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论道德内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德内化作为道德社会化的途径之一,是指道德社会化的主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道德教化,将社会道德目标、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模式等转化为自身稳定的道德人格特质和道德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道德内化具有内容选择性、模式可变性、过程发展性等特点。作为个体道德产生和发展过程的道德内化,主要是通过模仿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认同自居、自我强化等方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道德规范有效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规范的内容可以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其是否能真正有效首先取决于它自身的特性,即一定范围内的普适性和现实性,其次取决于社会对它的应用.因此,道德规范的有救需要一些机制.这些机制必须能保持道德规范的内涵始终与社会的发展一致,必须能促进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世界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播内容的伦理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播内容的伦理要求即大众传播内容所应具有的道德性 ,它是大众传播内容自身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主要包括真实性、人道性、正义性、高尚性等内容。大众传媒主体、受众和社会在大众传播内容伦理要求的实现中均承担一定责任 ,并且通过道德评价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道德认同是指人与道德同一或统一的过程和状态,是人们从内心上对社会道德价值、道德观念、道德规范等等的接受和认可,其发生的人学基础在于人的生命同一性,现实依据在于人的社会化需要,心理发生机制在于人的同情情感;道德认同类型多样,是一个在精神机制、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推动下内部世界、自我、道德、外部世界等要素和谐运行的有机系统;在价值多元、文化多样、社会差异凸显的现代社会,主体价值诉求与社会道德价值要求会经常出现不一致,从而引发道德认同危机,但正是在这种克服危机的过程中,人类道德不断走向进步。  相似文献   

5.
道德信仰的发生机制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需要的体认机制;伦理义务的内化机制;道德心理的整合机制.需要的体认机制涉及到人性、人生的价值、人的使命等问题,它是道德信仰形成的主体基础;伦理义务的内化机制涉及到人的社会伦理关系、社会规定性和制约性、社会价值、社会道德规范及其教化等问题,它是道德信仰形成的客观条件;道德心理的整合机制涉及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人格等问题,它是道德信仰形成的主客观方面的动态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道德与利益虽然有矛盾,但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内在一致的,任何道德规范中都蕴涵着利益机制,道德规范归根结底是对利益的调整,因此,道德总是反映着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人们之间的特定利益关系。其中,经济利益机制的选择决定着某一种道德在某种阶级中的认可和实行程度;政治利益的结构和格局是该社会道德的表率和核心;文化利益的日益显性化使道德的最后一层外衣被无情剥去。道德的沿革和进步既是利益调整的需要,也是利益调整的结果。从道德的变迁中可以发现利益调整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社会原有的诚实守信的道德自律机制和他律环境被打破,使得人们诚实守信的自律性相对下降.诚信作为经济主体间交往行为的规则及制度,既是道德规范的选择,又是一种经济利益的选择,而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作用的发挥是通过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机制来实现的,征信制度则是将道德自律性与他律机制相结合的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道德发展向“善”是我们的共同愿望,而道德求“真”是道德向“善”的基本前提。“真”是道德存在的现实基础,是道德得以发展的基本前提,是通向“美”的必经阶段。道德求“真”是指当代社会的道德发展要符合“真”,即道德要符合当代的社会生活实际,符合人们的思想文化实际,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新道德对现实“真”的需求反映了社会进步对现实“真”的需求,是伦理道德体系本身的科学化和具体化的客观要求,还是新道德规范从民族化转移到国际化视野中的实在要求。构建新道德规范求“真”,必须以“真”为本,至善至美;要与时俱进,不断发掘时代精神,丰富时代新内容,在新道德规范的构建机制上体现“真”。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信仰危机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道德信仰危机,其原因有:我国市场经济不成熟带来的负效应,分配机制不完善及法治不力的负面效应,缺乏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的机制使道德失去感召力,高新科技革命、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中国传统道德自身的失落,道德教育偏重抽象的道德原则,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体系尚不成熟,道德主体的错误选择.  相似文献   

10.
自由作为伦理学范畴,就是指道德主体基于对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准则的认识,自觉自愿地选择善恶行为方案并由此支配行动的内在能力。剖析个人行为自由的道德调控机制,对进一步肃清道德科学领域中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教育和引导人们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制约以获得真正的行为自由,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道德需要是人特有的需要 ,其满足方式与作用方式都有别于主体的其他需要。从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内化过程 ,是主体道德需要的客观要求 ,也是道德需要实现的过程。道德他律为主体提供道德行为模式和道德评价机制 ,道德自律则将外在的约束化为主体自身内在的道德需要与道德追求。道德需要是“以德治国”的理论依据之一。实施“以德治国”方略 ,就是要在建立符合当前实际的道德规范体系的基础上 ,加强道德他律的作用 ,强化道德评价功能 ,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目前尚处于道德他律阶段,大学生道德现状不容乐观,道德教育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应从最基本的阶段开始。首先借助一定制度的权威,施加一定的压力,使道德主体“依从”,在此基础上,道德主体经反复的道德实践,体会道德的付出和回报,逐渐对道德规范“认同”,然后“内化”,达到社会理想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3.
论责任范畴的伦理内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责任普遍存在于一切以人的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之中.任何一种责任范畴的使用,都包含着伦理内蕴.责任范畴随着社会发展及道德主体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扩展变化.作为道德精神自律的社会表达和实现人类自身价值的手段,责任内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经常使道德主体产生责任选择上的矛盾和冲突.强化道德主体的责任意识,培养人们的高度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建设。这种道德规范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取决于:1.必须是多层次的、具体的和有针对性的;2.道德主体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和人格品质,发挥榜样与楷模作用;3.必须具有使道德行为主体获得物质或精神补偿的机制;4.必须以法治为依托,与法治建设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5.
<正>道德的他律性与自律性属于道德规范范畴,是道德规范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这种统一使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主体自己的道德品格、道德修养.一、他律性和自律性的内容在伦理学史上,有许多对道德他律性和自律性的论述,主要侧重于义务和良心这两个范畴.由于社会的、阶级的、认识的局限,这些论述对他律性和自律性都没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试论网络道德规范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社会无序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网络道德规范的缺失.本文结合网络道德自身的特点,着重从网络道德规范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几个方面,初步构画应当建立的网络道德规范,以求对网络道德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网络道德是网络社会生活的反映 ,是所有网民都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与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即现实道德相比 ,网络道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1 .是一种自主自律型的道德 ;2 .是一种多元开放型的道德。  相似文献   

18.
网络道德建设在加大道德规范制定力度的同时,更必须加强网络道德主体的培养。在提高主体的道德认知、强化主体网络生存能力,坚持文化多样性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网络道德主体的集体主义精神,建立起网络舆论监督体制,从而在完善与丰富网络主体人性的同时,不断提升网络主体的道德素养,促进主体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网络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当今道德文化的践行面临着道德主体的困境,从而使个体行为所实际遵循的道德规范与社会倡导的价值观相距甚远。没有主体对道德积极的评价、选择、批判和扬弃,就必然导致传统道德相对于现实生活的滞后,只有在主体的内在价值支撑下,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才不是外在的、异己的力量,但是对于有理性、有思想的现代人来说,道德原则的接受和道德规范的选择并不是一种外在强压就能直接实现的,它既要求道德本身的内容要合乎人的需要,又要求其为主体践行道德提供正义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有创造性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得以存在和发展有其一定的经济合理性和道德理由.但是在当前的全球化时代,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律性发展,致使社会理想的乌托邦视景消失,从而现代人的交往方式趋于工具理性化,生存模式陷入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因此,人类需要考虑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对市场经济作必要的文化制约和道德规范,自觉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