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敖世翠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4):508-510
本文通过对一词多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机制的分析,利用原型范畴理论的观点对一词多义现象的存在进行了解释,认为一个词的多个义项是从原型义项演变而来的,并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家族相似性,同时又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原型义项身份。随着词义范畴的扩展,其边缘变得越来越模糊,并且出现与其他词义范畴的交叉。 相似文献
2.
伍艳萍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375-376,387
本文通过阐述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一词多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机制,列举原型范畴理论在一词多义现象中的应用,对我们学习一词多义提供一定的启示,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张亚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语言现象,但对其习得的不充分是词汇学习深度不足的突出表现。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转喻等认知语言学理论,以"打"为例分析一词多义现象,使学习者在了解一词多义的基本特征以及各词义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学会主动建立词义之间的桥梁,以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朱厚敏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原型范畴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概念构建模式,它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head释义为切入点,运用原形理论来分析一词多义现象,从而揭示原型理论在人类认知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对学习词汇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冉明志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23-125
一词多义现象在语言中普遍存在。它是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又互相关联的意义。利用原型范畴理论、认知隐喻和转喻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认为一个词的多个义项是从原型义项演变而来的,并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家族相似性,同时又表现出不同度的原型义项身份;词义延伸又主要通过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思维结构,即转喻的邻近性和隐喻的相似性思维特征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冉明志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8(6):123-125
一词多义现象在语言中普遍存在.它是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又互相关联的意义.利用原型范畴理论、认知隐喻和转喻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认为一个词的多个义项是从原型义项演变而来的,并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家族相似性,同时又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原型义项身份;词义延伸又主要通过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思维结构,即转喻的邻近性和隐喻的相似性思维特征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肖庚生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04-106
文章在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认知阐释。通过对FACE一词的个案分析,我们发现多义词的不同义项构成了以基本义为原型的词义范畴,词的引申义则是通过原型转化、原型分裂和次范畴化等途径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张雪华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1):63-66
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把一词多义看成是原型义项经过隐喻或转喻生成的多个边缘义项。针对一词多义在语言翻译中产生的困难,本文总结了原型范畴化认知理论影响下的一词多义的定义、产生根源和产生模式。针对翻译过程中,一词多义经常受到语境效果弱、语义频率低和边缘义项难的影响,本文提出三点应对方法:首先,译者首先应该顺应语境需求,进行子义项的选择。其次,译者必须接受认知语言学的语义动态观,灵活处理在新的语境中出现的多义单词。最后,译者应扩大知识面,加强对边缘义项了解和推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原型理论指导下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梦婷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6):77-80
根据原型理论,范畴中存在着一个原型,该范畴里的其他成员都和这个原型相似。多义词的不同词义构成了以基本词义为原型的词义范畴,各词义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文章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结合实例,运用原型理论来分析一词多义现象,从而揭示该理论在人类认知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对学习词汇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张建芳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3):90-91
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约三分之一为多义词,以多义拟声拟态词"ごろごろ"为例,应用原型范畴理论解释了其不同词义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讲解原型意义,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各词义之间的联系,提高习得效率。 相似文献
11.
原型范畴理论下的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雅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290-292
多义词习得不充分是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通病,是词汇深度习得不足的突出表现。运用原型理论、隐喻、转喻等认知手段,以Hand为例分析了一词多义现象。多义词的不同词义构成了以基本词义为原型的词义范畴,各词义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为了掌握多义词,学习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围绕原型,灵活构建多义词动态家谱。 相似文献
12.
在一词多义的研究中,有三种主要的理论。在经典理论和原型理论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特征——fea- ture和attribute。而在关系理论中,还有一种特征——semantic feature。文章在‘语义三角’这个理论框架内,对不同理论中的特征进行了统一的研究:发现它们虽然在本质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功能和结构上存在一个连续统的关系。这项研究在Ravin和Leacock有关综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方法论的角度揭示了三大理论在特征分析上的联系。在自然语言理解中,有助于把握语义的复杂性以及形式化程度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陈云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8-11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和经济性。因此,一直是词汇学与语义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传统的成分分析法和语义场理论对一词多义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将使用非范畴化理论来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14.
从原型理论看多义词的形成及教学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原型范畴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概念构建模式,它对语言各个层面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为切入点,意在通过原型理论对我们研究多义词的形成和教学方法所给予的启示来揭示原型理论在人类认知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原型理论与英语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苏小兰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传统的“任意观”认为,介词的不同义项之间毫无联系,介词的多个义项是一堆分散的语义项集合。通过对介词in的原型意义确定,到各义项的派生形成过程,再到各义项之间的关系的逐一解释,发现:介词in的多个义项是有联系的,其多个义项由原型意义派生形成,相互之间以原型意义为中心呈辐射分布。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分析介词多义现象更具理据性。 相似文献
16.
翻译就是把原文忠实地介绍给译文的读者。一词多义是各种语言的普遍现象。词的理性意义的多少,是从该词出现的语境来确定的。解决汉译彝中一词多义的误译现象,有助于提高汉译彝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原型理论看中国月亮意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型是人类认识和范畴化客观世界的认知参照点,而意象是原型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现以中国古典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运用认知语言学中原型范畴理论的语义范畴现对中国月亮意象作出了新的诠释。认为中国月亮意象的原型是以"嫦娥奔月"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神话中蕴涵的永恒精神;中国月亮意象具有体验性、文化依赖性、多样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