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西方思想的两大主流——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可以分别追溯到两位思想家身上,一位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一位是丹麦宗教思想家索伦·克尔凯戈尔(Soren Kierkegaard)。由于这一原因,探讨克尔凯戈尔和黑格尔的关系,在当今西方成了非常热门的课题。在欧洲思想史上,克尔凯戈尔最早站在非理性主义的立场上批判黑格尔,在这一批判中,克尔凯戈尔否定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断言人的存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并断言人的存在的荒谬性;他否定黑格尔所强调的以必然性为基础的客观理性,高扬建立在可能性基础之上的人的自由选择,并提出自己的非理性的自由观和辩证法;他企图把“畏惧”等个人心理状态作为存在的基本范畴,取代黑格尔的客观范畴和概念,并以主观思想家取代理性哲学家。克尔凯戈尔所强调的人的存在的绝对性和荒谬性、人的自由选择以及对个人心理状态的表现,实质上也正是本世纪非理性主义的基本特征。承认不承认理性的普遍意义,承认不承认个人行为的理性规范,承认不承认科学的真理性,是现代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本质区别,因此,可以说,克尔凯戈尔对黑格尔的批判是现代非理性主义的先声。  相似文献   

2.
选择观是存在主义人学的核心内容。萨特与克尔凯戈尔的存在主义人学具有诸多相通之处,二者在选择观上都高度强调选择对人的存在的重要性,把人的存在视为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从而也是一个持续的选择过程;二者在选择观上的差异在于,萨特将人的存在等同于选择,否定人生选择的神学前提,并强调选择的无限可能性,克尔凯戈尔则将宗教的存在方式视为人生的真正根基和至高选择。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和克尔凯戈尔均提出了人生的“三境界”,其内含具有同质性和差异性。共相之处体现为推崇恐惧、颤栗及形而上焦虑等原初情感,重在对绝望现象学的描摹,精神本质关涉真理场域所绽出的本真自由,彰显了本体存在的价值诉求。不同之处体现为王国维“三境界”内含动态上升的逻辑指向,克尔凯戈尔“三境界”则是重叠交错的意指结构。王国维“三境界”是对人生意义和终极问题的美学关切,是动态上升后的“静态”自足,是对“罪孽”的条件性和暂时性解除;克尔凯戈尔“三境界”重在对“罪孽”的辩证法扬弃,肯定“骑士信仰”的信念守护,最终指向宗教救赎之境。  相似文献   

4.
从人生哲学的角度,对克尔凯郭尔的哲学观进行探讨,即对克尔凯郭尔孤独个体的哲学的讨论。通过对克尔凯郭尔思想中的“孤独的个体”、个体存在状态及对存在理论和人本主义的影响等方面的阐释来展现其独特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5.
梁卫霞 《兰州学刊》2004,(4):100-102
间接沟通是克尔凯郭尔整个生活和著作中一以贯之的原则,是他全部思想的一个浓缩或"代名词".他生活和思想的"间接性"引发了许多的"克尔凯郭尔问题",同时也赋予后来的研究者们自由的空间和丰富的想像力,对他的思想作出多元化的诠释.间接沟通在克氏那里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但它却影响了后来的诸多学派.  相似文献   

6.
上帝权威论     
克尔凯郭尔在基督教立场上构建了宗教生存伦理学。其中,上帝居于决定性的地位,规定着人的本质以及人生意义的实现。克尔凯郭尔的上帝经历了一个从“创造的上帝”到“信仰的上帝”的转变过程,使外在的上帝逐渐变成了生存主体的主观真理。  相似文献   

7.
谈意志     
存在主义者为什么要推崇尼采? 在探索存在主义来龙去脉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口口声声说什么 “整个人类命运不可捉摸”的存在主义,并没有把一切“主义”都“看穿”,却十分推崇尼采的哲学。雅斯贝尔斯认为“尼采是人类精神最深入的探索者之一”、“哲学家的导师”。他写过一本题为《尼采哲学入门》的书,认为尼采“同克尔凯郭尔一起决定了现代哲学的起点”。他还以为研究尼采“这位最后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这位如此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的哲学家”,是领悟“意识的始因”,“也就是在接近于实现这位思想家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宋代思想家对中国伦理思想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伦理思想,是中国伦理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宋代伦理思想的研究,总的来说,存在着一种“否定过多”的倾向,即对其在伦理道德方面的精粹部分,没有能够加以充分的肯定。这一方面是由于宋代思想家们的许多伦理道德思想,往往同他们的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和维护封建制度的纲常论结合在一起,即精华与糟粕合为一体,不容易分辨;另一方面,也是同我们思想上的一些形而上学观念以及“左”的思想影响分不开的。对于宋代思想家们的“心”、“理”等论述,常常被视为是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主观唯心论或客观唯心论,并由此而被看作是神秘主义,是形而上学的闭门思过等等,从而否定了宋代思想家们在伦理道德理论方面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9.
克尔凯郭尔对理性与信仰关系的处理集中表现了他对启蒙理性的反思和批判。克尔凯郭尔一方面批判理性对信仰的僭越和冒犯,认为信仰的悖论是一种为个体内在激情所保证的真理;另一方面则从哲学激情与信仰激情的差别和联系中找到理性与信仰的融合与汇通之路。克尔凯郭尔以信仰统合理性批判了黑格尔将信仰理性化的思路,指出了黑格尔哲学在理性思辨至上、忽略个体生存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的批判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克尔凯郭尔从内在激情视角对理性和信仰的统合对于克服价值虚无主义、反抗忽略现实生存的抽象思辨具有重要的启示。由于他主要是通过个体内在激情的迸发来实现理性与信仰的融合,因而与黑格尔一样陷入唯心主义,从而未能找到理性与信仰得以统一的现实基石。因此克尔凯郭尔的启示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视角下进行批判性汲取。  相似文献   

10.
宋国栋 《兰州学刊》2007,(6):25-27,77
作为存在主义的先躯,克尔凯郭尔通过对思辨哲学的批判来建构自己的关于"个体的人的存在"理论.他对思辨哲学的批判大致集中在三个方面:个体生存与哲学逻辑的对抗;生存个体对普遍性的置换;"主观真理对"对"客观真理"的颠覆.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对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一书的文本学解读。在阿多诺看来,克尔凯郭尔首先是一个哲学家,其无客体的内在性概念的本质是唯心主义,这一点是由克尔凯郭尔自己的生存境遇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5,(3):25-30
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是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中产生的,他对黑格尔哲学的体系、方法、历史哲学与宗教哲学等给予了彻底批判与颠覆,表达了对黑格尔哲学思辨抽象与忽视个人的不满。作为对黑格尔的反叛,克尔凯郭尔将哲学思考的重心转移到了对单个的人、对个体生命的体悟和沉思,开启了在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存在主义之先河。研究克尔凯郭尔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能够使我们在一个更宽广的视野中把握黑格尔哲学的遗产以及存在主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陈独秀由一个激进的启蒙思想家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相应地,在伦理思想上他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从倡导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替代封建家族主义为内容的道德革命,到以集体主义超越个人主义,完成了一次伦理观的飞跃。研究其伦理观演变的过程,对我们反思当代伦理观论争不无启发意义。一与大多数五四启蒙思想家一样,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主张“重估一切价值”,但其独到之处是紧紧抓住伦理价值的变更,特别强调道德革命。他提出“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纵一时舍旧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踵而仍复旧观者,此自然必然之事也。”他敏锐地觉察到了当时处于深刻历史变动的中国社会经历着一场道德失范和道德新旧转换的痛苦过程。他一方面承袭了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学者。他曾说过:“吾二十五年来之生涯,皆政治生涯也。……与国中政治关系,殆未尝一日断。”所以,他的政治近代化思想始终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由于他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他的政治近代化思想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戊戌变法时期,他遵循今文经学的路数,主张“托古改制”,虽然受  相似文献   

15.
汤显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进步思想家。他的美学思想,既显示出戏剧家、文学家的准确性,也表现了进步思想家的进步性和深刻性。对于他的美学思想,笔者以为:不仅要看到他讲“情”,还要看到他讲“机”和“气”。只有如此,才能对他的美学思想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他承前启后,强烈地影响了中华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和精神风貌。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身后,其学说往往发生分裂和变异,人们对他的认识也很不一致。中国的孔子和德国的黑格尔就是这样。2500多年中,人们对孔子的评价有褒有贬,总的情况是,在古代褒多于贬,较长时期甚至处于“独尊”的地位;近代则贬多于褒,有时甚至被指责为“万恶之源”;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孔子?我认为在经历了长期的褒扬——肯定和近百年的贬弃——否定之后,现在是到了深入做合题文章——实行否定之否定的时候了。下面就此谈些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7.
论共同体的宗教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体与其个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宗教性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由人之生存的基本问题决定的。从克尔凯郭尔对人之生存的基本问题的界定来看,人与超越性的神(他者)之间的关系是根本性的,这种关系包含了肯定与否定两个环节。黑格尔对古希腊伦理共同体的分析表明,共同体通过战争、劳动、生殖这些环节,帮助个体战胜了人与超越性的神之间的否定性关系,从而得以取代神成为个体之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来源。因此,共同体是从人与超越者固有关系中取得其权力的,共同体的宗教性当在此意义上来理解。  相似文献   

18.
张亮 《人文杂志》2002,(6):10-15
本文是对阿多诺《克尔凯郭尔 :审美对象的建构》一书的深度解读。在阿多诺看来 ,克尔凯郭尔的生存境界学说是对黑格尔意识理论的唯心主义继承 ,它所宣扬的牺牲与其说是出于信仰的真诚 ,倒不如说是出于理性的狡计。克尔凯郭尔的生存的政治就是海德格尔的存在的政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对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一书的文本学解读.在阿多诺看来,克尔凯郭尔首先是一个哲学家,其无客体的内在性概念的本质是唯心主义,这一点是由克尔凯郭尔自己的生存境遇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尸子》作为战国时期的诸子著作,虽然亡佚多篇,但从其现存辑本中,仍可看到其中蕴涵的生活哲学思想,如其以“茧”喻学、以“火”喻祸、以“位”喻位的政治论述,无一不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这种以生活喻政治的思想使尸子的理论有别于其他思想家的深奥与晦涩,有利于引导社会大多数阶层的认识,有助于统治者的理解和吸收,在一定条件下当可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他采取的这种做法,也可谓将中国古代寓政治于生活的文化习惯最大化的进行了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