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岳巍 《统计研究》1984,1(2):9-14
如何进一步健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问题,已经提到我国统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我们要提高统计工作的科学水平,逐步实现统计工作的现代化,必须有一个适合我国情况的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大力开展综合分析研究工作,系统地反映我国国民经济比例,效益和速度,反映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上有两种核算体系MPS和SNA。目前,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基本上存在着三种意见:一是以MPS为基础,充分吸取SNA的长处,建立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二是在一定时期内,MPS和SNA同时并存,以SNA为主,吸取MPS的有用部分,逐步建立以SNA为主的核算体系。三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现阶段MPS和SNA同时并用,总结过去的经验,吸取两大  相似文献   

3.
赵彦云 《统计研究》1992,9(1):19-24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过方案制定、修改完善和试点,现在已进入全面试算和实施推广阶段。为了使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得到更科学的论证,以及探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理论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有关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和平 《统计研究》1990,7(1):23-28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通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经济指标,综合运用统计、会计和算计机技术,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循环全过程的一个宏观经济模型。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目的,是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服务。如何充分运用核算所提供的资料,对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作出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分析和评价,探求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预警国民经济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重大的社会经济决策可能产生的效果进行模拟是统计理论和实践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江西省近几年试算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对地区的经济运行进行一些探索,并提出一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雷明 《统计研究》2001,18(2):44-51
 企业投入产出核算作,最为加强企业全面核算的一种有效方法,自提出之日起就在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经济外部性的存在,现实中企业生产活动同自然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负反馈机制。任何一企业的生产活动的成本代价,不仅包括对各种生产要素的消耗,而且也包括由于其外部不经济而对自然所造成的损失。这就意味着任何企业生产成本不仅包括传统的生产成本(劳动力,燃料,固定资产等),而且还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外部不经济所带来的外部成本。而传统的企业投入产出核算中则没有包括后者。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特别以电力公司为背景,对企业绿色投入产出核算进行研究和分析,具体构造有关电力公司绿色投入产出核算表式及相应的投入产出模型,并利用绿色投入产出核算方法对电力公司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产品的构成及生产规划和决策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电产品的成本和电价的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宝瑜 《统计研究》2002,19(9):49-51
 我国从90年代开始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框架是向SNA靠拢,在体系设计中既有和联合国SNA一致的地方,也有和其不一致的地方。有些方面具有超前性,突破了联合国SNA的限制,而有些方面还不尽合理。本文就我国核算体系中有关结构设计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洪佳和  宋群 《统计研究》1990,7(4):15-17
计划管理是国家通过制定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要求的计划和各项方针政策实现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组织和监督,并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现阶段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计划指标体系以及为实现计划目标制定的政策体系。为加强宏观调控,国家计委还运用一套监测指标体系。(一)计划指标体系。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要求达到的某一方面目标的具体化和数量表现。我国的计划指标体系主要由以综合平衡表为特点的总量指标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阶段的分量指标组成。从六五时期以来制定计划所使用的总量指标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变化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强 《统计研究》1998,15(4):41-45
建国以来,经过40多年的基础统计工作建设和宏观经济核算工作实践,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不断的探索中。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理论上的禁区和技术难点,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基本上完成了由MPS向SNA的转换,确立了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回顾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与发展的历史,从技术的角度来回顾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已经取得的重大进展,不仅可以正确地评价这些进展的重要性,而且有助于正确认识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天津市统计局的安排,我们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了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中第二层次帐户的试点试算工作,编制第二层次帐户或称经济循环帐户的主要目的是将基层单位的会计资料和核算体系的基本表式衔接起来,它要解决的最主要难题是会计和统计如何协调的问题,本文将简要介绍我们在会统协调研究方面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铁大章 《统计研究》1990,7(4):73-75
苏联现行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反映着国民经济整个过程的最基本的几个方面: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再生产,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即综合物资平衡表、部门联系平衡表、综合财政平衡表、居民货币收支平衡表);劳动资源的再生产(劳动资源平衡表;国民财富和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国民财富和固定资产平衡表)。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其基本原则是:(1)国民经济分为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领域,物质生产领域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品生产两大部类;(2)社会总产品按价值形态分为转移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新创造的价值分为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社会总产品按实物形态分为补偿基金(生产消费)、消费基金(非生产消费)和积累基金;(3)无论价值形态,还  相似文献   

1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形势的稳定与否对国民经济的整体态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研究工业生产的波动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工业总生值月度统计数据为基础,着力刻划了工业生产波动的形态和特征,如实描述了工业生产经历的过程,以期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机制的研究提供一个客观的事实基础和数字根据。  相似文献   

12.
13.
李宝瑜 《统计研究》1989,6(4):41-44
国务院国民经济核算标准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几次修改,于1988年4月发布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修订稿)(以下简称新体系)。本文准备在新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发展和继续完善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 一、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总体要求 (一)应该从“资料型”向“分析型”发展 所谓“资料型”核算体系。是指该体系只提供各方面所需的基本调查资料,但不对这些资料再作进一步的处理,资料的分析计算工作留给使用资料的部门和单位去做。“分析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GDP统计核算体系作为参考,结合中国目前碳核算的实践经验,探索性构造了中国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包含基础层级、中间层级和目标层级。基础层级是碳核算的起点,包含了核算类型、核算范围和核算制度。中间层级是碳核算的关键,包含了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目标层级是碳核算的最终目标,主要是碳监测体系。以期通过这一套核算框架建立起国家-地区-城市-行业四位一体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使中国的碳核算系统化、制度化,便于国家统一管理和监控减排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效果,公平分配减排责任。  相似文献   

15.
国民经济核算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对国民经济进行统计研究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基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推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清楚地认识这种关系,有利于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和开发核算资料,发挥统计作用。  相似文献   

16.
曹楷  李棣华  吴权 《统计研究》1993,10(1):41-44
一、设计思路 江苏省的经济景气循环监测系统建立是统计部门的长远发展规划,特别是在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今天,某项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力取决于诞生它的思想深度和应变度,故我们的总体设计努力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尽量达到这种要求并去寻找某种完美的境界。在吸收国内外同行的经验基础上,江苏的景气循环系统监测的总体规划设计有如下几个设想。  相似文献   

17.
18.
许宪春 《统计研究》1994,11(5):18-24
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1993年SNA的若干区别许宪春编者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历经近10年的研究,针对中国经济发展及经济核算的特殊性,在考虑到应保持我国国民核算资料的连续性和与MPS体系的国际可比性及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习惯的基础上,中国新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国民经济的投入产出核算(以下简称宏观投入产出核算)是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生产上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国民经济部门是在生产的工艺、技术上具有同质性企业的集合。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每个企业的生产过程要消耗一定的材料、燃料、固定资产和活劳动等,同时产出一定的产品。正是企业的这种投入产出交织成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联系。但是,由于宏观经济管理与微观(企业)经济管理的目的和任务不完全相同。以经济管理为基本出发点的两种经济核算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李金华 《统计研究》2018,35(2):85-98
科技活动、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构建中国科技活动核算体系(CSSTAA),对国家科技活动状况和成果进行测度分析,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科技活动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是统计学理论方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弗拉斯卡蒂手册2015》(FM2015)。本文讨论了中国科技活动核算体系的重要概念和范畴,设计了其账户和核算表谱系的一般式,提出要要在核算中加强分析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的设计,加强对创新活动的测度评价,要建立科技活动统计数据库,对接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