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亚娇 《社区》2012,(31):27-28
今年6月初,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入户走访工作.虽然在入户走访前进行了集中学习,也做了模拟走访训练.但对于刚接触社区工作不久的我来说.一开始入户走访时还是感觉有一定困难。不过.经过几天的走访,我惊喜地发现:社区为居民精心设计的便民服务卡是个宝,在我们的走访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亚娇 《社区》2012,(21):27-28
今年6月初,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入户走访工作,虽然在入户走访前进行了集中学习,也做了模拟走访训练,但对于刚接触社区工作不久的我来说,一开始入户走访时还是感觉有一定困难。不过,经过几天的走访,我惊喜地发现:社区为居民精心设计的便民服务卡是个宝,在我们的走访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牛宝环 《社区》2008,(34):45-46
自2002年到现在,我在社区工作已有6年了。在社区,我做过福利、治安委员,现在负责社区文体工作。回顾自己在社区工作的日子,的确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值得回忆。社区工作虽然平凡,但它为我提供了一个为广大居民服务的平台,它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相似文献   

4.
李藻 《社区》2011,(13):49-49
我所在的社区,名叫天河社区,很大,坐落于沈阳长白岛。刚刚步入社会的我,对社区工作的环境不太适应,我曾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做社区工作,但我也时常告诉自己,年轻人要经得起磨炼。  相似文献   

5.
历琴 《社区》2012,(19):21-21
小杨刚到社区工作时,正好赶上春季入户大清查。我们社区共有居民5000多户,每人都要调查走访500~600户。由于小杨是新人,实际工作经验少.我便安排她和我一起入户,这样我们两入就要走1000多户。晚上是居民在家最多、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所以加班加点走访是在所难免的。  相似文献   

6.
历琴 《社区》2012,(13):21
小杨是90后,充满朝气。她原以为自己年轻又是大学毕业生,从事社区工作应该胜任有余,然而半年社区工作的历练,让她感触颇深,也感受到了其中的苦与乐——小杨刚到社区工作时,正好赶上春季入户大清查。我们社区共有居民3000多户,每人都要调查走访500~600户。由于小杨是新人,实际工作经验少,我便安排她和我一起入户,这样我们两人就要走1000多户。晚上是居民在家最多、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所以加班加点走访是在所难免的。一天晚上,我和小杨入户到王春家,他家附近的平房多,共有4户居民。为  相似文献   

7.
张远远 《社区》2013,(34):43-43
我来到社区工作的时间不长,对很多居民都不太熟悉,但是,在最近的几次入户走访中,我熟悉了社区的几位空巢老人,也对社区里的一些志愿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徐云丽 《社区》2005,(3):25-25
2004年6月,我开始到沈塘桥社区工作。最初,我对社区工作一无所知,做什么都感到不顺手。记得刚到社区的第三天,古新1幢的居民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邻居发生纠纷,甚至要动手。我赶到现场,看到这阵势,紧张得连说话都说不利索了。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我白天上班,晚上走家串门,和大伯大妈、和居民群众嘘寒问暖拉家常。短短几个月下来,我对小区的情况熟了,与居民的心近了,同时也练就了社区干部必备的硬功夫——“铜头铁嘴飞毛腿”。铜头,就是不怕碰壁;铁嘴,就是能说会道;飞毛腿,就是勤于走访,熟知辖区情况。社区工作事无巨细,样样要管。这个岗位没有…  相似文献   

9.
侯春华 《社区》2004,(13):25-26
多点奉献精神走上居委会主任这个岗位,第一意识就是要有奉献精神,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为居民做好事,做实事。社区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随着广大居民社区自治意识的提高,社区居委会的责任越来越重大。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都要与居委会挂钩。居委会干部上班有钟点,下班没有点,居民有事随叫随到,哪怕是半夜三更,也毫无怨言。我是2000年经选举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到现在连任一届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五年来,多少个周六、周日没有休息,晚上加班到十一、二点,我也记不清了。但我心里清楚地知道:百姓心里有杆秤,关键时…  相似文献   

10.
邱美霞  佘记其 《社区》2014,(7):33-33
王夕锁大妈是江苏省丹阳市云阳镇万善园社区的网格长,也是这个社区的居民。1995年,她从一家企业退休后,就当上了万善园社区居委会的一名“零薪制”的居民小组长,虽然辛苦,有时甚至讨气怄,但她却做得十分顺当,而且很开心愉快。用她的话说,“我热爱社区工作,虽然社区里的事大都是婆婆妈妈、鸡毛蒜皮,但我喜欢做,特别是做调解的事,能帮别人打开心结,很愉快!”  相似文献   

11.
李珊 《社区》2013,(5):27
居民是社区工作的主体,如何更好地走近居民、了解居民所想所需,一直是我认为最难推进的一项工作。街道要求社区工作人员每周入户走访30个居民家庭,这对于新入社区工作的人来说是很难的。而且,刚开始与居民沟通交流是很难为情的,更有一些防范意识强  相似文献   

12.
张胜利 《社区》2010,(10):48-49
因为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了社区居委会工作,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者,对于社区建设,那时的我谈不上理解,甚至还很陌生,记得那时有人问我,你为何选择如此平凡的工作?我只是简单地回答:“为了生存。”转眼间,我在社区工作已经9年多。此时,如果再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理解——理解社区平凡中的那些不平凡的精神!”尽管我从事的是基层中最平凡的社区工作,但却是最贴近居民群众、能够为居民服务的一线工作。对我而言,这是不平凡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清社 《社区》2011,(21):37
我做了几年的社区工作者,深深感受到社区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是,在我们与居民打交道的过程中,经常是有利及长远、惠及民生的好政策,上级也定下标准、时限,该贯彻执行时,有的居民就是不理解、不接受、不配合,有的甚至恶语相加这些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我所工作的社区位于城郊接合部是典型的老城区,没有物业管理,居民  相似文献   

14.
李珊 《社区》2013,(7):27-27
居民是社区工作的主体,如何更好地走近居民、了解居民所想所需,一直是我认为最难推进的一项工作。街道要求社区工作人员每周入户走访30个居民家庭,这对于新入社区工作的人来说是很难的。而且,刚开始与居民沟通交流是很难为情的,  相似文献   

15.
刘艳 《社区》2013,(7):48
社区工作,虽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事事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及时将党和政府的政策传达给居民,居民就会早一天受益。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多尽一分心,居民就多一分实惠。我担任社区计生委员一职,负责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一天,我接待了一位50岁左右的阿姨,她说自己刚搬到我们社区,来居委会做一下登记,接过这  相似文献   

16.
翟勇 《社区》2013,(3):25
我是2008年2月调到长沙市雨花区树木岭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的。刚到社区工作不久,我走访辖区16个小区,发现转一圈要半天时间,我一边走一边想,社区这么大,居民这么多,如何跟这些居民交上朋友,唠上嗑,为他们服好务呢?正在琢磨之时,我突发奇想,能不能利用微博和大家联系起来?说干就干,我当即开通了"牵手树木岭"这个微博,从此,社区与居民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相似文献   

17.
陈叶翠 《社区》2014,(33):24-24
甸柳一居社区地处孔孟之乡泉城济南中心城区,居民2744户,10291人。近年来,社区居委会切实加强以社区文化为载体、居民自治为抓手、为居民服务为宗旨的服务型社区建设,把社区打造成了远者亲、近者悦的“人和乐居”。甸柳一居社区房子老,但居民“撵也撵不走”,在别处买了房也要回来参加活动;社区风气正,大事小情公开公平,居民自己给自己做工作;社区不大,却吸引来了美、德、瑞典、加拿大学者的到访。  相似文献   

18.
忙完手头上的工作,杜鹃社区社工贺飞英带上《社工走访日志》,来到自己包片的桃源里小区,走进居民家中,嘘寒问暖,聊聊家常,听听他们一家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仅是贺飞英,从2009  相似文献   

19.
郑丽君 《社区》2011,(13):50-50
不知不觉,我进入社区工作已有8个年头。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能为居民做些事情,为我所在的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很高兴。在社区工作的8年里,既有收获和成功的喜悦,也有委屈,还有遇到挫折后的彷徨,但是,我都未轻言放弃。  相似文献   

20.
徐曙光 《社区》2004,(6):25-25
社区主任们之所以被居民们称为“小巷总理”,就是因为这些“小巷总理”们与大国总理一样,他们“事事关心”,并以自己柔弱的双肩撑起了社区工作的一片蓝天。的确,“社区工作无小事”,大到社区建设,小到婆媳拌嘴,都属于他们的工作范畴。所以说,社区工作不仅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更是政府联系居民的一根根敏感的“末梢神经”。然而,又有谁知道这样光彩照人的“小巷总理”们,竟然也有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后顾之忧。今年1-1期的《社区》杂志就披露了这样一个很具代表性的社会问题。社区主任刘丽芬在下户走访的时候,被犯罪分子抢劫并打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