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工进城,在同一座城市生活的少年儿童却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群体——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少年儿童,虽然他们是同龄人,属于同辈群体,但他们在受教育的模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同辈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影响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同辈群体社会距离的因素主要是教育隔离、社会隔离和心理隔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缩小城市农民工与本地居民之间的社会距离,促进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社会,是建设和谐城市、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如何缩小城市农民工和本地居民之间的社会距离则成为目前面临的巨大困难。本文以上海为例建立了城市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社会距离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城市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社会距离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发现社会资本有助于缩小本地居民和农民工之间的社会距离,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广泛丰富越有利于消除群体之间的偏见并改变农民工对自身的身份认同,缩小本地居民和农民工的社会距离;同群效应则可以强化城市农民工和本地居民群体价值判断的趋同性,从而对二者之间的社会距离有双向作用。如同群效应强化群体共同的偏见,则有扩大二者社会距离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清风 《当代老年》2006,(1):52-53
古人夫妻之间的称谓温文优雅,富诗情画意,好像有浓得化不开的感受。现在的夫妻则认为直呼名字比较简单、亲切,而又含有一种特殊的滋味在心头。“老公”这名词,在古代是对别人丈夫的称呼,不过考据起来,却似乎有讽刺意味。古时在皇宫里当差的男性,皇帝老倌为了怕绿巾压顶而将之去势,一般称之为宦官、内侍、公公。所以“老公”是背后戏谑之词,如当面对太监喊“老公”,会认为是一种莫大的羞辱,太监当然闻之色变。也因此,自己的丈夫被人称之为“老公”,实有商榷必要。  相似文献   

4.
道德冷漠是一种病态的道德心理现象,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呈现的一种麻木、冷漠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具有相当的聚合性与持久性。道德冷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和疏远;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冷淡、不信任,甚至彼此排斥和否定。道德冷漠的背后睛含着社会和个人的原因,要想重新构建社会道德就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拯救冷漠的道德。  相似文献   

5.
人称指示语是语用学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人称指示语的变化,可以拉近或拉开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心理距离也会影响人称指示语的使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小说《年轮》中人称指示语和心理距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莫言的中篇小说《牛》与《透明的红萝卜》中,常常有大篇幅的主人公心理描写,使主人公强烈的自我意识贯穿全文,本文对这种自我意识进行了剖析。其一,主人公形象的确立不偏重于外貌、性格等的刻画,而是将自我意识作为主人公形象塑造的艺术重心。其二,自我意识拉开了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距离,使主人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故事的旁观者与见证者,带有一种客观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服饰与法规     
服饰与法规文/走之图/雅兹人类历史上,大多数社会都有法律规定允许公开裸露身体的程度。在有些国家和地区,未经许可穿着官方制服或异性服装是违法的。还有其他一些法律,用以限制反映个人社会地位的服装来维持社会秩序,它们被称之为限制消费法令。古罗马人通过最严厉...  相似文献   

8.
钟芳 《老年人》2011,(2):49-49
世间万事万物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由此物到彼物,是路程的距离;由此时到彼时,是时间的距离;由此心到彼心,是心灵的距离。房屋之间有了距离,才能美观别致;树木之间了有距离,才能茁壮成长;汽车之间有了距离,才能安全行驶;人与人之间有了距离,才能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
生活禅思     
幸福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一种主观感受,有人说是一种客观状态,其实是两者都必不可少,如果只是前者,那人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如果只是后者,不少人虽有很好的物质条件,但他并未感觉到幸福。幸福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主观感受,但外在的条件必须转化为内在的心情,需要肉体的健康和心灵的宁静。幸福的大小也就是需求被心灵满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职场中,应对各种场面以及学会与各种阶层的人进行沟通交流已成为一种必修的技能。不管是对于刚入职的大学生,抑或是在职场中打拼多年的员工来说,在人际交往中恰当地运用好"距离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待人处事,在适当场合保持适当的距离,可以使对方受到尊重,感到礼貌。同时,也可以体现出本人的接人待物的能力及个人修养。因此,对人距离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活中,恰当的距离是交往双方最基本的礼节。但是不同文化、不同背景,对人距离的适度感有所差异。尤其是在国际化时代的今天,随着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在职场中这种差异也越发明显。对于对人距离的考察,早已成为社会学者和文化学者的着眼点,但是大部分都仅限于对本国的考察,或者校园中的人际关系的对比,对于国与国间职场人际关系的考察较少。本文为探索中日对人距离的差异,通过调查问卷,对中日之间的职场中的亲疏关系、上下级关系(上司、同级以及下属),以及工作场合和娱乐场合的对人距离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按照和谐社会的理念来理解,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内容:一是自我和谐,主要是指人的自身心理状态的和谐,包括个人道德情操、个性品格、个人修养的协调程度;二是人我和谐, 即社会中各个社会群体、各个社会阶层人与人的协调;三是物我之间的和谐,即人与社会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正是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外物构建了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所以,每个共产党员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体现先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的是基于SARS期间民众社会心理跟踪调查的计算机模拟。本研究包括两种层级不同的计算机模拟,第一种模拟是对内变量之间及其与外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模拟;第二种模拟是对内变量潜因素及其与外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模拟,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心理现象的层级性构成及其重要功能。本文提供的计算机模拟具有危机事件中社会心理的预测功能,从模拟结果中可以看到计算机模拟对于社会心理学的深刻意义。作者认为:对复杂的中国文化现象和中国人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需要有一种多层级中介式的、潜因素分析的思路与课题预设。  相似文献   

13.
在多元化的社会中,道德教育更加备受关注。个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仅就个人和社会的向度而言,道德教育该如何进行,西方的价值澄清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品格教育理论等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单纯以个人为核心或者以社会为核心的道德教育都存在弊端,在受教育者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天平。面对全球化和多元化时代,道德教育之“砝码”应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使得道德教育在为人类繁荣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整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观教育的实质是大学生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导向的整合问题。在大学生价值观整合过程中,以高校组成人员的群体价值取向为精神内核的高校精神,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关于价值观整合的界定一般认为,“价值观念指的是实际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主体的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性质和意义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比较确定的心理行为取向或心理行为定势。”①即主体对于客体价值的选择性倾向。在价值观的三要素: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中,“取向”被视作价值观念的直接表现而被置于最明显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近两三年来,笔者从案头小山似的青年来稿中发现,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在呻吟着孤独寂寞,从字里诗行中流露出种种愁苦与无奈。的确,随着今日社会人与人之间多层次化、多元化倾向的不断发展,个人意识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年轻人在成长阶段中敏锐的心理感受,体味孤独与寂*是正常与自然的事.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发现有不少青年男女及成年男女有明显的“自闭心态”,这些人的家庭与社会生活往往是很不愉快的。“自闭心态”的发生原因很复杂,归纳起来有大致以下几种:A、“家庭背景阴影型”这其中又可分“创伤型“及“对比型”。据石家庄市第…  相似文献   

16.
人际关系的疏密程度,也就是心理距离的远近,并非固定不变的。心理距离远的,可以通过努力变近;心理距离近的,可能由于处理不当而变远。假若你能有效地缩短人际心理距离,则必定能帮助你事业成功、生活如意。下面的十种方法,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不计前嫌,真诚相助如果两个人势同水火,心理距离是相当远的。假若一方能把握适当时机,不计前嫌,助其一力,扶其一把,则能大大缩短二者的心理距离。三国时期,孙权部下甘宁和凌统有杀父之仇,起初是各不相容,但在孙权的劝导下没有爆发。后来,甘宁不计前仇,在战场上救了凌统,从而化干戈…  相似文献   

17.
黄力 《现代交际》2007,(1):24-25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个人的很隐蔽的私人空间,这个私人空间是别人很难进入的,除非非常亲密的人。这种人际距离实际是出于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临终关怀是为晚期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全面支持与照顾的一种医疗保健服务。早在1992年,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在天津召开的首届东西方临终关怀国际研讨会上曾指出:“对临终病人的完善照护,不仅体现对人的尊严的维护,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家庭和单位的负担,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内容,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善举。”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与死的观念也随之转变,  相似文献   

19.
怀旧的时代     
印象中,怀旧是上了年纪后的专利。按汉语的字面理解,怀旧即是怀念"旧"。虽然"旧"的具体内容因"怀"的人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不外乎过往的熟人、事情、物件之类。时间上,"怀"和"旧"之间似乎应该有相当的距离。年纪大到一定程度的人,经历的过去有足够的积累,时间也有倒回足以称之为怀旧的余地。一切与"旧"关联的东西,属于已经"旧"了的人,再正常不过。  相似文献   

20.
王陆荃 《职业》2011,(29):130-130
所谓美感,就是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美感能力,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同时代、阶层、民族和地域的人,固然有不同的美感;就是同一时代、同一阶层、同一民族、同一地域的个人与个人之间也会因文化修养、个性特征等的不同,而形成美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