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消极的口头禅对于个人来说,也许能达到一种心理宣泄的作用,比如说一句"有病"或"没意思"、"郁闷",心里会舒服很多。但这些负面口头禅带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会影响身边人的情绪。而中性的口头禅,比如"随便"、"不知道"等,其实反映的也是放弃自我选择、消极拒绝等心态。喜欢说"随便"的人,往往是爱随大  相似文献   

2.
萨特认为匮乏造成了人物关系异化,并且这种异化会通过匮乏作用由物传导到人,进而造成了人际关系异化。人只有在否定他人中才能肯定自我,每个人对于他人来说都是非人,因而产生了人际关系冲突与纷争等外在表现。在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今天,消除异化,需要丰富物质财富供给,帮助人们树立理性需求观,加强心理疏导,构建新型"人我式"人际关系格局,使自我从"为自我存在"还是"为他者存在"的迷茫和焦虑中跳脱出来,走向自我与他者和谐的"人我共在"。  相似文献   

3.
社工常常会接触一些"问题少年",他们像一只随时准备战斗的小刺猬,经常打架斗殴、惹是生非.面对这样的服务对象,我们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一直也是心理学家特别是人格心理学家关心的问题,不同流派的人格心理学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精神分析流派强调无意识的作用,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无意识的死的本能——一种自我毁灭的愿望.当然,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不会自我毁灭的,所以这种冲动就会转向外面,以攻击别人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攻击别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伴侣(A版)》2021,(4):52-53
谭素怡老师解析: 一、真的是为了孩子而不离婚吗? 以"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所以不离婚"这种理由而委曲求全留在婚姻里的人,还真不在少数. 这个理由,初闻之有一种悲壮伟大的感觉,然而,夫妻不离婚,真的是为了孩子吗?还是一种隐蔽的自我欺骗呢? 很多父母在面对某些事情时,因自身力量不足而做不到,便会说自己是为孩子牺牲奉献: 我是为了孩子所以不去工作.真相可能是,我对自己是否能驾驭好一份新工作缺乏信心.  相似文献   

5.
人生的轻松,就是能在这个喧嚣的尘世,不用献媚于谁,也不必跟谁说讨好的话,他玩他的,你活你的.两不相干,两相安. 你在意谁,在意到极致,就会活在这个人的阴影里.这种在意,不外乎两种情况:想求取和怕得罪.也就是说,人生的疲惫,更多的不是在自己这里拎不起,而是在别人那里撇不清. 别人,成了自己沉重的彼岸. 越在他人那里唯唯诺诺,就越会在自我的言行里战战兢兢.生怕说错什么,做错什么,进一步畏首畏尾,退一步左顾右盼,是进亦忧退亦忧.在这样的境况里,最累人的,不是做,而是拿捏着分寸去做.一个低声下气的人,凭恃他人,无论得到过多少,繁盛也好,光鲜也罢,最终,在自我矮化的奴才人格里,冷暖自知,甘苦备尝.  相似文献   

6.
任立军 《职业》2012,(24):41
一、技校学生心理特点1.盲目性自尊程度是由人的自我评价决定的,如果一个人对自身的评价客观正确,他的自尊程度就会恰如其分;评价过高,就会产生自尊过强的毛病。在当代技校生中,或多或少地夹杂着盲目自尊成分。一是由于技校生正处于自我  相似文献   

7.
严锋林 《安家》2006,(9):69-70
如果房地产市场的游戏规则不改变,那么,在博弈中已经处于下方的购房人的力量便会更加薄弱,房价也会一路高涨下去.当价格上涨到引发市场的报复时,便由市场的力量摧毁一切,而政府或者说任何有远见的房地产链条中的角色都不希望这样的场面出现.因此,必须防患于未然.这也就像在赌场上,力量较强的人通过抽老千的方式赚了大部分人的钱时,这大部分人在觉醒后狠心"戒了赌"或者"砸了赌场"一样.  相似文献   

8.
游本章 《职业》2012,(34):81
职场人最怕选错行.如果有人厌倦自己的行业,或是发愁行业整体工资水平不高,往往会萌生改行的念头.但是,一想到那句"隔行如隔山"的老话,这些渴望转行的职场人心中又非常焦虑,担心自己转行不成功.其实,准备转行的人只要做好以下几点,就能彻底治疗转行焦虑症.  相似文献   

9.
叙事心理治疗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故事就是自我的体现,自我可以通过叙事而得到发展.青少年自我的形成会面临诸多困境与矛盾,心理治疗和教育需要为青少年提供叙事的机会,心理和教育工作者及父母应成为他们叙事的共情听者,促进他们建构出流动的自我故事.  相似文献   

10.
"大鱼小池塘效应"是Marsh在研究学业自我概念形成时于1984年提出的概念,即在能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进入平均学业成绩高的学校或者班级的学生未来发展总体上反而不及普通学校的学生,他们在较好的学校或者班级会呈现出较低的学业自我,而在平均水平较低的学校或者班级则会呈现较高的学业自我。  相似文献   

11.
正性格不止决定命运,还会决定你的健康。日前,美国生活科学网总结指出,7种性格的人最爱生病。自我防御型这种性格的人总对别人疑心重重,充满敌意。他们极易把他人的行为解读为"居心叵测、不怀好意"。这  相似文献   

12.
正热恋中的女孩往往对自己男友的恋情吃不准,唯恐"一失足成千古恨"。这里心理学家教给你几招判定男友心理隐患的方法。如果男友存在着以下求偶心理中的任何一种,他的爱情中便潜藏了某种隐患。在爱情中,你的男友会有下面哪种表现?A.他是个绝对自我的人  相似文献   

13.
郑启涓老师解答: 离开了众人眼中的好男人,爱上了不被祝福的"渣男",你的理性与感性在冲突,这种心理纠结确实是很难受的.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都推崇做一个好男人、好女人,他们在思想上遵守道德规范,为人处事力求正确稳妥,对自己有条条框框的要求,自我感受和需要常常被忽略了.过度地遵守"好人"规范其实是一种压抑,因为人都渴望成为真实的自己,活出真性情.当好女人遇到渣男,她就会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感觉.渣男没有条条框框,毫不掩饰自己的需要,对情对性有自由的追求.这些都是好女人、好男人所缺乏的.  相似文献   

14.
正俗话说"想得通、看得惯、睡得香是人生三宝"。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为不少事想不通看不惯,如:"他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问题困扰着这部分人,让人闷闷不乐,甚至吃不好睡不香。虽然不可能对什么事都完全不放在心上,但大家可以通过自我修养把自己的"心理筛子眼"放大,从而扩大自己  相似文献   

15.
《职业》2006,(6):46
在一些大城市的时尚人眼中,宠物美容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宠物做完美容的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宠物美容院的"常客"--雪纳瑞、贵宾犬、约克夏、可卡等名种犬,如果不做美容,华丽的长毛会打结、"擀毡",美丽也会大打折扣;而做完美容往往能给人"惊艳"的感觉,给足宠物主人面子.  相似文献   

16.
本次研究以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和戈夫曼的拟剧论为视角,用spss对在延边大学内回收的183份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对社交依赖性、印象管理的程度等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并得出"自我评价较低的人更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所以会通过刻意的自我美化来获得同辈群体的关注和认同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袁田 《当代老年》2013,(4):45-45
在现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多人将其压抑在心里,时间久了就自然表现出各种异常性格,这或许是亚健康的征兆。1、自我防御型平时在待人处事方面经常会抱有疑心,对于一些看不惯的行为以及事情通常也都会抱有敌意,并且对于别人的行为经常会自行解读为“居心叵测、不怀好意”。这种心理的人我们称之为自我防御型,属于这种心理性格的人通常患心脏病的几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8.
何必要相同     
当与他人交流时,别人不认同你的观点并提出了反对意见,你心里会不会感觉不舒服,然后选择沉默或与对方展开一场唇枪舌剑的争辩?渴望被理解、支持和肯定是人的正常心理需求,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便会本能地启动自我防卫机制,采用逃避或对抗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在存有分歧的交流中,沉默或争辩其实就是处理差异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而对一名社工来说,当遇到与你的观点不同、持非主流观点的服务对象时,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正有的人受委屈、有心事会立马宣泄出来,而有的人就会放在心里自我消化。当负面情绪压抑太多、太久,就很难排解,造成"情绪超载"。如果你表现出以下一些行为,就要有意识地关注心理状态并进行情绪疏导了。觉得"好无聊""没劲"。有心理医生认为,无聊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外部刺激弱。人们长期处在单调、重复或者压抑的环境中时,就会有对新鲜感、兴奋感和变化的渴  相似文献   

20.
不敢和不善于拒绝别人的人,往往就得戴着"假面具"生活,很累,又丢失了自我,但又因为难以摆脱这种"无力拒绝症",而自责、自卑.其实,学会拒绝的艺术并不难,我们先来对日常工作中"不合理的现象"进行归类,通过列举真实的情景案例,进而对案例背后的真正原因进行分析,然后给出客观实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