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者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着重研究中国现代民族资本如何在农业、工业和金融业中的推进.作者在研究中发现,由于改革和市场培育的渐进性,不同产业微观基础再造的步伐不尽相同,现代民族资本在不同产业中的推进,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文章提出,面向新世纪,中国不仅要繁荣民族工业,而且要繁荣民族农业、民族金融业乃至提高整个民族产业的整体素质的战略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费孝通教授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从当代中国各民族关系现状和大局来探讨或建构中国各民族相处和联系的历史过程,为如何理解现实中国国内各民族的关系和互动提供了一个极富创见的结构图.但在具体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时,应从汉文明的扩展和传播及少数民族对汉文明的认同、仰慕的角度来理解;对费先生"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观点的解读,则应有一个层次性和时间差方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从学习方法上看,大学生应当从吸纳型的学习方式转换到研究型的学习方式,从而逐渐培养起研究、批判和创新的能力.文章以"产业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为例,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型学习能力问题,从方法论角度总结了作者近年来的课堂教学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是他留给我们的巨大思想宝库 ,其中“两个大局”思想 ,曾经指导我们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从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的开放到实施西部大开发 ,无不是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具体的体现。那么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如何用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统筹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来阐述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是我国具有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地位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是民族地区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民族文化走向市场时必须要重视马克思对价值的分析角度。必须要从现代文化产业入手使用和转化民族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主题 ,这对于党一贯致力推进的民族复兴大业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党从来就是民族复兴伟业的积极推动者与忠实实践者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是党领导的民族复兴大业进入到第三步的里程碑。因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从全球战略眼光来观察中国的现代化历史进程 ,在国际竞争这一终极格局中阐述了民族复兴的宏大意义 ;从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规定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将民族复兴与人类文明进步历程紧密相联 ;从党的建设切入 ,将党的建设与民族复兴的历程紧密相联 ,准确把握了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 ,同时赋予这一事业以新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7.
产业传播活动对于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给出了产业传播定义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传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层面上就如何提升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效果给出了三点建议,即构建民族文化产业传播平台、加强民族文化产业传播的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民族文化产业传播的借船出海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中从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整体状况出发,分别从民族性、世界性以及市场性三个角度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学近年的发展倾向,同时也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学在这种多元共生的环境中如何确认自身的文化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9.
关于民族意识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关于民族意识的研究文献已有很多,不同的学科都从各自的角度来探讨研究。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民族意识与民族心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民族意识的现代化,实现民族共同繁荣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颜色对中西方民族来说,具有相同的视觉效果。但是一旦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看待颜色词,其内涵和语用意义便体现了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同质和异质性。本文以"红色"为例,从语义基本对应、语义部分对应、语义不对应和语义空缺四个方面探讨汉英颜色词在语义方面的异同及隐含在其中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问题,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复兴.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是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需要,用"三个代表"来表述党的建设钢领和使命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在党的建设史上是第一次;在内容、时代特点和内部有机联系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思想的创新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展."三个代表"的提出,对于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悲剧的诞生》标志尼采哲学的诞生。尼采以古希腊的酒神精神为基础 ,反对理性 ,提倡解放人的本性 ,并以酒神作为重估一切价值的标准。解读《悲剧的诞生》对于了解尼采哲学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以对 90年代诗歌生存状况的持续观注 ,深感 90年代传统价值观的瓦解严重压缩了诗歌的生存空间 ,诗人在狭小的空间内奋力挣扎 ,忍受着商业性文化对传统诗歌内质的消解。但诗人们试图在新诗前卫化突进过程中寻求传统内质的精华同现代审美意识的共通共融之处 ,期望创造出属于这个全新时代的特色诗歌 ,发出时代的强音。本文勾勒了当下诗歌创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18世纪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有着相同的精神气质;启蒙理性按照自然科学的方法开创了新的思想道路;它赋有浓厚的人文精神;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尤其是启蒙理性本质上是一种批判力量,这既是它运用于各思想领域的批判武器,更是启蒙理性内在的动力.如此,卢梭、赫尔德、康德等都是对启蒙运动的真正"自我征服".正是这种自我批判能力拓展了启蒙思想家的视野,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真正价值所在.虽然启蒙理性主义早已成为消失了的历史背影,但那一时代所蕴涵的"独创力量",则至今令人着迷,也许这就是我们不断地回到启蒙时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探讨人与"技术"的关系方面,海德格尔是一位先驱式的人物。他对人与"技术"关系的思考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集中在《存在与时间》中,通过对"用具"的分析构建出"此在"的在世方式,展现出"用具"在构建"此在"与世界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此在"在"操心"中直面"用具"而敞开自身进入真理之领域,从而实现了人的自由;后期在《技术的追问》中,他对现代技术进行了批判,追问得出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座架"。此种本质将世界解蔽为单一的向度,造成了"此在"的遮蔽,使人的生存陷入困境。在这两个阶段,他分别使用了"用具"和"技术"两个概念,并指出两者是不一样的。"用具"和"技术"虽然指涉的对象一致,但是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海德格尔展现出的是此在的敞开与遮蔽状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是不断追求人类解放的一生,他们创立科学理论的出发点是人类的生存质量,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根本特征。邓小平1978年复出以后,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重新界定了"人民"的范围,指出了人的解放的价值判断标准以及实现的必要途径,论述了社会环境、党风对人的全面解放的重要作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人的全面解放找到了一条现实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17.
论管理的道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理伦理是管理学和伦理学交叉研究的一个崭新课题。管理和伦理都是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产物,人们对管理和伦理关系的认识早已随同两者的产生而产生。近现代以来,由于管理对象不断扩大的普遍化趋势、人在技术革命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中作用的主体化趋势、管理的人文化趋势和企业竞争加剧与社会压力的扩大化趋势,更加强化了管理与伦理的内在联系。管理与伦理的结合不是人们人为的外在强加,而是管理本身的结构和内在要求所决定的,其内在根据在于管理的道德性。管理的道德性表现为管理的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两个方面双向互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当作家选取某个大家族的没落作为他小说创作的题材的时候,他实际上是要演绎他对他那个社会的悲喜剧的思考。《喧哗与骚动》集中描写了康普森家族最后一代人的故事,兄妹四人各有其象征意义。老大昆汀代表过去,代表旧秩序的终结和无望。老二杰森代表现在,而且是可诅咒的现在。弟弟班吉是个白痴,他代表着人类的悲哀、可怜、无助。妹妹凯蒂则象征了美的毁灭。《红楼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也各有其代表意义。贾政代表封建秩序,宝玉代表着反叛,宝钗是封建礼教的殉葬品,而黛玉则同样代表了美的毁灭。两位作家都想跳出自己时代的局限,超越时间,去反思历史。对于福克纳来说,未来还只存在于某种观念之中,而曹雪芹则似乎根本看不到未来。  相似文献   

19.
企业融资能力是影响一国金融市场发展乃至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制度环境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动态影响更是目前众多交叉学科关注的焦点.企业融资曾一度是西方国家公司金融理论的研究范畴,制度作为既定的外生变量,在企业融资行为中始终扮演静态角色.而法律、政治力量等制度因素对融资行为的动态影响,吸引了众多经济学家、金融学家以及法律学者,这一前沿领域的文献大量涌现,主要涉及制度指标构建、实证模型、比较分析等.我国经济虽已取得飞速发展,但法律、金融等制度建设较发达国家仍显薄弱.对这一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将对我国法律、政治与金融体制改革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宋初社会还没有稳定的时期,在宗教和文学上,受到晚唐五代的影响.禅宗继承晚唐五代禅宗的馀绪,加上帝王对禅宗采取了复兴和支持的政策,带来禅宗的发展.禅宗思想与文学融合起来,对宋初文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禅宗的引向内心的追求,改变了封建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观念和思维方式.禅宗思想使宋初文人们产生了恬淡宁静的心境追求和感伤低沉的情绪两个方面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