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建 《创新》2011,5(4):122-124
各民族紧密团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保证。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网络文化迅猛发展,传统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运用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这样才能确保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
白永红  蔡虹 《社科纵横》2010,25(3):153-155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它对于民族地区高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对于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人文和物质环境,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龙 《社科纵横》2014,(3):169-171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熟悉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点,把握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不断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民族院校面临新课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实现民族团结、政治稳定和培养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的基本保证和需要。  相似文献   

4.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网络虚拟环境更加复杂,高校需要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全面优化教育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让大学生参与到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高校需要全面优化资源配置,制定出科学的教育管理机制,加强管理者与大学生群体的沟通和交流,通过网络平台来优化教育管理方法。该文立足新的社会形势和高校教育发展特点,从多个角度提出了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论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梅 《社科纵横》2011,(9):161-163
民族高校是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建构的主要内容以及和谐机制建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7,(1):138-143
新时期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努力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以特色教育为重心,着力筑牢各族学生"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以整合内容为基础,构建起完备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以工作研讨为导向,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研究;以创新教育模式为突破,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效;以基层党团组织建设为依托,不断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基础;以预警机制建设为抓手,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以现代技术为手段,不断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以队伍建设为基点,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支撑。促进各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上海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文钰  高向东 《社会》2004,(8):20-24
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民族教育不断 发展,离开民族地区到上海等沿海发达地 区求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越来越多。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状况,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忠芳  李萍 《社科纵横》2011,(11):48-50
通过对高校"90后"大学生民族精神认知度及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了"90后"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从校园环境教育、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教育、创新教育方式及教育师资保障等方面提出加强"90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新时期,尤其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世界浪潮中,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全新课题,也给我们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烙上了全新的时代特征.理想信念教育要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感,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玉珍 《社科纵横》2011,26(4):158-159
新时期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本文从三个方面结合西藏藏医学院大学生的实际论述了加强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的必要性、目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乃云 《社科纵横》2011,26(7):135-139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新时期民族院校科学发展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信息技术变革的冲击、传统教育方法的创新不足、封建民族歧视思想残余的存在以及学生思想分化的突出,是影响当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因素。加强党委统一领导,不断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展教育资源和载体,创新教育方法,构建科学的预警机制,是增强新时期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解放思想,在思想理论、学习机制、工作载体等方面进行创新,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张小华 《社科纵横》2005,20(4):210-211
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进行理念的创新、内容的创新、方法的创新、机制的创新,只有这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代要求,开展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所以,要探讨实效性的路径。以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增强说服力;把远大理想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增强其凝聚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彰显其道德价值;优化教育环境、创新教育形式与载体,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6,(10):174-178
大学生国家认同,是指大学生对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笔者利用甘肃Z高校998个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数据,采用交叉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民族背景、政治面貌、干部经历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大学生国家认同存在差异性,而生源地、所学专业对国家认同的差异不显著。为此应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物质基础;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充分发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夯实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大力加强执政党的能力建设,提升大学生对执政党的认同。  相似文献   

16.
陈永华 《社科纵横》2014,(11):166-168
高校辅导员的活力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活力,是激发辅导员个体工作投入的积极性、创造性的需要,是推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进程的需要,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提出通过建立系统化的支持援助机制、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人性化的心理援助机制、科学化的创新激励机制等长效机制,提升辅导员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李萍  王兵 《社科纵横》2012,(10):168-170
在网络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经历着空前的变革。一方面,网络媒体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革新、教育方式的改变和实效性的增强。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严峻挑战:可能冲击高校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消融他们的服从意识、导致学员道德行为失范以及人际关系的自我封闭。我们应从掌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加强网络思想道德和法制建设、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网络监控机制等方面来寻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马进 《社科纵横》2008,23(1):139-141
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的教育是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党和国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不论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与方法,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怎样调整和改进,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都是最基本、最经常的教育.但是,目前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存在着被忽视和淡化的倾向,解决的方法是在提高对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的同时,在内容和方法方面,注意把这方面的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结合起来,这样的形势与政策课才是完整的、能够反映党和整个国家面貌的形势与政策课,也才能全面、完整地体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优势与政治特色.  相似文献   

19.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具有科学的"唯物辩证主义"理论基础,具有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高度统一的历史逻辑,以及做好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现实依据。但在现实工作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把"事"不准、与"时"不近、就"势"不为等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把握社会思潮"因事而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立足时代变化"因时而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运用信息媒介"因势而新"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逻辑旨归。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劳动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劳动教育观念的重视度较低、劳动教育边缘化片面化、劳动教育保障体系不健全等是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通过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健全高校劳动教育机制等路径来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