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曾巩的创作观主要体现在“作家的修养论”、“作品的风格论”、“文章的言辞论”和“文章的道法说”四个方面。这些言论具有曾巩独特的个人鲜明色彩,是他文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对其文学创作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朱东根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5):61-65
在北宋学术界,曾巩无疑是反佛排佛的代表人物,其精神堪比唐代的韩愈。和韩愈一样,曾巩是站在儒家立场上反对佛教的。但韩愈以儒反佛重在讲华夷之辨,视佛教为外来的、有损中华文化的思想而反对之;曾巩则把佛教和诸子百家同等看待,在中华文化的语境内品评儒佛两家的优劣高下,讲求其学理上的内外之分。曾巩反佛方式的变化既能显示时代社会的变迁和思想学术的转型,也表明了佛教发展的最终本土化。曾巩对佛教价值的评判还有着经济因素的考量,反映了佛教发展和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3.
陈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165-172
通过以时间为序对曾巩与欧阳修的交游考证,可知两人政治、文学、学术等方面的彼此影响.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他们保持着良好的师生关系,其志向、主张乃至性格、作风有很多共同之处,切磋砥砺,同声相应.然而两人之间的影响又是不对等的.欧阳修是影响曾巩最大的人物,曾巩在立身行事、治学为文等方面皆受欧阳修沾溉.他虽然很受欧阳修器重,但... 相似文献
4.
朱东根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8,(3)
关于古文的风格,曾巩反对汉学的破析经典,亦反对北宋初期古文家的模袭经典,主张古文从内容到语言全面创新,臻达浑然天成的自然美境。在言意关系上,析出四对矛盾,又归结为语言材料的繁简详略问题。古文既要繁简适当,以简驭繁,又要能寓整齐于错综。作家的文学才能从哪里来的?曾巩认为既关乎先天的才情禀赋,更离不开后天的学习培养。作家应当增加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同时悉心揣摩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5.
姜国柱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3,22(4):1-5
曾巩面对北宋“积贫积弱”的颓世,主张改革除弊,富国强兵,消除边患,其军事思想则是这种思想的一个重要表现,从中可以看出其淑世情怀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谭嗣同为代表的近代湖南人物群体对传统湖湘文化经世致用学风既有继承也有发展,他们以今文经学为武器,将变法与经世结合起来;既注重宣传,又躬行实践,将理论阐发与变法实践结合起来;他们提出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教育上、社会风俗习惯上进行变法维新的主张,因而其经世内容非常广泛;在改良失败时,他们不怕流血牺牲,断然倡言流血革命,以唤醒世人的觉醒。所有这些,都表现出与他们的先辈们一些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喻进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3)
不同于苏轼的超迈放逸,不同于王安石的简劲果敢,也不同于欧阳修的温婉多情,平正温雅是曾巩文风最鲜明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曾巩散文的特色,与其说是语言艺术的成功,毋宁说是人生态度上的特点.可以看到,曾巩平正温雅的文章风格并不是孤立形成的,文章是其生命的有机构成,其创作风格必然与人生的整体态度相关联.因此只有将其文学创作的理念置于全部人生思考的背景中去考察,才能真正把握其文章风格.曾巩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对儒学作出了合于自己人生态势的解读,也就是说,他的人生思考和行动轨迹基本对应着他对儒学的思考,他的文章则是他的思考轨迹在语言上的对象化,也是他生命形式的忠实展现. 相似文献
8.
高克勤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4)
康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的散文创作可分为五个时期来考察:(一)求学和求仕时期。多模拟前人之作,但慷概任气、纵横奔放已初露长于议论的特点;(二)耕读时期。逐渐从奔放粗率向雍容典雅转变,日趋蕴藉深厚;(三)初入仕途时期。此时散文布局谨严,说理透彻,行文纡曲,运笔柔婉,风格趋向稳定和成熟;(四)转宦七州时期。是为其散文创作又一丰收期,艺术上也达到纵笔自如、无意不达的地步;(五)京官生活时期。晚期他不多的创作中也体现出概括精炼、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沈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晚明以降,理学的空疏一面受到士子们猛烈地批判,理学主流的经世意旨却因此被忽略。其实理学主流无论程朱抑或陆王从未背离儒学经世的传统。曾国藩不仅对理学经世的精神意蕴多有阐发,而且尤其注意理学经世的路径。他明确揭橥“礼学经世”口号,不仅廓清了理学末流,恢复了理学经世的原旨,而且发展了理学经世路线,无疑是经世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理学经世的价值取向所蕴含的活力因素(务实精神、变易思想)深刻影响了曾国藩在近代社会中的所作所为 相似文献
10.
李彤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8,(4):79-82
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注重奖掖后起之秀,曾巩就是其中之一。在其指导下,曾巩改变了早期散文气势外露而内蕴不深的文风。他的“文与道俱”、“道胜文至”、“事信言文”等观点也影响着曾巩的散文创作实践和理论。 相似文献
11.
李彤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4):79-82,100
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注重奖掖后起之秀,曾巩就是其中之一.在其指导下,曾巩改变了早期散文气势外露而内蕴不深的文风.他的"文与道俱"、"道胜文至"、"事信言文"等观点也影响着曾巩的散文创作实践和理论. 相似文献
12.
吴建民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1):65-68
"经世致用"论是古代文学功能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主要包括"治世"说、"明道"说、"教化"说、"美刺"说、"劝善惩恶"说等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经世致用"论的基本理论系统。"经世致用"论体现了儒家对文学功能的态度。而这一理论系统的形成,与经学密切相关,因为经学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思想精神。"经世致用"论不但在古代文论史和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玉臣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52-54
曾巩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除其有突出的文学成就外,他的经济思想也很丰富,涉及到节用、通商、社会救济、重农等诸多层面.曾巩的经济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经济思想有相同的一面,但也有显著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4.
曾子是孔子之后主张道德教育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在"仁"、"礼"、"孝"等方面继承、发扬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并身体力行,堪称世人表率。今日在高唱时代主旋律的同时,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曾子道德教育思想,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将会有利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15.
张树俊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
王栋把经世看成是一种"家法"。他的经世家法说实际上是实学思想的反映。王栋十分看重儒学的经世作用。同时王栋主张讲学经世,他认为《论语》《孟子》之书是真正的人情事变切实工夫,是一种经世济用之学。王栋反对悬空论道,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他详细分析了历来学者对知行关系的看法,认为知与行两者复杂关系的形成实由于"德性无假于见闻,见闻不离于德性"的交错变化而成的。于是,他对知行的种类作了详细考察,强调"心悟而身体",并把对良知的体悟看成是行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王正兵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21(3):81-84
"唐宋散文八大家"中曾巩受人争议最多.解读<元丰类稿>中的三十四篇杂记文,总结其艺术特色,既有助于理解曾文雍容平和的独特风格,也有助于重新认定曾巩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朱东根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4(4):489-493
文道关系的阐说是古文家、道学家和时文家之间的重要分野。作为一名古文家,曾巩对于文道关系有着自己的独到阐说,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浅深徐急说,二是文章兼胜说,三是文须当理说。总体上,曾巩认为道德修养比文章修养更重要,但同时又文道兼顾,认为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曾巩对文道关系的阐说是对欧阳修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理论构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