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黑人家园”与南非经济张忠祥非洲国家取得独立后,在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对待传统社会,如何让传统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很多国家对此都作过尝试。南非白人政府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推行的“黑人家园”政策,撇开种族主义的性质不说,归根...  相似文献   

2.
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政治生活中,发生了一桩相当引人注目的怪事,即臭名昭彰的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政权,在“削弱”种族歧视,“改善”种族关系,“使各民族履行不可剥夺的自决权”的喧嚣声中,接二连三地宣布“承认”国内一些黑人部族成为分立的“黑人共和国。”南非白人政权搞的这种“黑人独立”,绝不是一项任意的政策所导致的结果,而是它长期  相似文献   

3.
非洲人国民大会:南非最大的黑人民族解放运动组织。1912年成立,始称“南非土著人国民大会”,1923年改为现名。主张“摆脱一切形式的分歧和民族压迫”,建立“统一、民主和种族平等的南非”,实现国家财富的不断增长和公平分配。非国大在竞选宣言中提出了“重建与发展计划”,旨  相似文献   

4.
《北方人》2006,(5)
记得几年前在电视上看到温妮·曼德拉接受采访,穿着雍容华贵的她态度坚定地说,她要继续为贫苦的黑人而战斗。富有平等意识的记者便把镜头对准她那豪华住宅和珠光宝气的衣饰,不无讽刺地问:“你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为穷人战斗?”这位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前夫人似乎不认为这个问题是个问题,正如她涉嫌囚禁并谋杀一些被怀疑为叛徒的年轻黑人,对于一些黑人解放运动的参与者来说,不应该算是一项罪行。在南非长期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下,极端的压迫导致奋勇的反抗,制度性的犯罪使得被压迫者也和压迫他们的人一样,视暴力为理所当然。在经历过比任何殖民地都更为严酷的种族专制后,从长期梦魇中醒来的南非黑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是论述南非种族主义全面发展的特殊道路及其原因。种族主义发展的法律化、制度化、全面性,以及“班图斯坦”的产生和“黑人独立国”的“形成”都是这一特殊道路的具体表现。南非经济的高度垄断和法西斯化、国家政权的法西斯化是种族主义极端发展和特殊道路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纳尔逊·曼德拉的民族主义思想经历了两次转变:从非洲主义即狭窄的、排外的民族主义到包括黑人、印度人和有色人的黑人民族主义;再从黑人民族主义到包括一切南非人的南非民族主义。这种演变是与南非局势的变化和曼德拉本人在南非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变化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7.
正作者:[南非]曼德拉(著)谭振学(译)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推荐理由:2013年12月5日,南非总统祖马宣布,前总统曼德拉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5岁,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漫漫自由路是曼德拉的自传,详细记录了曼德拉斗士般的经历:他出生在南非一个部落酋长的家庭,家境优越。但当时的南非,实行的是种族隔离政策,土著的南非黑人是二等公民的代名词,只占3%人口的白人却拥有着绝大多数的财富,伴随着黑人一生的只有  相似文献   

8.
黑人中产阶级与南非民主进程张忠祥引人注目的南非民主进程开始于1990年。在此之前,南非是一个严格奉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的国家。1990年2月到1991年6月,德克勒克政府相继解除党禁,释放了纳尔逊·曼德拉等黑人领袖,取消全国紧急状态,废除300多...  相似文献   

9.
实现了种族和解的新南非,为弥合白人统治时期因长期奉行种族隔离制度而造成的社会分裂,迅速提升黑人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改善黑人的生存状况,保护社会的宗教、语言多样性,通过立法、司法、行政及社会组织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种族隔离制度对南非这个多种族、多族群社会造成的严重伤害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治愈的。当前,黑人的贫困和失业、艾滋病肆虐以及周边国家大规模人口入境谋生等严重社会问题依然困扰着南非。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2003,(12)
最近,南非南极星语言学校(Southern Star International En-glish Institute)坑骗中国学生的事件被媒体曝光,与此同时,中国教育部发出第8号留学预警,提醒就读南非私立语言学校应注意的事项。上的是“三无学校”河南学生吴亚红和黄娟等一行15人今年8月6日从北京出发到达南非南极星语言学校学习,“几个黑人老师每天和学生说一会儿话,就算是上课”的情况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月,学校就因校长在两个月前的车祸事故中身亡无人经营而倒闭。从2002年8月起陆续到这里学习的120名中国学生顿时没了去处。10月8日,接到该校学生的投诉,学校所在南非自由…  相似文献   

11.
罗斯福“新政”与黑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的所有少数民族中,作为奴隶后裔的黑人,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上,都处于美国社会最底层。他们极其贫贱的处境,使他们的问题成为“难于解决而又同样难于置之不理”的突出问题。对于黑人问题,罗斯福的“新政”是怎样对待呢?本文对此将作一简要叙述。 1 初期“新政”与黑人。在就任总统以前,罗斯福既有反对歧视黑人又有歧视黑人的纪录。1932年竞选总统期间,罗斯福曾答应将黑人“绝对地和没有偏  相似文献   

12.
数字百科     
《新少年》2014,(3):F0002-F0002,1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也是积极的反种族隔离人士。  相似文献   

13.
南非是当前世界上种族主义最为猖獗的国家。三百年来,少数白人对广大黑人进行残酷的种族主义统治,广大黑人为反对种族压迫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目前,南非的种族对抗出现缓解的趋势,但要彻底结束种族歧视、种族隔离还要经过长期的斗争。  相似文献   

14.
在J. M.库切的小说《耻》中,主人公露西在遭遇黑人轮奸后拒绝报警,并随后主动放弃土地,转让给黑人佩特鲁斯。批评家将此解读为身为白人的露西在为祖辈赎罪或是为在新南非生存下去而付出的代价。然而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下,在南非后种族隔离时期的政治局势和政治进程中来重读文本可以发现,这是作者借露西这一虚构人物的伦理选择对处于关键转型期的新南非政治局势的积极回应。库切认为,面对脆弱的新南非民主进程,唯有宽恕过去的暴行和伤害,才能避免走进暴力无限循环的漩涡,也唯有正视历史,对黑人实现补偿的正义,解决好土地问题,才有实现不同种族真正和解和共同发展的希望。库切以文学叙事参与到国家重大和解进程的思考与建设之中,形成了与国家层面的方针政策的互动,也因此凸显了作品独特的伦理关切和深厚的伦理内涵。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02,(2):52-52
1986年1月6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照片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该年度首期的封面(见图)上。成为《时代》周刊评出的1985年“年度人物”(Man of The Year)。 1985年度的遴选于11月间就开始了。最先被提出来的人物有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南非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黑人主教图图,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以及美国总统里根。但在《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会议的讨论中,这些人物都没有得到高级编辑们的普遍支持。这时,邓小平的名字被提了出来。正巧,《时代》周刊首席驻外记者邓肯刚从北京回来,编辑会议于是请他发表意见。邓肯谈了四个方面的看法,大力举荐邓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和乡村的恋人们:故事一》中,作者纳丁.戈迪默将南非女性所遭受的双重压迫——作为黑人和女性所承受的种族歧视以及性别歧视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种族隔离制度下黑人女性悲惨的境遇与生存状况图景,揭示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残忍。  相似文献   

17.
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统治导致了南非长久以来难以解除的种族间的矛盾与冲突。南非作家J.M.库切的小说《耻》反映了"反向种族主义"在当今白人与黑人社会各个领域的动向,及南非人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18.
莫里森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坚持“黑人”和“女性”的双重身份,深入黑人特别是女性的内心世界,从一个新的角度丰富了美国的黑人文学。她的小说《宠儿》围绕杀婴情节,以边缘话语的策略,再现了黑人女性在性别与种族双重压迫下的心灵史,并通过由这一事件所引发的对母性、自由等问题的重新思考,质疑了美国的政治文化。但另一方面,文本中也存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无意识建构。  相似文献   

19.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黑人女作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佐拉·尼尔·赫斯顿一生致力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她对自己的非洲裔美国人的身份非常骄傲和自豪 ,否认自己有既是美国人又是黑人的“双重意识”的困惑。她拒绝把黑人当成美国社会的“问题” ,拒绝把黑人描写成种族歧视制度下产生的畸形儿。她在作品中深刻地揭示了当时黑人社区内存在的鄙视自己黑皮肤的黑人种族主义思想对黑人灵魂的腐蚀 ,力图唤醒黑人对自己身份的肯定和热爱。然而 ,哈莱姆文艺复兴的高潮过去以后 ,以理查德·赖特为代表的黑人“抗议文学”成为当时黑人文学的主流 ,赫斯顿及其作品被湮没在美国文学的尘埃里无人问津。直到 2 0世纪 6 0年代的黑人权利运动兴起 ,以及黑人民族主义意识的唤醒 ,赫斯顿才在一片荒冢中被重新发现。实际上 ,赖特式的“抗议”与赫斯顿式的“赞美”只是非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求得生存的既矛盾又统一的两种策略。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晚期,在美国文坛上刮起了一阵“黑人旋风”。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种族落后”、“智力低下”的黑人,在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戏剧、史学和科技等各个文化领域里才华毕露,大显身手,在盛行种族歧视的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震动。在音乐舞蹈方面,黑人取得了巨大成就。黑人富有音乐天赋。早在奴隶制时期,黑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