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伏羲文化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明 《社科纵横》2008,23(8):84-86
伏羲神话起源于北方,其氏族活动时代介于燧人氏与神农氏之同,处于由渔猎到畜牧、由氏族婚向氏族外婚过渡的时代.由于造八卦、制礼乐、婚姻等文化功绩,伏羲在文化传承中被尊为圣王典范和文化英雄.儒道学说发展为社会主流思潮后,对以伏羲为代表的文化英雄地位加以提升,使伏羲不仅成为他所代表的时代象征,也成为中华文化逐渐向人文精神、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八卦起源说综述张晓林关于八卦起源的最早记载,见于《易传》。《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朱子注:“此数言者,实圣人作《易》自然之次第,有不假丝毫智力而成者。画卦揲蓍,其序皆然”。意谓圣人画卦揲蓍均按太极—两仪...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6,(7):126-134
论文从文明起源的"再讨论"入手,在省思文明理论之中,梳理出文明起源论的中国古史叙述,从古史叙述中重新讨论伏羲的文化创设与其文化贡献,进而重新认识华夏文明的生成即中国的文明起源论与"人文始祖"伏羲的文化意义。论文共分四个部分,一、文明起源"再讨论"中的中国古史叙述;二、古史叙述中的伏羲与他的文化创设;三、文明起源视角的伏羲:身与卦及兄妹婚;四、"人文始祖"伏羲的文化意义:华夏文明的生成即文明起源的中国论述。  相似文献   

4.
刘会齐 《唐都学刊》2008,24(4):74-80
"月体纳甲"说与河图的联系得以阐明.根据洛书的原理可解析出"月体纳甲"卦序同伏羲八卦卦序的关系,探讨了"月体纳甲"卦序与六子卦序的关系.对"月体纳甲"说与十二辟卦的关系进行探讨,对"月体纳甲,,说与六十卦更值理论的关系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孔学堂》2015,(4)
儒学道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观儒学道统思想的历史发展和演变,大致可分为早期追溯,从伏羲到周公,以文王仁政和周公之礼为代表;从孔子到汉儒,以孔孟仁义之道为代表;从韩愈到程朱陆王,以超越时代的心传说和天理论为代表;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现代新儒家,以由内圣心性之学开出科学民主新外王说为代表等几个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由古到今的发展阶段。儒学道统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与传承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集中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本质和各个时代精神的精华,体现了中国文化演变与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探索出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远古文明,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和兴旺发达开启了先基。伏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研究伏羲文化,续接优秀文化传统,以时代精神激活其生命力,使其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7.
微博     
<正>【旅顺博物馆首次展出馆藏古琴】存世古琴以唐代为最早,只有17床,其中有几床就在旅顺博物馆。目前旅顺博物馆正与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举办"古琴联展",展出唐至民国的古琴,中唐伏羲式"九霄环佩"琴、晚唐伏羲式"春雷"琴、北宋仲尼式"松风清节"琴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新闻大连【13岁男子汉我愿成为父亲的腿】母亲早逝、父亲截肢,他休学在家;为照顾病父,他每晚都睡不踏实。"爸,你先吃吧",而他的菜只是个咸鸭蛋;他是柔道好苗  相似文献   

8.
方歇 《今日辽宁》2012,(6):122-123
提到"八卦城",时下之人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香港",没办法,香港娱乐周刊多、小报多,明星扎堆、狗仔敬业,想不八卦都不行,但香港是港城,俯瞰香江其城建规划上却一点八卦的痕迹都没有。我到桓仁,想看的东西很多,其中就包括真正的八卦城一桓仁乃是中国正史史料中惟一有记载的八卦城。沈阳南市场有八卦街,浙  相似文献   

9.
《周易》的主旨为交易,乃古今易学家、哲学家的共识。本文意在立足前贤讨论这一问题的基础之上,力求有所深入与前进。 一、八卦、六十四卦之变易 孔颖达说:“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周易正义·序》)孔氏之说明确地揭示了《周易》的核心思想。变易也称“变化”,大致相当现今哲学中说的“运动”“变化”两范畴。《周易》的卦形体现了变易思想,是天道、人道和地道交易的摹拟和复现。 先从卦爻的产生说起。《系辞上》有一节论述,值得我们在讨论这一问题时重视。即: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相似文献   

10.
“八卦”是中国传统易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在中国有许多形如“八卦”且以“八卦”命名的地方,如浙江金华的八卦村,辽宁桓仁的八卦城……其实,在沈阳市和平区南市场附近也有一处造型独特、形似八卦的“八卦街”.然而随着沈阳城的建设发展,“八卦街”已踪影渐失,但从航拍图上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八卦街”的大致轮廓.如果想寻找此地,只要站在地铁一号线南市场车站入口处,“八卦街”就已经尽在眼前.今天就让我们在尘封的档案中,探寻这处神奇“八卦街”的踪迹.  相似文献   

11.
《周易》用八卦作为符号,是古人认识和管理世界特有的智能现象。其中坤、坎、离三卦是古代人对地、水、火等自然力的管理与控制。作者指出《周易》各篇有的是说怎样控制与管理,才能使地生产万物以养人;有的是说要深入理解水性,才能使水流于人有利,不然水会为害;有的是说水火是相克的,要做到水火合而相济,易害为益,古人以陶器与铜器为调济物,并能熟食,调和与扭转了对立的矛盾,是人类控制与管理自然力及生产力的一个大跃进。  相似文献   

12.
任本命 《唐都学刊》2002,18(2):62-65
根据古代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乃有三皇。三皇的说法不一 ,笔者认为从时间早晚上当以燧人氏、伏羲氏和女娲氏为宜。伏羲和女娲皆是神性和人性相结合的人类始祖 ,是东方的“亚当和夏娃”。伏羲和女娲乃华胥氏所生的儿女 ,因此华胥氏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始祖。蓝田县华胥镇之羲母陵是独一无二的华胥陵 ,华胥陵及与华胥陵相关的三皇故居等遗迹遗址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运用在政治经济学和历史阶段理论中,其安排理论范畴的逻辑次序的依据是不同的,前者是社会的横向结构方面,后者是历史的纵向过程方面。人类历史中的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次序:发展次序和自然次序。马克思的历史阶段理论范畴的逻辑次序,表达的是历史发展次序,而非历史中的自然次序。马克思的“五形态”理论,就是用逻辑的方法对“人类历史”的阶段划分,各形态之间是一种发展次序。逻辑的方法是有其限制的,并只在其限制的范围内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宋高宗在杭州临安府建行都之后,仿照北宋旧制,把一整套祭祀性建筑先后修建了起来,如郊坛、太庙、社稷坛、籍田先农坛、高禖坛等。这些建筑现在已基本上全部废毁,遗址也大多难以寻找,仅在玉皇山和慈云岭脚下还保存着一块沟塍呈多层次八边形的农田,人们称之为“八卦田”。对于“八卦田”的来历,后人有两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  相似文献   

15.
陈晓 《东西南北》2012,(15):48-50
在八卦刺激但轻浮的表象下,豪门的生活、婚姻、成员,都有隐而不彰的含义,反映了中国豪门家族生长过程中的发家路径、内部网络,还有生长桎梏。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赵国华在《生殖崇拜文化论》一书中提出了系统的生殖崇拜文化理论,这一理论是以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的论断为指导思想的;其理论根基是关于对八卦符号的新探索,即认为八卦符号是中国先民生殖崇拜的产物,它起源于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的鱼祭,是鱼祭所用彩陶鱼纹的抽象变形。文章支持赵著对种种生殖崇拜文化物象的解释;支持赵著把图腾崇拜纳入生殖崇拜文化中,但反对滥用“图腾”以解释考古发现的模式化倾向。同时,指出了创建生殖崇拜文化理论的意义,即纠正了以往远古文化研究中产食文化理论和性文化理论的偏颇与失误。  相似文献   

17.
《东西南北》2014,(17):66-67
抖森、法鲨、小哇、蛋妞儿、麻辣鸡、雨神……如果你不能第一时间把这些“花名”和对应的明星划上等号,那么我们就要向你强烈推荐下面这套居家旅行八卦玩笑之必备读物。只有Good Good Study,才能跟得上八卦、看得懂神贴、讲得了段子、说得出渊源哦。  相似文献   

18.
魏源君子造命论初探张正明魏源认为,命是由天、地、人、事等各种因素共同决定的,由于人们的认识和道德修养不同,对待命运的态度和作为也会各不相同。这正如他在《默觚·学篇四》中所写的那样:“吾读国风始《二南》终《崩》,而知圣人治情之政焉,读大、小雅,文王、周...  相似文献   

19.
陈娟 《东西南北》2013,(18):28-29
央视春晚从来都不缺新闻和八卦,而冯小刚无疑是今年最大的噱头。冯小刚以往执导的电影走的都是草根路线,这一点与央视春晚所期望的“全民同乐”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20.
魏頔  刘倩 《东西南北》2011,(16):42-43
有人于是有明星,有明星于是有故事,有故事于是有八卦,有八卦于是就有人爆料!八卦与深喉,是不离不弃的一对连体婴。深喉是这样一群人,你会在风浪中看到他们,他们知道静水表面之下的暗流涌动。他们冒着博出位抢镜头的极度招骂危险,不顾一切,就是要把猛料一说到底。他们位置优越得天独厚,见到你我所不见,可以说出你我所不知。他们是当事人的事件的第一见证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