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我爸妈要见你。"未婚妻对我说这句话时,带着一股幸灾乐祸的味道。她说得很轻松:"准备点礼物,和我爸妈及亲戚们吃顿饭就好了。"未婚妻向我详细介绍了父母的兴趣爱好及忌讳:"不要送烟酒,我妈妈不喜欢;当季水果和海鲜是不错的选择;可以送点在美国不贵但可以在中国炫耀的东西,比如一个包、一套护肤品、设计精美但不贵的首饰;能表现出你很关心他们身体健康的东西,比如保  相似文献   

2.
女儿放假回家第一天就扬言:这个假期你们谁也别劝我吃东西,我要减肥! 女儿在家少吃或不吃,这对母亲来说有点痛苦——当你精心做好饭菜叫她过来吃,她却躲在房里不出来,昨办?想起她的宣言。好吧,不吃就不吃,少吃点也不会饿死人。 等我自己吃过了,笑着走过去跟女儿说话:“女儿啊,你很幸运!我要祝贺你。”女儿一愣:“怎么说?”我呵呵地笑:“你碰上了一个不强迫你吃东西的妈妈。要知道世界上这种宽容的妈妈可不多啊!”女儿先是点头认同,很快却抬起头,也对我抛来一脸坏笑:“妈妈,我也祝贺你,你也很幸运!”轮到我一愣,“为啥?”“你碰到  相似文献   

3.
很高兴飞机出事的那天,姐姐也出了车祸.我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很残忍,但我觉得某种意义上是老天在冥冥中给姐姐的一种恩惠,因为她失忆了.我和妈妈都很伤心,但是又淡淡地为姐姐高兴,失忆了也好,什么都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4.
正小A是名高二女生,她苦恼地和心理老师说:"我妈妈特别敏感。只要是男同学来电话,她就会怀疑我谈恋爱了。我要是有一点不耐烦,她就开始生气,说我总是让父母不省心,告诫我不能早恋,应该一门心思把学习抓好。她还总是埋怨我不懂父母的良苦用心,做出‘如果怎样就会怎样’等一系列人生惨淡的最坏逻辑推断,最后还可能声泪俱下。我知道家长都是爱之深、责之切,可妈妈总是这样的情绪状态,我担心她会提早进入更年期。老师,我该怎么和她沟通  相似文献   

5.
正中年女人A坐在理发椅上,跟发型师托尼说起了她二年级的儿子。"哎哟,现在的小孩真是辛苦,才二年级,作业要做到10点、11点。怎么办呢,我就要一直陪着他,语文要写一个不共戴天的‘戴’字,你想想,这个字笔画多么多啊。小孩写不出来,他都急哭了呀,他一边哭一边说,‘妈妈我怎么这么没用,我怎么这么没用?这么多笔画,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写’……"托尼摆着倾听的耳朵,附和了一句:"真的是难啊。现在的人用手机多,大人都不一定写得出  相似文献   

6.
开头写法--扣题提示写什么:不论场合,不论发生什么事,我妈妈的第一反应Z都是:“我晕!”她每天都会用到这个高频词。妈妈,我不知道您到底是真晕还是假晕!中间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这天,妈妈打开衣柜整理衣服,突然说要带我出去玩。我知道,她肯定是要带我去逛街。果然,一出门,妈妈就直奔中央大街的服装店。琳琅满目的衣服让她手足无措,她只好拉我“救驾”。“这么多衣服,小姐姐,你说我穿哪件好看呢?”她眨巴眨巴看着我。“这件不错,很配您这样年纪的气质。”我指了指被我相中的衣服。  相似文献   

7.
至善狂     
正【案例】"最近不止一次听到我指导的几个同事说我太苛刻,把他们逼得喘不过气。我让他们做得尽善尽美是为他们好,做学术研究不就是要这样吗?在家妻子也总说我太不宽容,对自己‘狠’,对别人也同样,连对读幼儿园的女儿‘也不放过’。我要求她言行举止不得出现问题,要做淑女,但女儿却越来越不喜欢我。我到底怎么了?我错了吗?"杨先生大吐苦水。【分析】对工作、学习、生活追求完美是没错。一旦这种对完美的要求过分了,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8.
很高兴飞机出事的那天,姐姐也出了车祸。我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很残忍,但我觉得某种意义上是老天在冥冥中给姐姐的一种恩惠,因为她失忆了。我和妈妈都很伤心,但是又淡淡地为姐姐高兴,失忆了也好,什么都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9.
晚上,我躺在床上.妈妈点亮床头灯,走过来坐在我身旁,拉着我的手说:"快睡觉,妈妈陪你!"爸爸也走过来,拉起我的另一只手,说:"嘻嘻,老爸也陪!"我闭上眼睛,感觉很幸福,很温暖. 左边,妈妈的手,细细软软的,就像妈妈平时的细心照顾.每天早上,都是她起得最早,为我做好早餐,做好上学的准备.只要妈妈在家,家里就会很舒服.每次生病,妈妈都仔细向医生询问我的病情和注意事项.跟她在一起,我感到温暖和安全.  相似文献   

10.
开头写法一一扣题提示写什么:身材高挑,长发过肩,厚厚的眼镜片下有一双如鹰般锐利的眼睛。她,就是我的妈妈。妈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糖衣’还是‘炮弹’,看你表现。”中间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我之所以听妈妈的话,大概就是因为她那“糖衣”和“炮弹”吧。“糖衣”,顾名思义就是我做了好事,可以得到的奖励;而“炮弹”嘛,就是毫不客气的惩罚。  相似文献   

11.
妈妈离家的最后那个晚上,她和爸爸整整坐了一夜,说了一夜的话,但我只记得一句:"你走吧,由我来向佩佩解释."这句话是爸爸说的,我知道要走的是妈妈.  相似文献   

12.
王钺 《快乐青春》2010,(7):25-26
小学一年级,我是在家门口上的。到了二年级,要去几里外的学校读书,那真是一百二十个不情愿。 在最初一段时间,妈妈几乎每天都要“送”我去学校——她手中常常拿着木棍儿、竹条儿一类的东西,像赶羊一样赶着我走。我在前边走,妈妈在后边赶。妈妈回头往家走,我也转身往回返;妈妈再回头赶,我就转身往前跑……就这样,不知每天要重复多少次。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家小孩是小学生,我奉劝你看家校联络簿要早。多早?最好不超过晚上8点。因为都市虽有24小时便利超市,大家也可能认为超市什么都卖,但有时偏偏就没有联络簿上要求明天必带的东西。女儿有个同学,他妈妈都是在早上带儿子搭出租车上学途中签联络簿,结果常在车上骂儿子:“圆规(或别的什么)这么早去哪买,昨天晚上为什么不说?!”另一个女同学,全家都要上床睡觉了,妈妈看了联络簿才知道,明天要带一只小动物到学校。她气急败坏地对女儿说:明天把你弟弟带去!第二天一早,妈妈把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70多岁的女患者,濒临生命终点,艰难地喘着气,但怎么也不肯瞑目离开,亲人看着很难受。她的儿子上去轻轻拥抱住母亲,说:"妈妈,您生养我这么多年,辛苦了,我从没有跟您说句‘我爱您',也从没对您说声‘谢谢',现在我要对您说,妈妈我爱您,您放心地去吧,儿子永远都是爱您的,谢谢您,妈妈!"女患者的眼角流出了泪水,这才放心地走了。  相似文献   

15.
李享 《家庭科技》2015,(3):10-11
过分挑剔难择偶 受访人:秦芨(30岁,公司白领) 在升级“必剩客”前夕,秦芨顺利地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26岁那年,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老大不小了,婚姻这件事必须尽快提到日程.”但秦芨也明白“合适的人”不是那么容易找到. 秦芨的闺蜜小榄,恨嫁到三句话离不开相亲,她几乎每个周末都在相亲,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男人的坐姿不够‘正经’要淘汰、指甲留得太长要淘汰、说话语速太快要淘汰……”秦芨说,刚开始她觉得小榄的决定是对的,坐姿不好,说明这人平时很随便;指甲太长,说明这人不讲卫生;语速太快,说明这人不够稳重……受到小榄影响的秦芨慢慢地发现,自己相了那么多次亲,竟然没有一个中意的.“其实,小榄不说的话,我根本注意不到这些细节.后来,与我现在的老公相亲那天,他问我:‘今天你涂了指甲油,说明你是精致的女人,如果不涂的话,你就不是精致的女人了?’我回家一想,还真是!结婚这事,真的是要看人,明不明事理、有没有责任感、爱不爱自己,这才是择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陪伴     
正我下班回到家,7岁的女儿跑过来搂着我撒娇:"妈妈亲亲,妈妈我爱你!"我亲一下她:"我也爱你啊。"正从厨房出来的老妈念叨:"不要老把这些话挂嘴边,老说就不珍惜了……"我很想辩解一下,跟她讲讲现代的育儿观念和相处之道,但终究没有说,只是笑笑而已。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我自己也不知道,也许,只是长大了。  相似文献   

17.
开胃豆     
放鸽子冯笛问:“爸爸,‘放鸽子’是什么意思?”爸爸答:“比如,我把你带到野外玩,我说要去买一点儿东西,请你在这里等我。结果,我没有来接你,这就是‘放鸽子’。”冯笛:“爸爸,您这不是‘放鸽子’,而是犯了遗弃罪!”  相似文献   

18.
学还需疑     
《论语·颜渊》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贡问政,子(孔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读了这段记载后,反问:“使治无食,民饿,弃礼仪;礼仪弃,信安立?” 在封建社会里,礼仪是什么东西,我们暂且不去管它,这里要指出的是:王充这种不以书上说的为是,非为非的大胆怀疑之精神,倒是很值得我们读书、学习时效法的,古人不是说“学则须疑”吗?这就是说,读书要多动脑筋…  相似文献   

19.
四年级的小雪放学同家后跟我说:妈妈,我们班有四个男生喜欢我。我说你怎么知道的?她说每次做值日的时候,A总是跟在我旁边,我扫哪儿他也扫那儿;B知道我喜欢蜡笔小新,每次有了新的贴画都立马给我送来;C每次换座位的时候都争着跟我同桌;D一下课就跑过来跟我聊天。我赶紧往正路上引导她:同学喜欢你是好事呀,你一定要跟同学搞好团结,要是全班同学都喜欢你才好呢。这样,评三好学生的时候他们好选你呀。小雪说,我说的不是这个喜欢,是跟别人不一样的喜欢,是爱。我  相似文献   

20.
开头写法--扣题提示写什么:最近我有个重大发现,那就是我亲爱的妈妈竟是一位“修辞女王”,她有许多“修辞神功”,常弄得我哭笑不得!中间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神功一:缤纷比喻,一次,我正专心致志地写着作业,一个低沉的声音传入我耳朵里:“背要挺直,不要弯得像一.只金钱龟!”正当我思考一道题时,不由得跷起了脚,妈妈又来了:“我的‘小章鱼’脚跷得爽吗?赶紧给我放下去!”老妈的比喻可谓是缤纷多彩:吃饭时,我是“贪吃熊”;跑步时,我是“帅小马”;睡觉时,我是“可爱猪”……唉,老妈,您这神功真叫绝,您不从事写作,真是屈才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