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陶渊明的怀古情结主要在读古书、思古人、慕古风三个方面.他有如此之深的怀古情思:一是基于现实的黑暗,其怀古不乏"伤今""讽今"色彩;二是缘于孤独寂寞,其怀古主要是向古人寻求力量,在古人之中寻找知音,即所谓尚友于千古;三是现实不足以安生立命,他必须为自己和他人复活那已逝的"黄唐""羲农""东户"时代,重建精神家园.陶渊明归隐选择田园,是因怀古与田园情结交织的结果,也是诗人想恢复淳真世风与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所做出的选择.当他真正归之田园、躬耕陇亩时,现实田园与他的理想田园相差太远,他痛苦的思索后为自己构筑了一个理想王国-桃花源.这一理想田园的构建是陶渊明怀古情结、田园情结、躬耕田园的生活实践这三者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与田园有着特殊的关系:入仕前性好田园,出仕时心系田园,弃官后回归田园,晚年终死田里。总之,他的一生由田园而误入官场,又从官场而返回田园,在回归自然、躬耕田园、找到归宿,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达到人格的升华与诗品的精醇。这在我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然而,对于陶渊明的回归自然躬耕田园之举,当今的学者却有截然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发展逻辑来看,盛唐时代不应该是田园山水诗兴盛发达的时代,但事实是田园山水诗在这个历史时期达到了顶峰,这就注定了盛唐田园山水诗具有其他时代所不具备的文化内涵与特色.表面看来,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的盛唐田园山水诗都是一些隐逸于山水、体现着"出世"思想的模山范水之作,与老庄的哲学主张非常地契合,但其实他们的"隐"与老庄的"隐"不完全是一回事:老庄的"隐"是彻底地"隐",是以不"仕"为前提的;盛唐诗人的"隐"是一种以"仕"为目的的"隐".这种等待被朝廷征聘的心理在盛唐田园山水诗中是有所反映的——诗人是通过"渔樵"、"垂钓"等意象来加以隐喻的,体现的是姜太公直钩钓鱼式的隐逸传统.  相似文献   

4.
隐者·耕耘者·歌唱者——田园诗人的文化心理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田园诗人的文化心理的分析。在思想意趣上,田园诗人是一群隐者,失意是他们的主要心态,自我放逐是他们归隐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田园诗与隐逸文化联系起来。耕耘自食是田园诗人不同于任何理想者的主要特色。他们或用躬耕垄亩的行为去实践,或则多是做精神的体验,他们是田园最会意的欣赏者。田园诗人真正追求的不是隐居避世,不是耕种劳作,而是精神的快乐和自适。在理想之光照耀下,田园超越了现实的意义,成为充满欢欣,愉悦的精神憩园。  相似文献   

5.
田园诗歌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坛上的一种重要文学形式,诗歌中的"田园"长期被看作是唯美纯真的"乌有之乡",是诗人消极遁世、空想臆造的产物。本文从空间批评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田园诗歌,探究"田园"空间的社会和文化属性,进而阐释这一空间的多维意义:田园诗歌的创作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别有用心的目的,"田园"世界是一个暗藏着"人类"与"自然"、"中心"与"边缘"和"男性"与"女性"对立的等级空间。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乡土小说田园抒写的历史形态与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乡土小说对田园的抒写突破了传统阈限,改变了田园的传统文化伦理,重构了田园的思想基础,对传统与现代、现实与理想、革命与存在、个体与社会等层面都有广泛而深刻的介入与表现。就文学史意义而言,抒情性的田园抒写标识了文学现代性独特而富有价值的综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与王绩的归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和王绩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逸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晋末宋初,王绩生活于隋末唐初.世道的跌宕,朝代的更替,礼乐的崩溃,官场的凶险无情地将他们的理想化为泡沫,现实社会的污浊与人格高洁的巨大反差,只能给他们带来悲剧的人生.人活于世,皆以对自身价值与现实的权衡来调控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因为陶渊明、王绩珍重自己的理想、人格,故“遇乱世不为苟存,不如避之以浩吾行.”他们几仕几隐,最终告别了官场,隐居田园,陶然于田园山水的清静,固守于粗茶淡饭的清贫,悠游于精神世界的自逸.他们都有良好的秉赋,相似的生活经历、修养、气质与情趣.也都有崇尚自然的思想,他们都以他们独特的行止与才华,真朴地歌唱自己的田园生活、思想和情愫,而这些都为我们比较研究这两位隐逸诗人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既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思想家,他的人生充满了困惑、艰辛,可他却以苦为乐,对人生不离不弃,表现出浓厚的乐生思想.他这种对生命快乐的体验,大多是在死亡视野下,通过归隐、躬耕、饮酒等途径获得.归隐、躬耕、饮酒就成了他思考人生,试图超越死亡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归隐田园使陶渊明从空间上避开了世俗社会的困扰,虚拟的桃花源亦可从意念上修正现实田园生活中的种种缺憾。但儒道思想的影响、仕隐无常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的两重性带给他社会归属、道义归属上的困难。他的心灵深处是复杂的,他在精神上直至死亡也是无可归依的。陶渊明只有从“形”上彻底消逝,方能达到其“神”的理想王国。  相似文献   

10.
盛唐山水田园诗歌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文章以儒家的修身养性、道家的自然无为与佛教的境界追求作为论述的理论基础,具体分析了山水田园诗歌在人生理想、前途命运和信仰追求上的悲剧蕴涵。并以孟浩然、王维的诗歌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状态”与历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启能 《东岳论丛》2004,25(2):6-11
对后现代主义的看法 ,一般可分为两种 ,即阶段说和反省说。两者不能截然分开。阶段说强调 :“后现代”是“现代”之后的一个新时代 (后工业时代、信息社会等等 ) ,后现代主义是适应新时代的新变化而应运而生的理论。反省说强调 :后现代主义根本是为了批判当代西方的发达社会 ,特别是它的文化状态 ,以及对自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西方的认知范式和理论概念的反省和批判。在众多后现代主义学者中 ,法国学者利奥塔的“后现代状态”论对历史学的挑战最为明显 ,因为他认为自启蒙运动以来的“宏大叙述”已失去可信性 ,出现了“后现代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历史学的“元叙述”发生了危机 ,亦即有关完整的历史概念的说明、完整的历史知识都发生了危机。历史研究出现了“原子化”、“微观化”等变化。“后现代状态”论以及一般后现代主义的启示之一是 ,西方长期形成的历史一线进步的普遍观念和西方中心论遭到了极大冲击。西方学界的风向有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论”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人合一论”所说的天,最重要最基本的涵义是指宇宙自然界,中国的哲人们都认为人与天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关系,是有机的统一。“人类中心论”却认为人具有主宰自然的权利,而且有认识自然的能力。人类的自大与狂妄,使人们只是强调欲望的满足,在技术进步面前没有神圣感。“天人合一论”的特点则在于天人相依的内在关系,它在本质上是价值观问题,包括生态伦理。今天,人们应当从中领会人类生存发展的精神源泉,认真反思人类“进步”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方小年 《文史哲》2002,1(4):131-135
“半封建”与“半殖民地”两个概念均涵盖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内容。简单地认为“半殖民地”仅指国家政治地位的变化 ,“半封建”仅指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 ,二者都是片面的。由此否认半殖民地不是社会经济形态 ,不能用以表述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后人类"进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 2 0世纪 6 0年代后现代的到来 ,人类也进入“后人类时代” ,开始“后人类进化”的新纪元。在这个时代 ,出现电子人、智能人、网络人、虚拟人 ,通过整容、整形、器官移植、基因重组、遗传工程和克隆技术 ,创造了变性人、克隆人、人造人。“后人类”进化会在创生肉体、完善生命、解放主体、改变人生观念、提高生存质量、实现个性自由和社会公正等方面开创出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乡土写作的"侨寓"状态及由此决定的"想像性"叙事特征入手,通过对三十年间乡土想像景观的梳理与总结,认为现代文学中的乡土想像总体上可以解析为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生死场"式的,另一种是"后花园"式的。通过对这两种乡土想像模式的比照分析,从异乡与故乡、地方与国族等层面出发,探讨了中国现代作家乡土写作中理性与情感、主题与文体的悖论性纠缠,从而触摸到他们面对乡土时幽微复杂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6.
情操作为人超越自身的感情现象,不仅是中西传统文化发生的内核,也是现代性文化发展的重要表现。本文简要梳理了中国儒、道二家与西方(主要是德国)代表哲学家种种关于情操的思想特点,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意义上的“情-操”思想特点,试图说明作为人存在之本源展开方式意义上的“情-操”现象,是如何为各种情操提供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儒家的民本主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钧林 《文史哲》2001,7(1):71-79
孙中山先生不是从民本起步 ,走向民主 ,而是相反 ,首先取法乎西方民主 ,然后返观本土民本 ,融会贯通而创立一“中西合壁”式的民权主义。民权主义与传统儒家的民本主义有其相通的一面 ,又有其明显的差异。大致说来 ,在“民有”(ofthepeople)和“民享”(forthepeople)的观念上 ,二者大同小异 ;而在“民治”(bythepeople)的观念上 ,却是一有一无 ,截然分别。“民治”观念为儒家民本主义所当有而未有 ,孙中山先生补其阙 ,济其穷 ,乃以比较完备的民权主义完成了对儒家民本主义的发展和超越。这是孙中山先生站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之流上所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总理遗像"与孙中山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理遗像是民国时期对孙中山遗像的专称。随着国民党地位的稳固及孙中山崇拜运动的推广,总理遗像被赋予隆尊的政治与法律地位。国民党通过空间定位、仪式操演将总理遗像神圣化,并向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角落传输,渗透于教育空间与日常生活空间,形成超越一切、超越传统习俗的符号霸权,促使民国时期人们形成关于孙中山的社会记忆。有关孙中山的记忆存在着阶层性差异,特别是商人充分利用总理遗像的商业价值,折射出社会各阶层已经懂得总理遗像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国民党的目的是为宣传蒋记三民主义意识形态,但却客观上促进了国人对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再谈文艺学的“呈现”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考文艺学研究和教学的现状 ,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在文学本体问题上的独特论说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文艺学的学科构成和言说方式应该以更多的“呈现”替换现有的大量“论断” ;在文学理论的表述方式上也需要不脱离审美意蕴 (文学性 )的“呈现”式语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还显示 :从对于特殊的感情活动、认知模式的定位而言 ,文学理论也应是一种“呈现”性的理论。这样的特点或许恰是文艺学的学科性质之所在。本文通过实例分析简要论证了这些观点  相似文献   

20.
张舟子 《殷都学刊》2007,(2):112-115
金庸将"成长模式"引入其武侠小说,努力将江湖世界描写成现实生活的缩影,刻意描写侠客们在其中的困惑与成长,常常能给读者带来思想的启迪。这就使他的小说在热闹、好看之余,多了些挥之不去的余韵,加大了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