兮的。卖了一段时间后,母亲告诉他:"女子学校门前的零食卖得最快,你应该到那里去卖。"按照母亲的要求,他开始在女子学校门前卖爆米花。每天天刚亮,他就赶到女子学校门口,开始做爆米花。他做的爆米花,火候恰倒好处,又好看又好吃,很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3.
<正>母亲问他几点了?他答:"时间好像都不对啊。"母亲说:"不是时间不对,是人不对。"在特护病房里,母亲躺在病床上一动也不动。小时候他哭,母亲再忙都会停下来,要么把他搂起来抱在怀里;要么蹲下来,抹干他的泪水。现在,好像她要撒手不管了。妻子守在特护病房外,等护士吩咐。没湿纸巾了、没有纸尿裤了、没爽身粉了,她随时递上去。妻子要他回家睡会儿,说不然母亲醒来,看他红通通的眼睛又要难过了。  相似文献   

4.
为了父亲,我献身给母亲的情人我出生于1970年,是父母的独生女。记忆中的父亲宽厚仁慈,他在武汉的一所大学任教。在他休息的日子里,总要抽出一个又一个下午陪我在楼前的草坪上玩蚂蚁。每天从学校归来,父亲都是揽下全部的家务,而母亲则悠闲地坐在椅子上看报纸。母亲是一个国有企业的工人。在我14岁以前的记忆里,父亲和母亲从未红过脸,我对双亲十分孝敬。我们的小家庭是那么的平静、温馨而又幸福。1984年6月,父亲由于车祸卧床不起。最初,母亲为父亲的不幸遭遇落了不少泪,精心地在父亲的床头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一年后,当医生宣布父亲  相似文献   

5.
《现代妇女》2007,(11):31-31
看着屏幕上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他潸然泪下。他的眼前。又闪现出母亲大声地对他说先救你妻子时平静祥和的神情。在那一刻。他终于懂得了母亲的心。  相似文献   

6.
东北驻军某部队一位27岁的年轻军官,他出生才6个月,母亲就出走了。27年来,他深深渴望找到母亲。为了帮助他寻找母亲,无数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加入了寻找母亲的真情大行动。公函惊动新化县这位年轻军官名叫张越,1975年出生在武汉市黄陂县(现为武汉黄陂区)天河镇。俗话说,儿女是娘的心头肉。母亲生下他,把他当宝贝一样带养,亲也亲不够。可是,到他半岁的时候,命运发生了变化。那是一个挂着残月的拂晓,母亲站在床前,眼中溢满了泪水,将熟睡的他亲了又亲,然后消失在门前那条露水盈盈的小道上。这一去,便再不见她回来。1…  相似文献   

7.
父亲车祸住院急需输血,女儿血型不配。疑心女追问生父下落,母亲拒不开口。无奈,女儿一怒把母亲告上法庭,讨要生父知情权。胜诉后,女儿找到当副局长的生父,生父不认;女儿又将他告上了法庭,追认父女关系——  相似文献   

8.
他出生于山东烟台的一个临海的偏僻小村子里,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是四壁如洗的贫穷。甚至,为了抵挡秋冬时节潮湿阴冷的海风,母亲不得不寻来废旧报纸,一层又一层地糊在窗户上。而正是这些用来糊窗的报纸上的方块字,让他知道了在小村之外,还有一个高远广阔的世界。"妈妈,这个字念什么?"一有空闲,他就瞪着好奇的眼睛问。听到他的喊叫,不管多忙,母亲都会微  相似文献   

9.
阿红 《金色年华》2011,(5):32-35
2010年6月,深圳、重庆、天津等城市的地铁上,循环播放着这样一部由几十张照片组成的公益短片:一位衣着破旧的母亲,骑着一辆三轮车,走街串巷地拾破烂。夕阳下,母亲用力踩三轮车的背影感动了无数看客。照片的作者名叫冯英龙,短片的主人公是他的母亲于化玲,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自从丈夫得了重病后,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于化玲便开始了她九年的拾荒生涯。冯英龙一度曾以母亲的工作为耻,直到他亲自走进母亲的拾荒生活,才感受到母亲的不易。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他勤工俭学,将积攒的每一分钱用来为弟弟支付学费。一家人抱团取暖,共同完成了各自的梦想。2010年3月20日,冯英龙将“母亲的一天”拍成照片,上传到腾讯网上,他要晒一晒他拾荒的母亲,和他从未说出口的感恩之情。这组照片被放在了腾讯网最显眼的位置,被人们称为2010年最感人的照片。  相似文献   

10.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同时又选出59名有犯罪记录的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蒋波 《老年人》2013,(11):35-35
年过七旬的父亲是真的老了。他的老。是心理年龄老。比如他说在他身边没有一个能说上话的人,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又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日子过得乏味难熬。 我猜想父亲是因为身边缺少一个说话相伴的人。我母亲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为了我,父亲没有再娶。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习惯     
凤凰 《老年世界》2008,(7):22-22
坐在车上,他闷闷不乐。他高兴不起来,是因为母亲。当然,他不是生母亲的气,他当然不会生母亲的气。他明明是为了母亲,是为母亲好,可是母亲却不肯接受他的好意。这次回家,他是特地回来接母亲的。他工作了,通过了试用期,与公司正式签约。公司给他安排了住处,很大的一套房子。  相似文献   

13.
为了得到家产,亲生儿子策划父母离婚;当法院审理这起离婚案时,儿子觉得财产分配不均,便让父亲打电话恐吓母亲,威逼母亲拿出多余的财产;遭到母亲拒绝后,儿子把母亲毒打了一顿;目的没有达到,他便联合父亲绑架了亲生妹妹。  相似文献   

14.
心悦 《老年人》2014,(9):32-34
正5年前,对他一往情深的女友不幸病逝。为了履行诺言,身为军人的他将女友母亲接到身边照料。5年间,很多女孩被他那个"嫁给我,必须接受我前女友母亲"的条件吓跑。然而,军中铁汉的大爱与坚持还是打动了一位善良、美丽的姑娘,并与他缔结良缘。婚礼上,三位母亲同时见证了他们的幸福时刻。如今,这个特殊家庭的一家人开启了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母亲带孩子到百货商店,经过玩具部,看见一匹木马,孩子一跃而上,前摇后摆,再也不肯下来。可那木马不是为了出售,只是商店的一个陈设。店员们叫孩子下来,孩子不听;母亲叫他下来,加倍不听:说带他吃肯德基,依然不听;任凭许下什么愿望,总之一个态度——就是不听。当时已形成了一个僵局,最后一个店员说:“百货商店特聘的儿童心理学家正好在,我们让他下来想想办法?”专家从楼上下来,问明原由,  相似文献   

16.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身世凄凉鲜为人知。母亲在他五岁时,临终托孤,把他交给闺中密友赵贵荣,从此养母终生未嫁,与他相依为命。在养母身患癌症后,他如同亲生儿子细心侍候,治疗、输血,使养母的生命又奇迹般延续了二十年,养母去世后,他又送走了养母的母亲和妹妹……  相似文献   

17.
一个陌生的在闽打工的河南男孩给我打电话,说,他很孤独,5月份到了,女友不见了,可她生日快到了;母亲节快到了,可母亲已走了半年多,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临终前,他不在母亲身边,当时正为情所困的他在福州城,家人无法与他联系上……现在,他很想在高高的楼上往下跳,他是下了很大决心才给我打电话……他叫李铁道,25岁的年轻人。一见钟情在他乡 李铁道,家住河南漯河市李家庄。16岁丧父,家贫,辍学。先是去北京打工一年多,18岁那年来福建闯世界。 1998年,他在福清的一个塑胶厂里做工人,为了多挣钱,他常常加班。不久,他在食…  相似文献   

18.
正原本有着大好前途的他,突然得知母亲患有脑癌,孝子的心碎了,为此,他辞职尽孝。为了不拖累女友,他向女友提出了分手。此后,他一心服侍母亲,直到母亲撒手而去。原单位得知后,再次向他伸出橄榄枝,并提供了优越的岗位和不菲的薪资待遇。可是,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场并不浪漫的包办婚姻。启功本以为,为了不违母命而娶章宝琛,。是人生的不完美,不料,她竟成了他难得的知己,并在最艰辛的岁月里,给了他无尽的幸福。启功是雍正皇帝的九世孙。他一周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和姑姑艰难地拉扯他长大。20岁时,母亲为他提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一个名叫章宝琛的姑娘,比他大两岁。此时的启功正全身心地扑在事业上,并没有成家的念头。但望着母亲被生活打磨得粗糙的双手,他点了头。  相似文献   

20.
小小  一风 《现代妇女》2005,(6):30-32
一位体恤母亲艰辛的研究生在做兼职贴补家用的过程中,不幸误入歧途,沦为令人憎恶的“皮条郎”和富婆的“面首”。为了脱离陷阱,他以偷窃的方式筹款“赎身”,最终锒铛入狱,痛不欲生。他的母亲为了挽救这个本该成为栋梁的儿子,不惜辞掉工作,跟随孩子辗转三个城市。在母亲和爱心的谆谆教导下,儿子战胜了自我,表现突出。目前,一家IT公司的老总已向狱中的他发出了就业邀请函……>>>母爱三地迁徙,演绎浓情“哺育”2004年3月12日的一个晚上,一位头发花白的妇女愤怒地抓了一把碎石头砸向了郑州闹市区的一家大酒店,酒店的迎宾玻璃被砸烂了,随即酒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