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翻译中的“平行文本”指的是与原文内容相关的各类译入语和译出语参考文本及资料。对于法律类平行文本的研究,有助于译者弥补其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学习专业术语的表达方法及英汉法律文本的行文风格,对于法律文本翻译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译论的核心理论,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视角。本文在目的论的框架内,根据酒店对外推介材料翻译的要求和目的,运用Nord的翻译失误分析模式着重剖析酒店对外推介材料英译中语用类、文化类和语言类的翻译失误,并指出这些失误主要是由于译者缺少跨文化意识,在翻译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到酒店对外推介英译的目的,未做到以目标语和目标受众为导向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模因论,特别是对等模因(equivalence), 源语-目的语模音(source-target)为理论指导,研究在感召类文本英译过程中,在确保源语信息传递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可以最大程度的引起目的语读者共鸣,完成感召类文本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达到更加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反映出源语文本的意图,本文借助言语行为理论研究成果探讨翻译过程中文本外因素对文本理解、解释的制约作用。文本是一个由一系列言语行为(涉及主题性、功能性和语用性)组成的有机结合体。译者的任务就是把源语言文本最优化地译入目的语,确保翻译的语用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学者对显化现象的研究成果为法律文本英译中的显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法律文本汉英翻译中常用的显化处理方法有连接词显化、动词名词化、修饰显化、语序调整、古语显化等。对法律文本英译中的显化现象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法律文本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多模态宣传背景下,以真实媒体旅游外宣文本为语料,从多维度分析、梳理榆林市旅游外宣材料和旅游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定性错误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旅游外宣材料英译中的错误涉及拼写、语法、用词、语用、文化差异、译语不统一等各个层面,因此需进一步探讨其恰当的翻译方法,提出改进旅游外宣材料和旅游公示语英译的有效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7.
语用学视角下交通公示语的英译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语用等效翻译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在交通公共场所收集的第一手图片、文字资料为语料,对交通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交通公示语英译时应遵循规范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简洁性原则、可视性原则、得体性原则和可读性原则,并结合具体语境和文化背景,采用借用、模仿、转换、修辞等方法,实现等效翻译。  相似文献   

8.
公示语汉译英是应用文翻译的重要部分,有其相应的翻译理论和原则。但在实际翻译中,由于对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及公示语特征的重视不够,汉英公示语翻译尚存在诸多不足。为此,本文从应用文本翻译的原则出发,结合英汉语言、文化及文本差异,在充分重视公示语注重"信息传递目的"这一特征的基础上,以译例对比的方式,探讨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显化"是指原文本的隐含信息在翻译时得到明晰化。作为翻译普遍特征之一,目前针对显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少数双语平行对比的文学译本比较,法律尤其是涉海法律英译领域较少论及。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英译为例,对海商法英译中的显化表现进行探讨,认为由于法律和文学文本的差异,目前基于文学翻译的显化分类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海商法英译。海商法英译的显化体现在语言功能和法律功能两个层面。语言功能上的显化类似文学文本的显化类型;法律功能上的显化则表现在文本格式显化、文本特征显化和文本意图显化。  相似文献   

10.
医院公示语是公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在我国境内工作和生活的外籍人士.对宁波市10家医院的公示语英译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按照莱思提出的文本类型学理论,将采集的公示语语料分为三种文本类型,对每种文本类型的公示语英译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与分析,研究规范方法.结果显示,文本类型决定翻译策略的原则,对医院公示语的翻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示语翻译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对外形象。在对安徽省公示语英译现状进行了调查后,以JefVerschueren的语用综观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相关的公示语英译策略。在公示语英译过程中,译者只有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整体角度出发,才能得出准确、得体的译文。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讨论语用翻译论的问题。语用翻译论指以语用学理论和方法指导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语用翻译论的核心思想是,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源语与目的语之间做到等效转换,努力达到“为译文读者而译”这个终极目标。语用翻译论提出译事必须处理好“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为了处理好三元关系,就要注意翻译过程中思维模式与概念结构的转换。文章作者通过译例对比汉英两种语言转换时在“笼统与具体”、“过程与结果”、“动态与静态”、“婉转与直言”等方面的差异,说明翻译过程必须辨识思维模式不同导致概念结构的差异。文章指出,翻译时必须考虑“同一概念可能存在不同思维结构”,因而在翻译中须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手段。文章作者最后强调,母语为汉语的汉译英工作者必须重视翻译实践,要在汉-英语言对比研究中注意识别两种语言因思维方式不同形成的概念结构差异,从而在目的语中选用恰当的语言结构,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等效转换。   相似文献   

13.
公示语英译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在社会发展、对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现今国内公示语英译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公示语英译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阈和理论框架,其多维转换方法为公示语英译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可行的实践参照。以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3原则为主要指导,结合实例分析探讨公示语英译中一些不足及改进方法,将促进公示语英译质量提高、语言文化环境改善及对外形象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公示语翻译是一个城市的语言景观和形象工程.以功能学派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指导框架,对重庆市部分公示语英译语用失误进行分析,并结合在英国伦敦采集到的公示语语料进行比对,提出了“借译”“创译”“不译”“简明”礼貌”等公示语翻译五原则.  相似文献   

15.
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规范与否对树立一个城市和国家的形象非常重要,河南省著名旅游景区普遍存在公示语错译、误译、译法多样且不规范、影响地区形象的问题。本文借助于托马斯的语用失误理论对公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汉英公示语的普及,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公示语是应用性很强的感召类文本,具有提示、警告、警示、劝导、感染等功能.公示语的翻译重在语用功能对等以及达到与原文相同的交际目的.本文基于语用翻译理论,探讨了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等效现象,指出当前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信息累赘、文化误译、对原文语用意图的曲解以及用词中式思维等问题.译者应在语用等效的前提下,灵活处理原文,使译文地道、自然,符合目标语的语言规范和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7.
针对对外宣传语英译过程中语用失效的现象,提出语用等效是对外宣传翻译工作者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并同时探讨了翻译过程中具体的语用策略:增添或浓缩语用预设信息、遵循译语礼貌原则、语用功能“仿拟”、语用“整合”、交际背景与表达的适度性等。  相似文献   

18.
公示语汉英翻译是我国翻译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以2006~2015年我国核心期刊中刊登的公示语英译研究相关论文为统计源,从文章的发表时间、期刊种类的分布、翻译理论的依托、翻译实证研究、翻译错误及翻译策略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后续的公示语英译研究应该以实证研究为主,细化研究范围,提高公示语英译研究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服务性。  相似文献   

19.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汉英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语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具有相似的文本功能,但二者在语篇模式和文体特征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要使旅游外宣文本实现其预期功能,译者必须了解目的语读者对该类语篇的阅读期待,对原文信息进行调整。本文对比分析了英汉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在语言特点、信息功能方面的差异,从翻译的功能理论角度探讨了汉语旅游景点介绍文本英译中信息重组的必要性和原则以及可以采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雷雨》英译本中话语标记语well的增译现象出发,讨论了well在戏剧文本语境下呈现出的语用功能,总结了汉语戏剧文本英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