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天 《世界民族》2006,8(2):56-59
图腾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原始宗教形式。在一定的文化圈中,同一图腾信仰意味着同源共祖。图腾也是最早的社会组织的标志和象征,它对于氏族内部的团结和氏族外婚制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图腾”一词的由来、含义,以及图腾起源、图腾崇拜的本质、图腾与禁忌的关系,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说明图腾既非古代神话也非现代预言,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神力的象征,是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2.
图腾以及图腾崇拜作为最早的文化现象之一,一般被当作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被延续下来。鄂伦春族是我国北方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其图腾故事不多,但特色鲜明。本文将鄂伦春族图腾故事分为始祖型图腾故事、互变型图腾故事、感恩型图腾故事三种类型。通过研究鄂伦春族图腾故事的基本类型和特征,探析鄂伦春族图腾故事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图腾崇拜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种古老而又略显神秘的现象,各个民族都或多或少对一些动物、植物等有一定程度的崇拜,将之供奉起来进行祭祀.充满智慧的民众还对图腾的形象进行艺术创作,并用于服饰、装饰、建筑等方面.那么,对图腾的崇拜文化是如何来的?缤纷多元的图腾文化又是如何对传统和当代民众的服装穿着产生作用的呢?本文将用概括性的语言为各位讲述民族服装里的图腾文化.  相似文献   

4.
图腾崇拜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种古老而又略显神秘的现象,各个民族都或多或少对一些动物、植物等有一定程度的崇拜,将之供奉起来进行祭祀。充满智慧的民众还对图腾的形象进行艺术创作,并用于服饰、装饰、建筑等方面。那么,对图腾的崇拜文化是如何来的?缤纷多元的图腾文化又是如何对传统和当代民众的服装穿着产生作用的呢?本文将用概括性的语言为各位讲述民族服装里的图腾文化。  相似文献   

5.
图腾制度一种氏族命名制度,盛行于原始族群之中,其主要功能是维护氏族制度,实行族外婚,防止族内婚。《山海经》是中华民族图腾崇拜时期的文化典籍。利用文化人类学图腾分析法研究《山海经》,是打开中国神话背后的历史宝库、完成中华文明探源工作的一把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6.
中外学界在图腾研究方法上的不足和缺陷,致使对图腾现象的研究始终处于众说纷纭、停滞不前的局面和境地.研究图腾现象,一方面要关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也要探究其蕴涵的实质意义,此两个方面缺一不可.鉴于此,笔者尝试提出一种新的图腾研究方法——“过程意义分析法”.  相似文献   

7.
图腾之旗     
牛颂 《中国民族》2014,(9):76-76
《图腾之旗》原是北京民族电影展策划的“中华民族人文地理微电影系列”,2013年由北京电影学院的青年导演杨蕊拍摄了第一部《佤族·沧源篇》。一经网络播出,好评如潮。连获首届亚洲微电影节优秀导演奖、最佳摄影奖;西安国际微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摄影奖;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颁奖词是这样评价的:“《图腾之旗·佤族沧源篇》,充满原始野性美的画面,现代和奔放的打击配乐,雄伟壮丽的东南亚奇观丛林……  相似文献   

8.
正苗族刺绣,即苗绣。苗族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艺术珍宝,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我国古老民族手工艺术之一。苗族刺绣图案色彩鲜艳、构图明朗、朴实大方,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深含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情感的真挚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生动展示。  相似文献   

9.
何葆国 《民族论坛》2006,(11):25-26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客家建筑,或许应该是凝重深沉而不失温情,坚实厚重又深藏灵气的交响曲。在中国传统民居里,客家人所创造的独特的建筑形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尽管在闽西南叫做土楼,在赣南叫做围屋,在粤北粤东叫做围龙屋,但实质上它们都是同源同构的民居,只不过在外观样式和建筑用材上有所不同,而它们所体现出来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却是息息相通的。客家人曾经失去家园而游走他乡,在动荡不安的迁徙过程中,他们最渴望的就是能够安居乐业。一旦找到落脚之地,便安营扎寨,建造自己的居所。土楼、围屋、围龙屋,便成了他们理想…  相似文献   

10.
弗洛伊德民族心理学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也是西方民族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俄底普斯情结、图腾与禁忌和民族群体领袖等理论,打开了民族学和心理学交叉研究的大门,对宗教思想和民族心理密切关系的阐释,补充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论坛》2004,(4):8-8
在我国的贵州、云南等受巴蜀文化影响深刻的地区,流传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祭祀驱鬼仪式:参加者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带着看似恐怖的面具,边舞边跳,这种仪式的名字同样古老而独特,叫做“傩”。日前,在贵州举行的“中国傩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的民俗专家就傩文化的研究、保护及国际间的交流,进行了广泛的学术研讨。傩文化也因此走进了很多人的视角。傩,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巫文化现象。最早的傩活动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在《易经》中,就有周代傩祭活动的记载,分为季春“国傩”、仲秋“天子傩”和季冬“…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概念在中国出现以来有多种阐释.回顾长期的理论争论过程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个民族的总称,作为一个民族复合体,反映了各民族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涵盖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特点.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厘清中华民族内涵,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邓华龙 《民族论坛》2005,(10):32-33
土家族主要居住于湘西、鄂西以及重庆市的黔江、彭水一带,是自古以来的土著民族。土家族的分布地与古民族濮的分布地基本一致,并不是巧合,而是因为土家族是濮人的后裔。现今的土家族聚居地早在石器时期已有人类活动,并逐步有了穴居的村落。炎黄时期形成了土家濮人部落。夏、商、周时期,濮发展成周边方国,包括了濮、苗等少数民族。由于支系繁多,被称为百濮。公元前523年,楚平王亲率舟师伐濮,濮被楚国所灭。楚国灭濮后,留居原地的濮人,就是后来的土家人。据《湖南通史》载:“居于湘西蛮人、濮人,后来成为秦汉时代五溪蛮和武附蛮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族研究界引入了西方ethnic group概念,采用台湾学者翻译为“族群”,并逐渐使用起来.随之,民族与族群概念的争论持续至今,涉及“族群”概念与特征、“族群”与“民族”的关系、“族群”在中国应用中的错位和泛化问题,特别是涉及能否以“族群”替代我国现用的“民族”的问题.这一争论实质上关系到以“族群”理论还是以“民族”理论作为我国民族政策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的理论基础的根本性问题.以“族群”替代“民族”的观点,意在民族问题“去政治化”,改变中国现行的民族方面的制度、政策.  相似文献   

16.
17.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及中国的民族国情,决定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我们应坚持正确的民族政策价值取向,正确认识民族优惠政策,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8.
西部民族地区自然、民俗旅游资源丰富,为提升旅游专业化程度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对旅游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收入效应与旅游专业化提高对经济要素的资源转移效应均衡性进行分析,论证得出旅游专业化程度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为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旅游专业化程度小于拐点值0.41时,表现为祝福效应,当大于0.41时表现为诅咒效应.  相似文献   

19.
彝族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琳 《民族论坛》2000,(2):40-41
据考古学和民族学资料考证,彝族是远古虎图腾部族羌戎或氏羌的后裔之一,不仅至今仍保留其远古羌戎或氏羌的虎图腾崇拜许多遗迹,而且其内容和形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演变和发展。彝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广阔的地域内逐渐创造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灿烂辉煌的虎文化,反映了历史上彝族人民的审美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内涵极为鲜明的民族心理特征。虎文化是彝族社会意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作为民族风俗特质形态的一个审美范畴,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功能。 云南省哀牢山彝族在举行祭祖活动时,常由彝巫在葫芦瓢凸面绘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