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美国教育面貌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的面貌在改变 ,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今天 ,公立学校的学生中有 1 3是来自有色人种的社区。在今后 2 0年内 ,美国的有色人种将占美国人口的将近 5 0 % ,在许多社区内 ,“少数民族”将成为新的多数。日益增长的种族和民族多样性将使得教育环境更加多采。它将使学生看到有别于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熟练的教育者 ,这样的课堂将促进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而这正是在今天的全球化经济中学生所需要的。然而 ,尽管课堂上的情况在改变 ,我们的教育者却并未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今后三年内 ,公立学校的教师中将只有 3 %是有色人种 ;只有 5 %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实践,联系快速发展的时代特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生活教育因子,从三个方面: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的知识之窗,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拓展经验的尝试之所,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现实生活的实践之旅,来对语文课堂接轨社会生活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美国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新特点及其实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跨国公司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蓬勃地发展起来,而美国作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最强者,美国跨国公司的足迹遍布全球。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地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中,中国大市场成为众多跨国公司努力抢占的重要目标。了解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特点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清醒地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教育重要性的提高,互联网也在迅速进入以学校为首的教育阵地。今后,自由浏览互联网的学校会越来越多,那么,学生能否正当地使用互联网呢?以下介绍美国学者埃伯索尔一项有关美国高中生上网目的以及上网能否达到目的的调查。调查概要埃伯索尔在美国西部5个地区接入互联网的公立初中、高中当中选出1 0所学校,即每一地区选一所初中、一所高中,一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一方面从这些学校的电脑记录中了解学生上网的情况,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共向1 0 83人发放了问卷(其中男同学占5 9% ,女同学占41 % ) ,各学年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大约为1 0 %。调…  相似文献   

5.
有关渤海的“显州之布”和“沃州之緜”问题,多年来在中外史学界引起密切关注。有些学者把“显州之布”说成是棉布,有的则认定“沃州之緜”是木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使我们感到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考证和商榷。本文的要旨在于说明:“显州之布”是麻布而不是棉布;“沃州之緜”是丝緜而不是木棉。关于渤海“显州之布”问题,1937年《满铁农事试验场》报告书中最早提出了“满州可能从古有棉花栽培的历史”的推断,它引用了《盛京通志》里所记的“沃州之棉”。1956年金毓黻先生在《关于渤海国的三个问题》一文中说:“据各书所记,渤海国生产情况:农业  相似文献   

6.
“到国外去尝试世界”,是90年代美国大学校园中十分流行的一个口号。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国内经济的持续不景气和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美国大学生、研究生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国外就业的人数不断上升。当然,年轻人出国在美国并非什么新鲜事。在传统生活方式中,到国外去旅游是作为多年庆付考试的阶段结束以后寻求放松和解脱的一种手段,他们渴望利用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到世界上的风景名胜区观光,居住在陌生和浪漫的环境里,获得一种与习惯行为方式不同的世界意识。但是,90年代获得商业管理顾上学应的革经八日开美国…  相似文献   

7.
美国政府职能转变与新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传添 《探求》2001,(4):73-74
至今为止 ,学术界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还颇有争议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笔者认为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日益自由、全面、大量地流动 ,使世界各国经济日益融合。引起国际广泛关注并形成世界潮流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是本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 ,它是一个关系世界经济全局的、长期的发展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在形成世界经济统一体的过程中必然要求各国实行开放的市场经济 ,在加强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过程中要求各国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 ,以美国为例 ,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政府职能的…  相似文献   

8.
“国际科学交流是科学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1982年,第1页)心理学在体现这一论断方面做得怎么样呢?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心理学界一直有着一种倾向,那就是专注于这门学科在本国范围内的发展,无视或忽视国外心理学的发展。不过,这种情形已开始改变,越来越注意世界心理学的这种趋势,似乎很可能在加速。同目前健在的一代和上一代的心理学教师、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相比,现在这一代的心理学学生无疑更加关心世界心理学。半个世纪以来,相对忽视世界心理学一直是美国心理学的特点,现在让我们首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考虑信息及其经济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时,我们的注意力几乎完全集中在“拥有国”一方,即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工业国家,而且论述的范围经常限于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中的两个巨大牵头国家的剧烈冲突,这两个国家是美国和日本。即使我们着眼于更为广义的工业化地区,这类地区也只占世界地域的三分之一以下,其人口只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于是,上述观点内在的狭隘与近视便显  相似文献   

10.
国际化: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东煜  郑燕 《学术交流》2004,(8):169-172
国际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它表现为:教育的机构性和地理性正在分解为无边界形式;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向全球提供了远程教育;地区之间和国际之间的教育交流日益频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中国高等教育应继续扩大接收国外留学生的数量、完善接收制度;扩大对世界信息网络的利用,把握国外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努力规范有利于国际理解的学术话语,与其加强科研合作;扩大高校的外事权,增强其进行国际交往的主动性和灵活性;积极在高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以利于对环境、和平与发展等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同时,制定更具吸引力的留学人员回国政策,妥善解决人才的外流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焱 《浙江学刊》2002,(4):165-169
一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性的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之中。有人用“经济一体化”来描述这一转型 ,也有人用“全球化”来形容这一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一方面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 ,使作为经济要素的资本、知识与技术跨越国家边界自由流动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以促进全球的经济增长。国际间经济交往的空前密切 ,使以往在空间上相距遥远的世界的各个部分联系在了一起。有人说经济全球化已经超越以往民族国家的疆界 ,形成了声息相闻、休戚与共的“地球村”。经济生活的这一进程 ,不仅仅是出于利益的激励 ,更为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与…  相似文献   

12.
由于区域研究的衰落 ,当前美国的许多领袖人物发现自己对于新世纪外交政策的要求毫无准备。2 0 0 1年的“9.1 1事件”是一个警钟———不仅就恐怖主义的威胁提出了警告 ,而且使我们关注我们教育美国人了解外部世界的方式。这一事件加强了发生在像阿富汗这样的遥远地区的事件对美国的影响 ,也暴露出我们对于中东、伊斯兰和相关问题的了解是多么不够 ,以至于无法应对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当恐怖袭击发生时 ,整个美国政府中只有极少数美国外交官能听得懂在阿拉伯语频道上频繁播出的本·拉登录像中的阿拉伯语。进入伊拉克的美国军队对那里的文化缺…  相似文献   

13.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发展中国家如何对待现存的国家制度 ?如何在改制和转制方面有所作为 ?本文就斯蒂芬·克拉斯纳在《结构冲突 :第三世界对抗全球自由主义》一书中提出的 ,发展中国家成功改变国际制度的三个变量———“现存制度结构的性质” ;发展中国家“形成统一思想体系的能力” ;北方国家 ,特别是美国 ,对南方国家的态度———进行了分析 ,认为这三个变量依然是今天———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制度 ,在改制方面能否取得成功的三个关键变量。本文在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进程中 ,影响这三个变量的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之后 ,提出了如何促使这三个变量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改制成功方向发展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14.
刍论全球化态势下的中国传媒攻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红蕾 《学术交流》2005,(11):180-183
全球化表现为经济上的全球一体化和文化传播的全球共享性。在全球化态势下,中国媒介要崛起于世界媒介之林,应从守势转为攻势,积极地向国际媒介市场迈进。宥于我国媒介资金短缺与实力不强的现状,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苦练内功,加紧媒介“内容”的操练,争取有突破性的进展;同时注重媒介品牌的建塑与延伸,制定全局性的谋划方略,体现中国媒介品牌的独特个性和价值。这是当前努力的基本方向,也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的伦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韬 《唐都学刊》2004,20(1):92-97
全球化在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全球文化等层面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建立于多元文化主体之道德共识基础上的全球伦理有望为这些问题的化解提供必要的支持 ,而公民道德教育在全球伦理秩序的形成中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美国“9 1 1”恐怖袭击事件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而在此之前 ,世界经济正在繁荣发展。恐怖袭击发生后 ,美国金融市场随即关闭 ,世界各地金融市场也作出悲观的反应。目前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变。普通百姓、商人和政府官员正通过卫星广播和新的因特网接口提供的服务关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有理由相信最近的悲剧不会使信息通信部门消亡。尽管 2 0 0 0年引人注目的“ .com”股票下跌 ,信息部门也具有不稳定性 ,但我们相信因特网依然存在。信息技术启动的市场价值的暴跌只是各个行业发展状况的一个标志。过去 5年来 ,用大众的标准来…  相似文献   

17.
冯琳  Wang Xiaonong 《孔学堂》2023,(1):63-72+151-163
有别于以“理”为宇宙本体的理学和以“心”为本体的心学,湖湘学派提出了以“性”为本的哲学体系。“性”具万理,与“太极”名虽相异,实指相同。形上与形下是一体不分的,形上之道只能从形下之器中探寻,湖湘学派形成了“道不离形”“得其体必得其用”的哲学思想,并被明末清初的大儒王船山所继承和发扬。船山将湖湘哲学的“道不离形”发展为“道不离器”“天下唯器”,否定了脱离具体事物和具体实践而存在的先验之道。建立在“道不离形”基础上的湖湘学派实践观有四个方面的特色,即“学贵力行”“致知力行互相发”“圣门实学,循循有序”“当以实事自律”,船山的实践观在这些方面皆有继承和创获。通过对王船山实践观的湖湘学溯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湖湘学派的实学特色及其思想承继。  相似文献   

18.
当月热读     
《峭壁边缘》(亨利·保尔森著,乔江涛等译,中信出版社)在世界经济逐步走出萧条、迎来复苏之际,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关于21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回忆录《峭壁边缘》对于我们冷静回顾金融世界的荣辱沉浮,感知全球经济的冷暖交替,了解世界经济格局的风云变幻具有重要意义。保尔森是美国建国以来最有中国情结的财长,更重要的是,他的回忆录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四年八、九月间,应日本教育学会之邀,我随中国教育学会代表团访问了日本。因为时间短,走马观花,很难作到对一个国家进行深入的了解。现将访问中所见所闻和平时对日本教育情况的一知半解综合起来,谈谈日本的教育改革问题。教育改革是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大讲特讲的话题,美国在一九八三年、苏联在一九八四年,都先后公布了新的教改方案。日本政府把“行政、财政和教育改革”列为一九八四年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联系日益密切,国别经济日趋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大趋势。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一个强有力的会计国际化倾向正跨越国界,席卷整个世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与其它国家经济的国际交往将日益频繁深入,因此对国际会计知识的掌握以及对这一新领域的理论探索将日益重要。这也是我们能够立足于激烈竞争的世界经济之林的必不可少的知识。               一 国际会计是本世纪70年代正式形成的新学科。60年代以前,国际领域的会计问题没有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