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披览旧籍,搜求有关秋瑾资料,不意获得数首佚诗,经查对,为今本《秋瑾集》所未收,特录出以为研究者参考。一、秋瑾成仁后,一九一一年上海改良小说社印行了《六月霜》小说一种,作者静观子。书中收秋瑾诗七首。其中两首不见于今本《秋瑾集》。现录如下:  相似文献   

2.
巴金的思想 巴金于一九○四年生在四川的一个封建官僚地主的大家庭里。这个家庭“有將近二十个長辈,有三十个以上的兄弟姐妹,有四、五十个男女仆人。” (巴金:《短简》)“在这种家庭中長一輩是前清的官员,下一辈靠父亲或祖父的財产过奢侈、閑懒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高君宇同志是我党早期革命家,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他名尚德,字锡山,号君字。1896年十月二十二日,生于山西省娄烦县峰岭底村(原属静乐县)的一个地主家庭。 高君宇五岁时,义和团运动爆发,其父高佩天等起而响应。这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之际,在以大地产制为特征的"领主制经济"消亡之后,中国社会经济在战国至西汉初期阶段内,产生的是人均五口、户均百亩的小农家庭,尚不存在一个新的拥有广大地产的"地主阶级",君主官僚政体即建立于小农家庭基础之上,而非王亚南所言的"封建地主制经济"基础之上。但在以后各个王朝阶段内,因君主官僚政体结构性矛盾的存在、国家土地买卖政策的松动及赋税政策等因素的作用,社会分化与"地主阶级"却又必然产生,并严重影响到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及君主官僚政体国家政权与"小农家庭"和"地主阶级"关系的重构,君主官僚政体国家也最终成为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5.
在对中国地主阶级进行阶层研究时,学者们总是按地主的出身为标准把地主阶级分为贵族地主、军功地主、官僚地主和商人地主等几类型。这种分类忽视了在中国历史上以知识文化而人仕求财型的地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西汉以来,儒学被称为经学,经学成为人仕的最重要、最便捷的途径。因此,可将文化型地主称之为经学地主。这样一支地主自由汉时代形成,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始终存在。本文拟以西汉的经学地主为个案进行研究,探讨其在西汉形成的曲折过程和形成的原因。 一、经学地主之概念 从广义来说,经学就是解释阐述儒家经典和传记义理的学问…  相似文献   

6.
十七封建末期的小说(续) 4.清代章回小说对於清代的章回小说,我们叙述至鸦片战争止。在这两百年中,作品的质量与数量都超过明代。标志这个盛况的是十八世纪的儒林外史与红楼梦,特别是后者。此外比较重要的小说有镜花缘、儿女英雄傅、醒世姻缘等。现在先研究红楼梦以外的几部。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字敏轩,全椒(今安徽全椒)人,一七○一年生。他的家庭是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他本人却是这样一个家庭的叛徒。中年被迫移居南京,一七五四年死在扬州。在儒林外史五十五回中,出现了一百几十位人物。从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薛家集办学讲起,一直讲到南京的四位市井中的奇人——做裁缝的、开茶馆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历史学家特别是吴晗同志,对海瑞的历史地位以及研究海瑞的意义早已有过明确的论述。吴晗同志在《论海瑞》一文中说:“对海瑞总的评论是当时的人民说他好,当时的大地主说他不好。”同时也指出了“他和官僚地主中有矛盾的一面,但也有一致的一面,因之,有些官僚地主们在大骂、排挤、攻击之后,也还是说海瑞一些好话。”  相似文献   

8.
女革命家秋瑾,原籍在浙江绍兴,诞生在福建。关于她的诞生时间,自六十年代初开始,发生争议。现有1875、1877、1878、1879年等几种说法。其实,在近代历史资料中,关于秋瑾的生辰,向来只有一说,即秋瑾异母弟宗章于1934年为乃姊就义二十七周年时发表的《六六私乘》中写:“先大父(秋嘉禾)宦闽久,先君(秋寿南)随侍,全眷侨寓,故伯姊(秋瑾)实生于闽,时为光绪元年夏正十月十一日(1875年11月8日)也。”此外,尚未见过有秋瑾生于光绪三年(1877)或光绪四年(1878)光绪五年(1879)的任何直接记载。以上  相似文献   

9.
在明代,监察机构的加强及其积极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了官僚系统中腐朽黑暗的势力,促进了官僚制度本身的自体调节和不断更替,保障了国家政策法令的贯彻执行。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官僚地主专权的国家,官僚系统在封建政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负担的减轻和加重,政治经济危机的加速和缓解,都与官僚系统密切相关。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利益,减缓官僚系统的腐朽,就要不断地去除污垢,化解溃疡,促进官僚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自体调节。监察机构作为维护国家纲纪和风宪之司,其矛头所  相似文献   

10.
明代的社会主导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传 《东岳论丛》2005,26(1):75-84
社会主导群体这一概念主要指统治者群体。过去史学界常认为“地主阶级”(或奴隶主阶级)即统治阶级。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地主都属于社会主导群体的成员。以明朝而言,官与民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能够作为社会主导群体成员的只有士绅地主,过去亦称作身份地主。身份地主的主要成份是官员。中国历史上有贵族和士族官僚体制,也有科举官僚体制。明朝是科举官僚体制的时代,明朝的身份地主是通过科举取得了功名的地主,其主体是读书人,即士。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宋、明两朝是士和士大夫们作为社会主导群体的时代,其间经历了元代的蒙古色目贵族统治时代。因此,明朝的建立使江南士大夫们实现了群体回归,重新成为社会的主导群体。明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的转型,社会等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主要便是社会主导群体的变化。晚明的官僚士大夫在社会心态、价值取向、政治主张以及职业和自身成份等方面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的变化。从理论角度看,这种变化应该具有近代化的性质,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一、何秋涛的生平、学术思想及《朔方备乘》的编撰何秋涛(1824-1862年),字愿船,福建省光泽县福民坊人,出身于封建小官僚家庭.由于家庭的因缘,他从小接受严格的教育,博览卷册,对于地理学尤感兴趣.1844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从此,他更广交良友,遍览群书,使自己的学业大进,同时他又旅游名  相似文献   

12.
(一) 秋瑾(公元一八七九——一九○七年),字璿卿,小字玉姑,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县) 人。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的女革命家和诗人。今年是她殉难七十周年。秋瑾于一八七九年(清光绪五年己卯) 十一月八日生在福建省云霄县。当时,她的祖父秋嘉禾在福建做海防厅同知(比知府略小的官),全家随任到福建。福建的厦门市在鸦片战争后,被英帝国主义强迫辟为商埠。英国、法国和葡萄牙殖民者,在厦门胡作非为,百般凌  相似文献   

13.
几十年来,“封建”这个词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社会中常用,文章里常见,口头上常说——例如“封建主义”“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封建头脑”“封建道德”“封建残余”“封建势力”“封建习惯”“封建文化”“封建本位”“封建意识”“封建割据”“封建政治”“封建地主”“封建文人”“封建官僚”“封建家庭”“封建传统”“封建士大夫”  相似文献   

14.
简论韩愈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中国的学术思想史上,有着一定的地位。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河阳即南阳、今河南盂县)。从他所写的《祭十二郎文》(见《韩昌黎集》,以后凡出自本集的只写篇名)里关于他的家世的叙述,足见他是出身于没落官僚地主家庭。他登进士后,历任四门博士、监察御史、河南令、国子博士、彰义军节度使行军司马;也遭过贬谪,为阳山令、潮州刺史、袁州刺史;后又任国子祭  相似文献   

15.
刘知几所处时代其史学思潮有两大特征:一是世族势力和新兴地主官僚在史学领域的矛盾冲突。二是官修制度和一家独断的矛盾冲突。唐代围绕氏族志修撰的斗争就典型反映了世族地主官僚和新兴地主集团在史学领域的斗争。对此,刘知几站在新兴地主集团的立场上,反对以谱系之书、家史入国之正史。官修制度的确立,对古代史学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官修制度使史书包含的内容更丰富。但同时官修制度强化了对史家的控制,严重限制了史家个人创造力的发挥,并使史书曲笔不实明显夹出。刘知几针对官修制度的弊端,提出“一家独断”的主张,对官修史馆弊端,提出“五不可”之论,指出官修制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县人,出身子封建地主知识分子家庭。幼年受封建主义的传统教育,并应过科举,中了举人。十八岁后,开始接触西学,并经同学陈千秋的介绍,拜康有为为师,思想上深受康有为的影响。1894年随康有  相似文献   

17.
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爱国主义,是贯穿周恩来青年时代思想行动的一根红线。生长在中国内乱不断,外侮日逼年代的青年周恩来,由于他所在的封建官僚家庭的急遽破落、父辈的良好教育以及周围不平事的耳闻目睹,使他早在学前就萌发了救国救民的思想幼芽。入学以后,随着学识的增长与积累,特别是象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五四运动等这类影响中国近代历史和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事件的一个接着一个的发生,再加之一些富有正义感、爱国心的进步教师的开导,进步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著作及其有关书刊的学习,大规模群众爱国民主斗争的熏陶,使他的眼界不断开扩,觉悟日益提高,心灵深处早已萌发了的救国救民的思想幼芽迅猛增长,一跃再跃成为左右自己言行的基本思想。 起先,青年周恩来曾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及其最初的胜利而感到兴奋,以为内忧外患交织的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 关于秋瑾生年,目前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是秋瑾卒年29岁,生于1879年;二是卒年31岁,生于1877年;三是卒年33岁,生于1875年。日本学者、《清末小说研究》主编樽本照雄先生以最近从日本报纸中发现的新材料,为1877生年说提供了新的史料根据,从而补充与论证了郭延礼同志《秋瑾年谱》中一八七七生年说的可靠性。樽本照雄先生在他的《秋瑾来日时的新闻报道》中这样写道:“秋瑾年令二十八岁,是记者听秋瑾本人说的(见以下史料)。关于秋瑾的生年,众说纷纭,这两则史料,为1877生年说提供了可靠的史料根据。(参照:郭延礼《秋瑾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9月出版、第5—10页)。”(载《中国文艺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林则徐出身于下层封建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林宾留,光中秀才,后补谋生,但因眼病没能考中举人,只好做了收入低微的教书先生。因而则徐少年时期,家境贫寒,生活比较清苦,全家人只能是“半饥半寒,迁就度日”。尽管林家生活艰难,但林宾日夫妇,对儿子的学业寄予莫大希望。他的母亲总是严肃地告诫说:“男儿多为大者、远者,岂以是琐琐为享耶?读书显扬,始不负吾苦心矣。”与此同时,其父母同情下层人民的痛苦,不满官僚地主巧取豪夺、贪污中饱的崇高品德,也给他幼小单纯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则徐在鳌峰书院苦读七年,在书院…  相似文献   

20.
刘勰家世的一点质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利器先生在《<文心雕龙·校证>序录》(以下简称《序录》——笔者)中说:“据《彦和本传》,我们知道他的祖父灵真是宋司空秀之的老弟,他的父亲尚是越骑校尉。由是可知,彦和的家庭成分是地主而兼官僚。”似成定论,但我却认为它难以令人信服。《序录》的这个论断很有代表性,因为它唯一的根据是《梁书·刘勰传》中的一句话:“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