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界对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问题存在着很多不一致的看法。本文通过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汇总,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有五个大的方面,即哲学基础、实践基础、科学技术基础、社会基础、直接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构建道德规范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之一.只有全面、科学认识道德规范的基础或根源,才能构建出适应我国社会变化的新型道德规范体系.道德规范的基础仅仅归结为"经济关系"是很不全面的.只有从社会和自然、人性和信仰这四个维度出发,才能全面、科学解决道德规范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公序良俗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其产生是基于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公序良俗原则确立的基础具体表现为法理基础、价值基础、社会基础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 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 对资源问题从会计角度进行专门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文中围绕创建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程序运行基础、方法体系基础及核算基础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借代是汉语中的传统辞格,运用极为普遍。本文试图在总结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学、心理学、符号学的知识,系统深入地探讨借代辞格产生的客观基础、心理基础和文化基础,以期给借代辞格的运用和解读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保释制度因其共同的价值基础在英美法系及大陆法系普遍存在,基于各国诉讼体制及价值侧重点的不同,决定了其在保释的种类、内容及程序方面存在差异.欲在我国构建保释制度需对现行的诉讼体制及庭审方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来,审丑思潮的崛起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在理论上阐明审丑教育命题的合理性及它的形成基础是十分必要的。首先,20世纪哲学思潮的转向促进了人文精神的高扬和对个体主体性的彰显,使得人的感性生命极大解放,从而为“丑”进入现代审美领域奠定了哲学基础;其次,现实世界本身美丑交错杂成的现状,以及新时期以来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方向,使得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在不同层面上进入了审丑狂欢的时代,这为审丑教育问题的形成提供了迫切的现实基础;再次,教育学与美学的跨学科研究,为审丑教育问题提供了学科基础,审丑进入教育学领域,既体现出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开放态度,也体现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念和宗旨。  相似文献   

8.
"秩序感"的理论基础是波普尔的科学哲学、赫尔姆霍兹和吉布森等人的心理学成果,以及信息论和洛伦茨的生态学研究结论.其工作机制为:人们在欣赏装饰纹样时会主动地在延续中寻找中断,而具体的制作程序则是构框、填补和连接.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的凝聚力。”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特点深刻认识和把握的具体体现,是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扩大党的社会影响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创新之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大创新理论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联系实际,潜心研究,深刻领会,正确认识,全面贯彻这一创新理论,有利于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党的凝聚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同历史时期国情的比较 ,论述了我党几代领导人根据时代特点 ,确立和发展我党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思想的过程 ,认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有关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社会问题分析的光辉典范 ,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指明了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夸张作为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法 ,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夸张是作家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的描写。文学批评对这种“言过其实”褒贬不一。本文从历代文学作品的夸张入手 ,指出现实世界与情感世界是形成夸张的双重基础 ,作家独特的心灵创造将二者沟通起来 ,甚至使情感超越现实 ,从而创造出震撼人心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论述 ,科学地解答了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新和发展。深化对“两个基础”的认识 ,一是要正确认识工人阶级队伍的新变化 ,深刻领会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重要性 ;二是要正确认识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 ,深刻领会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紧迫性 ;三是要正确认识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辩证统一关系 ,全面把握党的先锋队性质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坚持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十分注重的问题 ,阐明了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建设的成功经验 ,分析了新时期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 ,提出了新世纪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应该注意把握的两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强调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 ,是同实践这一伟大思想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之交国际国内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进行了深入观察分析,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个重大战略思想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时代基础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审美启蒙理论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负有时代特点的新话题。作为现代审美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等理论,为审美启蒙理论提供了其哲学基础,美学基础及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事业需要不断发展,党的理论基础、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也需要不断开拓。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新思维是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的光辉典范,不仅指出了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阐明了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立论基础,有助于人们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重新审视中国共产党曲折发展的历史,重新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朱耀  杨光普 《延边大学学报》2013,46(2):98-103,109
金融检察制度是检察机关为了对金融领域的守法、执法、司法进行法律监督,开展的专业法律监督活动,由一系列理念、方法、行为准则等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是一种社会上层建筑.金融检察制度的社会基础既包括金融发展的现实需要,也包括以检察权为核心的权力基础和法律监督等理论基础.寻找金融检察制度的社会基础,证成金融检察制度的正当性,可以为制度的构建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在历史发展中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这种凝聚力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包括有地理、经济、传统文化、共同心理状态、爱国主义感情等等.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于炎黄时代,起核心作用的是炎黄二帝.因为炎黄二帝具有"共祖"象征作用、文化纽带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所以,炎黄二帝及其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情感基础、思想基础和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