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子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的思想丰富、渊博,而且有独见。他的文章有个性,有独特的文风。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庄子的寓言。“寓言”这个词汇始见于《庄子》,可以说,庄子是我国寓言的先驱。所以《庄子》能深深地吸引着历代的读者,其中包括学者、诗人以至政治家。即此而论,《庄子》也就永远埋葬不掉了。  相似文献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这是孔子说的一句话。对于这句话的翻译,不少人把“为师”译为“做老师”或者“当老师”。如:“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凭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88年6月第3版)。又如:“温习过去的知识,就可以知道新的道理,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初中文言文学习旨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88年12月)。再如:“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知道新的道理,这种人可以让他做老师了”(《中学古诗文对照注释》上册,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1987年12月第2版)。上述译法,均把“为师”译作“做老师”或者“当老师”,都是不够准确的。  相似文献   

3.
“梦蝶”寓言历经千载有着极为丰富的阐释,然条分缕析,大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解释抉发其梦幻之义,因其中多羼杂着浓烈的情绪感受,故称之“情”的体验。第二类解释则从“梦蝶”寓言中寻绎出万物变化的道理,故称之“理”的思致。第三类解释以齐物之境解读蝴蝶梦,故称之“境”的领悟。三种解释路向各有其合理之处,自成一说,但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而且它们在理解的层次上是有高低之分的。  相似文献   

4.
一都说结了婚的夫妻,格外要注意相敬如宾,不要横挑鼻子竖挑眼,道理凌真和马一市都懂,可一关上门,就都忍不住。凌真总想高过马一市半个头,她说什么,他最好就听;马一市呢,他又总想在凌真跟前逞能,让凌真打心眼里服气他。  相似文献   

5.
有些家长常用“奶味语言”(儿语)跟幼儿对话,如“吃果果”、“坐车车”、“睡觉觉”等,以为这样说孩子容易懂容易学.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干什么都是从头学起,学什么都是同样难懂或同样容易.你不说“好玩”说“有趣”、你不说“化了”说“溶解”、你不说“好看”说“美丽”,听多了他一样领悟.有位妈妈在儿子刚满8个月时就开始常用较深、文雅的语言与他对话,坚持不懈.待孩子会说话后,发现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孩子强,且能  相似文献   

6.
文风与文章风格是关系极为密切,但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文风和文章风格的认识不尽相同,往往有很大差别,甚至混淆不清。本文想就什么是文风和文章风格及它们之间的差别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文风”一词见于《文心雕龙》的《风骨》篇。原文是:“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一作清)焉。”大意是说,如果文章的语言准确、清楚,那么文章就能很好地说明事理;如果文章的思想高尚、纯真,那么文章就表达了作者的情志。这里把“文骨”与“文风”相对来谈,指的是事理与情志,与我们今天所通用的文风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关于“言意之辩”,自先秦时期就已经分为两种观点:“言尽意”与“言不尽意”。庄子主张“言不尽意”。认为“言”只是会“意”的工具;他通过“得意忘言”的方式解决了“言”与“意”之间存在的矛盾。庄子的“言不尽意”论对中国传统美学影响颇为深远,开启了传统美学对意境美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8.
寓言是一种文学样式,以象征和比喻手法,通过简短的故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经历着空前的急剧变革,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当时各派思想家和游说之士,为了宣传自己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都非常重视语言技巧的修养。他们巧设比喻,想方设法把道理说得委婉动听,使听者容易接受。因此,他们说话,写文章就经常插上精采动听的寓言故事,来阐明事理,批驳论敌,说服人君。 《战国策》寓言继承了《庄子》、《孟子》等寓言的优良传统,结合纵横家的生活和当时的政治、外交斗争,丰富和发展了寓言这一文学样式。它不仅有异常丰富而又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政治色采,而且具有极其精湛而又富有魁力的艺  相似文献   

9.
庄子浪漫文风的背后潜藏着深厚的现实意蕴。他不仅借助“畸人”、“宋人”、“寓言”等形象的文学描绘抒发了自己的忧生情结与当世情怀 ,而且借助《齐物论》等文建构表达了自己的批判意识与现实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文章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而思想和感情又是不能分割的。白居易曾做出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论断,其中道理也不难理解,文章总是要以情感人的——你要写一个人,就要写他(她)的情感和情绪;要写人区别于其它人,就要写出他(她)的情态和情状;要写此时此地的“特殊”,就要写出“特殊”的情景和情境;文章是由人来写,就不会不带有作者的情趣和情致的印记;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情调,也恰恰是作者的激情所在。所以说,一篇文章中,总  相似文献   

11.
在一张语文试卷中,我们看到这样一道改错题:“大家都来了,只有他一个人没来”。这道题究竟是错还是对?对此曾引起过不少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如何处理“全体”和“部分”的关系。既然“全体”都来了,那末,包含在“全体”中的“部分”——他一个人——怎么可能不来呢?这是认为句子错了的人的意见。而认为这个句子对了的人也有道理。试想,当某人对你说话时,先指一指“来了的人”,当然可以说“大家”,而决不会说“大多数人”之类的话的,然后针对“没来的他”,当然可以说:“只有他一个人”。因此,这句话又何错之有呢?而且,在日常生活用语中,这样的例子还不少。现略举数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寓言这一文学样式,是把发人深省的道理,运用比喻、夸张或象征等艺术手法,寄托在简短而又有趣的故事里,常常带有劝喻或讽刺的作用。因此,寓言主要为了表达寓意,故事仅仅是驱壳而已。如果寓言没有深刻的寓意,便失去它存在的价值。外国寓言作家陀罗雪维支称寓言为“穿着外套的真理”。这形象而确切的比喻,不仅反映了寓言的特点,而且启迪人们如何去掌握赏析寓言的锁钥。 凡是优秀的寓言,都具有丰富的想像,巧妙的构思,并以精炼的语言,表达其鲜明的倾向性。它们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特别能  相似文献   

13.
言意关系问题,特别是“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说,中国古代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魏晋以后,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古代文论注重“言外之意”的文学传统,并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在哲学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冯雪峰的一生充满悲剧的意味,其中有不少值得后人总结的东西。冯雪峰以其寓言被誉为“中国现代寓言的奠基人”,他的寓言揭示了他的政治品格、战斗精神和坦荡胸怀,是他为了抗争黑暗而在特殊时代选择的特殊武器。这些寓言诅咒黑暗现实,赞美革命事业,呼唤光明未来,而其中冷静的理性思考则显示出了常人难及的思想高度,其绝笔之作更象征着冯雪峰的坦荡胸怀。  相似文献   

15.
略谈新文风     
一新文风的形成和发展文风通常指文章的作风、风格。文章的作风、风格、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所以谈文风又往往偏重在文章的语言风格方面。按照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解,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因此语言风格又联系着人,联系着人的思想。所谓“风格即人”,“文如其人”,正是这个意思。人是属于一定阶级的,人们写文章就离不开自己的立埸观点;文章又是反映时代  相似文献   

16.
早就耳闻广西壮牛水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农天懂是个乐于与传媒打交道的人,果然,电话一拨通。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我们就与他敲定了采访事宜。第二天上午,我们如约坐在他的办公室里,话题很快就切入广西壮牛水牛乳业,年轻的农天懂这时微微一笑,说,其实12年来他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乳业。“刚毅、果敢、热情、爽朗、执着、正直”,在采访他的过程中。这样一些词语不断地跳跃出来。我们想,从他的所行所为、所思所想来看,把这些词语用在他身上那一定是极为确切的。作为广西水牛乳业的领军人物。农天懂告诉我们:广西壮牛乳业只用了4年时间就已经提前进入中国乳业500强行列。我们以为他肯定为此颇感自豪。想不到,这时候表情丰富的他却又微微一笑。颇为坚定地说,“其实我还在路上”。  相似文献   

17.
《社区》2002,(18):21-23
一个寓言说:一个儿子,在恶毒的妻子的指使下,剜走母亲鲜红的心,就在这逆子捧着心奔跑时,他不慎跌了一跤,母亲的心惊问道:“儿呀,你摔疼了吗?”……这则寓言,如今在四川攀枝花一对父母双亲和他们的逆子身上发生了——  相似文献   

18.
亲密规律     
和一个朋友在饭店小聚,朋友的手机响了,他没接。我提醒他接听,他说:“没事,无关紧要的电话。”喝了几杯后,他的手机又响了,很固执。我说:“会不会是你家人打来的?”他却接通手机对着话筒就喊:“你烦不烦啊!”说着关机。我目瞪口呆,他说:“一个朋友,我早知道是他。听铃声的长短就能猜到。”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比较特殊而独特的人物。他平淡古朴却又不止于平淡古朴;其自然真淳,却又朴茂渊深。他归隐田园貌似淡泊,却又不止于淡泊。平淡中寓深刻,淡泊中寓豪放,极具复杂性。因此,千百年来,对他的研究与评价,可谓色彩纷呈,各异其说。清沈德潜《说诗(日卒)语》说:“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方东树《昭昧詹言》云:“诗文须神气浑涵,不露圭角,汉魏以下,惟陶公能尔”。此中“渊深”“浑涵”正是陶诗具有深厚韵味的感人之处。那么其深刻处在哪儿  相似文献   

20.
鲁迅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他在给叶紫的信中,告诉叶紫在文章写成之后,不急于拿出去,“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又非常重视向大作家的手稿学习。他在《不应该那么写》中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