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2007,(25)
面对就业难,应届毕业生的薪酬怎样?是不是所有行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薪酬都采取了"打压政策"?哪些城市最能吸引应届毕业生?学历对薪酬的影响到底有多少?应届毕业生都流向了企业的哪些部门?中华英才网最新薪酬调查数据分析为您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2.
李黄珍 《职业》2014,(25):32-33
今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第一份工作都找好了吗?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都很想知道自己专业的学长们都选择了什么样的工作?这些工作的薪水情况又如何?为了帮助应届毕业生更好地择业,智联招聘根据自身庞大的简历数据库,分析了不同专业的职场人士所从事的岗位情况,从而了解到各专业职场人士最热门的5大就业岗位;智联招聘描绘了热门岗位薪酬情况,希望能够帮助应届大学毕业生更好地择业,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空中乘务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空乘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的几大去向的薪酬待遇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力图通过空乘专业的现状分析未来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在金融危机下如何搞好技工学校创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美国爆发次级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严重动荡,国外需求急剧下滑,危机从金融领域逐步向实体经济扩展,直接影响到我国部分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的生存,订单的迅速减少导致工厂大量地裁员.由于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无论是从就业机会方面还是从工资薪酬方面,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文跃玲 《职业时空》2012,(4):163-164
通过对南华工商学院2011年应届未就业毕业生进行问卷式调查及分析,从毕业生层面掌握到了一些应届毕业生未就业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惠友 《职业》2002,(8):25
一般来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到人才市场求职时,都是根据自己所学专业选择职位应聘.但是,如果某些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或求职毕业生因其他原因被拒绝,那么,他们就业就很困难了.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利用自己的潜能,抛开专业,串位求职应聘,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目前大中专职业院校包括技工学校,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就业和择业,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对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和成功就业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因我国人口众多,每年的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然  相似文献   

8.
最近,宽带薪酬成为薪酬管理中的热门词汇,频频地见诸各种管理类期刊杂志,并被很多企业所追捧.宽带薪酬真有那么神奇吗?看似美丽的"宽带薪酬"到底有没有致命缺陷呢?有没有一种更加完美的薪酬模式来克服它的缺点呢?  相似文献   

9.
志业 《职业》2003,(2):13
新的一年开始,在人们的众多问候语中,少不了“恭喜发财”的祝福,这一祝福表达着人们对国家,对所经营的企业、就职的单位,对个人、家庭的美好心愿:国家经济发展、财力充足,GDP水平提高,人民才能享受小康生活;企业发财,效益增长,职工才有钱挣、有良好的福利待遇;个人发财,一部分人先富、先“阔”起来,才有更多人富裕的可能。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鼓舞人心的新目标,这个目标告诉我们,人们的收入在几年内会不断地上台阶。那么,2003年哪些阶层薪酬看涨,哪些行业待遇回落,哪些人才“钱”景无限,哪些岗位收入提高,哪些人富裕步伐加快,哪些人收入水平将得到改善呢?通过对国家权威部门的采访,通过有关专家的预测,通过专业调查机构提供的数据,我们看到———  相似文献   

10.
"反正做完了,只是……唉!错了不少,反正不抱希望了,找工作痛苦呀!"刚刚参加完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于晨说.于晨是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像她这样的应届毕业生,还有许多都不约而同地报考了去年年底举行的2006年国家、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  相似文献   

11.
眼下,既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也是跳槽热季,求职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弄清试用期的"门道",多加注意,以防上当.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渴望"金手指"--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莫 《职业》2005,(4):33-35
近年来,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缺乏职业化素质、缺少职业规划意识导致自身缺少市场竟争力.大学生究竟缺乏什么样的职业指导?在职业规划上存在哪些问题?我们能够为此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正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每到毕业季,就有成千上万的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应届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年年都难逃"最难就业年"。究其原因,眼高手低、急功近利是不少应届毕业生求职难的症结之一。大家都想找一家"牛气"的企业,一上班就挣个万儿八千。工资少了不会去,福利差了不愿去,甚至单位所在城市规模小了、位置偏僻了也不考虑去。他们瞧不起手里波澜不惊的平凡工作,一心向往轰轰烈烈、万众瞩目的伟大事业。读过一个故事印象深刻:毕业于某著名大学外语系的高材生,一心想进入一家大型的外资企业,可是由于就业环境不好,最后不得不在一家成立不到半年的小公司"栖身"。那里的一切都不顺他的眼:"整理文档?这样的小事怎么让我这个外语系  相似文献   

14.
《职业》2009,(1):61-61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们的不利影响,北京高校毕业指导中心增加了北京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次数,从2008年11月20日开始直到2009年1月末,用人单位和应届毕业生都可以免费参加. 用人单位招聘量"缩水"  相似文献   

15.
修迎  曲政文 《现代交际》2010,(11):25-26
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文章通过对吉林农业大学大四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劳动合同意识普遍不高。通过原因的分析,从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方面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林卫东 《职业》2001,(1):28-29
又近6月,2001年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即将告别自己的校园生涯步入社会。面对迫在眉睫的就业问题,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对每一名毕业生来说,都是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关。 那么,2001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是怎样的呢﹖ 从总量上看,大体上是供不应求 据北京市人事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处长赵玉斌介绍,“2001年北京市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从总量上看,大体上是供不应求”。他说,截止到去年底的统计表明,北京市市属用人单位对2001年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为37800余人,而属北京生…  相似文献   

17.
目前,实习经历在应届毕业生求职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实习生的权益维护凸显出不少真空地带.以下三位主人公在实习中就遭遇了三类典型纠纷,他们又该如何维杈呢?  相似文献   

18.
郝建  莫莫 《职业》2004,(5):50
学生求职多"赶场" 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主要通过何种途径找工作呢?参与调查的2366人中,有536人选择了去大型的综合招聘会或者专场人才招聘会寻找机会.占参与调查者的22 7%.每年2月都是求职招聘的高峰,光北京就有9场人才招聘大会.每次招聘会都人头攒动.显而易见的是.学生在其中占了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9.
李卫光 《职业》2007,(21):27-28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了解,今年2007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五一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推出精心制作的特别节目"青春的选择".该特别节目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从多层面、多角度反映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在七集节目中,有寻找新职业的大学生:长春工业大学2007年应届毕业生裴旭,选择了与自己专业并不对口的男育婴师的职业;2003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叶从,经过了三年的"啃老"(靠父母供养)后,开始学习修脚,成为了正式的修脚工.也有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从小患有小脑偏瘫的何志雄以双学位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在就业市场上屡屡碰壁后,拿着母亲资助的1000块钱,在社区里租房开办电脑维修店."青春的选择"还介绍了一群在北京求职客栈里的大学生,他们当中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有普通大学的毕业生,还有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他们的求职道路都并不十分顺利.……  相似文献   

20.
《职业》2011,(31):36-37
China HRKEY最新发布的《2011中国企业校园招聘现状调研报告》显示,2011年,企业更重视校园招聘环节,互联网与高科技行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持续增大,而房地产行业校园招聘相对冷清很多,对应届毕业生人才需求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