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罗·莱文森反对进化局限假设,强调进化认识论有利于解放知识,为知识发展提供了更多路径和选择.他接受了生物学预适应原则的适用性,提倡波普尔的非完美主义认识论,坚信人类理性选择的力量.进而确认了技术在进化认识论中独特的地位,将技术加入到波普尔的"三界"图式中,构成全新的"技术-世界"图式,将技术介入到世界中,作为人类生存的驱动力.技术进化认识论表明,人类可以在保证不滥用技术的前提下,拥有更加乐观、开放和充满生机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世界3"是波普尔提出的重要理论。之所以至今未受到学界重视,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哲学排斥,中国传统文化遗弃,后现代批判,新事物层出不穷,以及理论本身的不完善。马克思的"两条道路"理论由认识论揭示走进世界3的必要性,知识社会的到来在实际层面提示走进世界3的重要性。哲学由关注物质——世界1,转向主体——世界2,再到心物作用的产物——世界3,这是合乎逻辑的发展历程。本体论,将提供走进世界3的钥匙。仿照自然哲学,从本体论视角研究客观知识可以从知识的存在方式、知识的演化方式、知识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从柏拉图到笛卡尔、康德和胡塞尔等人,很多学者在哲学认识论上都论述了"知识—信念"关系。在海萨尼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奥曼提出的交互认识论建构了规范的知识信念空间的模型。但是,奥曼结构本质上还是静态的。近些年来动态的交互认识中的"知识—信念"结构加入了"信息更新"和"信念修正",新的结构和模型回答了人们决策过程中主体间动态的交互决策的认识论前提。  相似文献   

4.
"美德即知识"已经成为千年流传的名言警句,在哲学界被公认为是苏格拉底的重要哲学命题。哲学价值就在于对问题的不断反思与解释。以当前哲学界对此命题的研究为基础,以哲学认识论的观点,在肯定"美德即知识"命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的判断下,从社会政治、思想价值、哲学风格三个方面重新对此命题进行真伪辨析,进而对这一命题的哲学内涵进行了论证和阐述,肯定"美德即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及其积极意义,德性伦理在现代哲学认识论中受到更多关照,追求向善的幸福生活便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技术科学哲学是对技术理论或技术知识的哲学思考,也就是技术认识论。俄罗斯学者非常重视技术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分,指出不能把技术科学等同于应用自然科学,认为技术科学和自然科学应该是平等的学科。和自然科学一样,技术科学也可以划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层次。上述观点对我国的技术认识论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技术人造物及其存在方式和使用蕴涵着大量关于技术知识的哲学问题。"技术物体"是西蒙栋用以揭示技术本质的重要概念,其内涵不仅弱化技术使用对于技术物体进化乃至技术存在方式的作用,而且把技术从使用者的主体意向性、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关系中剥离出来,遮蔽了技术物体的伦理价值和意会知识的根本作用。"技术正本"概念超越了"技术物体"并修正了用技术物体概念研究技术知识及其进化路径的缺陷与不足:把技术的使用、使用主体的"前理解"、社会文化等因素置入对技术的理解之中并凸显技术的进化生成、共享消费和伦理价值等技术本体论承诺的三种基本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7.
毋庸讳言,在人类认知理论中,哲学认识论一统天下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历来重视的实践问题、实践与理论的关系问题以及理论形成的问题.当代认知理论有的已有了相当成熟的见解,有的也能给人以启发.我们将通过解决问题理论、进化认识论和科学哲学关于科学发现的理论来重新审视这些问题,目的在于寻找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现代知识观受到人们的质疑。与现代知识观相联系的现代大学思想和职业教育理念也在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博雅教育与技术传授的论争与反思中寻找发展方向。对职业教育而言,应适应知识观转型的要求,致力于教育目的与价值、知识内容与结构的统一,达到"做"与"想"、"实践"与"理论"、"物质"与"理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亨德里克·范·里森,荷兰著名技术哲学家,他于20世纪中叶从哲学与技术的视角开展了系统的技术哲学思考.里森从技术本体论视角,运用改革哲学的理论框架,厘清技术人工物的概念与本性;从技术认识论角度,分析现代技术知识与传统技术知识、科学知识的异同;从技术过程论视角,分析现代技术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从技术价值论视角,阐释技术带来的异化和权力等方面的问题;从宗教文化论视域,阐明技术与基督教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讲,里森是荷兰技术哲学的开创者,是荷兰学派技术哲学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和理论硬核的前提下有所创新。创新包含着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从国内学术界对西方认识理论的评介和引进情况看,近20年来对发生认识论的关注要多于进化认识论。前者侧重从个体的角度来研究认识能力的发育,后者侧重从种系的角度研究人类认识结构的起源和发展,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后者具有更大的涵盖面。90年代以来,国内陆续出现一批评介和研究进化认识论的文章。舒远招教授(博士)继翻译出版德国学者福尔迈(Vollmer)的《进化认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后,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