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上,著名作家诗人数不胜数,可是女作家却寥寥无几。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却以诗、词、散文多方面的才能,独创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李清照的一生跨越着北宋末与南宋初两个历史时期。尖锐的民族矛盾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特征。北宋末年,北方金人兴起,北宋王朝屈辱投降,致使金人得寸进尺。在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冬二次围攻汴京。1127年攻陷汴京,俘虏徽、钦二宗及赵宋宗室北去,北宋灭亡。(这就是史称的靖康之乱。)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在金人攻陷汴京时未被掳,逃至河南商丘。金人追来,他又逃至临安(今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赵构不顾民族的奇耻大辱,不思收复失土,苟安江南,极力支持投降派,打击主战派。 这一时代特点对李清照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有很大影响。李清照的生活和  相似文献   

2.
研究帝国主义时代的資产阶級国家机构,特别是資产阶級議会的作用問題,是现在最迫切問题之一。我們所处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制度进一步加速崩潰,全世界人民的胜利和觉悟不断向前发展的偉大的新时代,是东風压倒西风的时代。帝国主义国家的資产阶級为維护其搖搖欲墜的統治,拼命地来保持資产阶級的生产关系和掩盖資本主义国家的剝削本質。同时,帝国主义的走狗——现代修正主义者,竭力为帝国主义作辯护,他們在关于无产阶級及其政党对待議会斗爭的作用問題上进行了歪曲,并且修正了馬克思列宁主义对待議会斗爭问题的理論。  相似文献   

3.
“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由以实現的經济形态”。所经地租分额的多寡总是每个封建地主最为关心的問題,也是土地所有者或占有者之間斗爭的基本問題。这种斗争有时采取比較和缓的、隐蔽的形式,有时則采取公开的、激烈的形式。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增张,封建地租也随着增张。而地租額的增张,“必然要引起被剝削者和剝削者对抗的日益加深,使他們之間的阶级斗争日益加剧。同时,这种增张又会使剝削者为占有封建地租分額的多寡的斗争尖锐化”。  相似文献   

4.
凡接触过哲学的同志,都知道哲学有一个根本問題,即思維对存在的关系問題。但是,在我国学术界,从一九六一年起,有人提出哲学还应当有第二个根本問題:世界是不是在按矛盾规律发展着?我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哲学根本問題,就是哲学基本矛盾的焦点,应該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它直接关系着对世界本质的认識,即是世界观中的根本問題;第二,它是哲学史斗爭的焦点,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別的标准;第三,它的解决,是研究和解决其它一切哲学問題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试论陈亮     
一陈亮(一一四三年——一一九四年),字同甫,号龙川,浙江永康人。他是我国南朱时期杰出的法家思想家,词人,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公元一一二七年,北宋王朝被北方女真族奴隶主政权金朝所灭,昏庸无能的高宗赵构南逃,在临安(今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陈亮生活的南宋,是一个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非常尖锐的时代。北方金人继续不断地发动掠夺性的侵略战争,他们占领了黄河以北,又向淮河  相似文献   

6.
馬克思主义文藝理論中的最根本性的問題之一,莫过于文藝与政治关系的問題了。从我國“五四”运动前夕掀起的新文学运动开始,直至解放以來文藝思想上的一系列的斗爭。无論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及革命文学的倡導;或抗战初期的民族形式問題的討論;无論是對胡适及其他反动的文藝思想——買办資産階級“新月派”、“文藝自由論”和帮閑文学“論語派”等的  相似文献   

7.
一、从資产阶級議会制度的阶級性看議会斗爭的局限性在对待议会斗爭的問題上,我們首先应該認清議会制度的阶級性。必須彻底揭穿所謂“議会民主”的虛伪性。馬克思主义者在谈到民主、自由时,总是把具体內容放进这些概念中去,即要看是誰的  相似文献   

8.
晉南北朝时代是佛教信仰流行的时期。佛教神学逐漸代替了中国固有的宗教信仰,成了当时宣揚鬼神迷信和灵魂不死信仰的主要势力。佛教神学家对灵魂不死的宣傳,更加精密化了,他們在宣傳这种信仰时,不仅跟中国古代的神秘論结合起來,而且又利用了儒道兩家学說中的弱点。这样,就使中国哲学史上关于形神問題的爭論,不能不走向一个新的局面。为了駁斥佛教的灵魂不死的信仰,摆在当时無神論者面前的任务是:生命終結以后还有来生嗎?三世因果报应論能够成立嗎?精神能够脫离身体永恆不灭嗎?而这些問題的实質就是物质和精神那一方面是第一性的問題。这个时期的無神論者,在环繞这些中心問題的斗爭中,进一步坚持了中国古代無神論和唯物主义的傳統,从而把对形神問題的理解,提到了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距今已有六十周年了,在六十年前中国人民爆发了一次規模极为宏伟的反帝斗爭运动,形成了中国近代的第二次革命斗爭高潮。这个运动曾严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兇恶气焰,阻止了帝国主义进一步瓜分中国阴謀的实现,“他們的英勇斗爭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关于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解放以来虽发表了一些論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进一步的要求来说,义和团运动史尚有許多問題未被历史工作者作深入的探討,例如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发生、发展的?义和团的組織及其源流演变如何?义和团的政治要求是  相似文献   

10.
党的总路綫体現了我們社会主义建設的客观規律和六亿人民的热烈愿望与自觉的能动性。总路綫也是客观規律与主观能动性的高度統一的表現。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污蔑大跃进是“小資产阶級狂热”,其本质是反对社会主义,企图复辟资本主义。他們既反对社会发展的基本規律,又反对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我們同右傾机会主义分子关于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問題的爭論,是一場阶級斗爭。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本刊編委会邀請不久前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回校的中文系、历史系扣經济系的部分教师,就理論工作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問题举行了座談。座談中大家一致认为,理論工作面向农村,为农村三大革命斗爭服务,为五亿农民服务,不仅是一个根本方向問題,也是促使理論研究工作有所創造、有所前进的一个重要途徑,是实现知識分子思想革命化的正确道路。下面刊載的,就是他們在座談会上发表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2.
在一八四八——一八四九年革命中,馬克思恩格斯对各斯拉夫民族解放斗爭始終寄予以極大的注意,他們把它看成是整个欧洲資産階級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馬克思和恩格斯又根据各斯拉夫民族运动的經驗,提出并論證了民族自决权和直到國家分立的思想。因此这兩位偉大的科学共產主义締造者,在一八四八年革命進程中和革命失敗以后,一面强調同各种民族压迫進行无情斗争的必要,一面又教導各國无産階級应当热情地支持那些作为群众革命斗爭后备軍的民族运动。  相似文献   

13.
南宋伊始,宋金和战问题就一直是困扰着南宋政权的时代命题。绍兴十二年缔结的宋金和议,并没有成为维系宋金长久稳定关系的基础。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单方面撕毁协约南侵,加之随即登基的宋孝宗锐意恢复,宋金战争一度爆发并持续到隆兴元年张浚符离兵溃。在此期间,宋孝宗选人用事并不局限于道义型主战派士大夫,对实务型主和派士大夫及主守派政治元老也多加选用;在此之后,宋孝宗迫于符离兵败的政治压力与金人议和,锐意恢复政策主张转换为内修以图恢复的长远政治谋略。宋孝宗以邪正为标准的多元用人政策,与其对金强硬的政治主张既统一又矛盾,这种复杂的政策取向既切合即时的宋金政治局势,也为南宋制定内修以图恢复的长远国策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4.
电影《北国江南》(阳翰笙編剧、沈浮导演)上映以后,曾经得到一部分影評的贊揚。有人說,这部影片是“阶級斗爭的一面鏡子”,“影片自始至終貫穿着一条阶級斗爭的紅线”,“是一部反映当代农村两条道路斗爭的好影片”;有人說影片“塑造了主人公吳大成的光輝形象”;有人說銀花“饱含着阶級的感情”等等。七月二十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汪岁寒、黃式宪两同志的文章《应当严肃认真地来評論影片〈北国江南〉》,指出“这部影片在怎样反映时代精神,怎样正确反映阶級斗爭,怎样塑造正面人物,怎样对待中間人物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問題上,都存在着严重的錯誤。”接着,《光明日报》、《文汇报》、《大公  相似文献   

15.
民間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創作,是他們进行生产劳动的一种“工具”,进行阶級斗爭的一种“武器”,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民間文学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知识和艺术宝藏,其中包容了无数劳动和斗爭的经验,集中了亿万人民的集体智慧,对于哲学、社会科学乃至某些自然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民間文学和文人創作的密切联系,在文艺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经验;因此,研究民間文学对于探討“文艺起源”、“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人民群众在艺术創造中的作用”等等重要問題,有异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創造  相似文献   

16.
列宁的《哲学笔記》不仅在指导人民群众的革命斗爭和发展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即在如何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的文化遺产方面,也是一个卓越的榜样。因此,学习《哲学笔記》可以学习列宁怎样批判地继承过去优秀的文化传統,即学习他对待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不可調和的斗爭性和他对待过去哲学遺产中任何合理因素的小心谨慎的态度。特别是在对黑格尔哲学遺产的批判继承問題上,《哲学笔記》更是一个值得我們学习的榜样。在经典著作中,还沒有一本著作像《哲学笔記》那样对黑格尔著作进行了如此細致的系统的分析解剖。列宁在若干具体問题上怎样評价黑格尔,怎样唯物主义地改造黑格尔的辯证法、顛倒黑格尔的辯证法,怎样打碎他的唯心主义的形而  相似文献   

17.
宋代思想家的价格理论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宋代,已进入它的后期。公元907年唐王朝灭亡后,经过五十多年的分裂局面,史称“五代十国”;在此期间,战乱频仍,根本谈不到发展经济,因此没有出现可以称道的经济思想家。公元960年,赵匡胤统一全国,建立宋王朝,史称北宋(公元960——1126年)。后由于受金人武装势力逼迫,赵构迁都临安,直至公元1279年为元所灭,史称南宋。两宋政权共历时三百一十多年,这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虽然经济发展缓慢,但是商品货币关系还是在不断扩展,从而使封建地主阶级内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突出表现就是  相似文献   

18.
一、上期学报刊載了罗耀九先生的《光复会性質探討》一文,文章中对光复会性質問題提出了个人的見解。罗先生認为“光复会是一个地主士紳領導的反滿革命組織”。在辛亥革命运动中,它曾經对革命事業作出重大的貢獻。但是与孙中山領導的同盟会的革命目的相反。光复会領導人并沒有抱着建立資産階級民主共和國理想而進行推翻清朝統治的革命斗爭,“他們站在地主階級的立場”从  相似文献   

19.
一問題的提出一九五五年十一月,苏联領袖布尔加宁和赫鲁曉夫同志訪問印度期間,在他們的講話中,曾一再提到有关聖雄甘地的历史作用問題。赫鲁曉夫同志在印度国会的演說中說道:“聖雄甘地的著作,已譯成俄文,他非常熟悉自己的国家和伟大的印度人民,他在你們的历史中起了重大的作用。”註一布尔加宁在孟买省首席部長德賽举行的招待会上的講話中说道:“你們有过一位傑出的傾袖,他对貴国貢献很大。我指的是聖雄甘地,他在貴国被尊为偉大的爱国者和人民的朋友。……我們,列宁的学生們并不贊同甘地先生的哲学思想,但是我們認为他是一位傑出的領袖,他对貴国人民爱好和平思想的發展以及爭取独立的斗爭有着不小的貢献。”註二这样,布尔加宁同志和赫鲁曉夫同志在行动上,率先糾正了前些年反映在苏联印度学家著作中的錯誤論点,对甘地的历史作用給  相似文献   

20.
马扩述略     
马扩(?——1251),字子充,北宋狄道(今甘肃临洮)人。狄道,古雍州地,汉置县,唐末陷于吐蕃。宋神宗熙宁年间,王韵克服洮水流域,更名熙州,建置熙河路。所以,也有人说马扩是熙河人. 马扩生于北宋,卒于南宋。在两宋之交的社会动荡中,他曾多次作为北宋政府的使者出使辽、金。金人南侵后,他又在敌后组织义军,英勇作战,一时声誉鹊起,算得上一个风云人物。他的外交活动和军事斗争,见于载籍者,虽然前后不到十年,但却如流星闪耀,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