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信息产业发展态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台湾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台湾信息产业崛起的原因,今后的发展,及两岸在信息产业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解严令的颁布以及人民团体组织法的修订使得台湾非政府组织的数量快速增长,服务内容日臻全面,国际化视野更为凸显。2000年民进党执政后实施了"社会带动国家进步战略"推动了台湾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加上民众需求的变化、财政压力的增加推动着非政府组织的转型与创生,非政府组织着力关注民生,增进民众福祉,注重自主发展,坚持身份独立,崇尚国际视野,承担两岸交流的历史使命。但总体上看,台湾非政府组织规模较小且分布不均,它们的资源较为匮乏,意识形态浓厚。为此,要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增进台湾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拓展非政府组织的生存空间,扩大两岸非政府组织的交流合作,促进两岸非政府组织的项目整合与制度整合,促进台湾非政府组织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两岸在服务业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严重滞后于制造业.近年来,尤其是ECFA的签署和实施以来,台商在大陆的产业布局已逐渐向服务业拓展,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一轮台商投资热潮正在形成.闽台服务业发展存在差异,互补性强,随着闽台在农业、工业领域合作的持续深化,两地服务业扩大合作已势在必行.福建应抓住机遇,积极承接新一轮台商投资热潮,着力打造闽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持续推进闽台经贸合作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古远清 《学术界》2012,(9):132-139
在五十年代兴起以反共为目标的“战斗文学”,是“外省作家”的文学,是来自仇恨和反映动乱时代的文学,是认同一个中国的文学.像《未央歌》一类只有少量“复国”词句的作品,不能视为“战斗文学”.“战斗文学”之所以走向衰亡而非王德威所说未曾“逝去”,是因为1991年当局正式宣布“动员勘乱时期临时条款”作废,使“战斗文学”存在失去了根基.此外,“战斗文学”的倡导者心理不健全;创作源泉枯竭;存在着严重的公式化倾向;生产“战斗文学”的体制尤其是监管手段存在着许多缺陷;台湾社会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年代,读者早已厌倦这些打打杀杀及血泪控诉的作品,故作为一种因意识形态而兴、因意识形态而颓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战斗文艺”到了九十年代只好成为历史名词.  相似文献   

5.
台湾服务业100大企业发展态势及与江苏合作机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服务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下台湾服务业百大企业的发展有了新的变化,虽然其行业分布发生了一些变动,但其在管理以及人才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市场容量以及制造业基础方面的劣势依然存在,这些都为台湾与江苏开展服务业合作以此推动产业转移和升级创造了机遇。  相似文献   

6.
台湾地方特产与当地人文与历史变迁息息相关,台湾地方特产更与当地的地理、气候、经济和产业等因素密切相连。台湾地方特色加工食品以糕饼、茶叶和海产加工品为主,知名的地方特色加工食品共有87种。台湾非常重视对地方特色产业的辅导,近年来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诸多策略中,与地方特色加工食品产业发展较为密切的辅导政策主要有:"农村小型食品加工"辅导、"地方伴手"计划、"一县市一特色,一乡镇一特产"发展策略、"观光工厂"计划。台湾地方特色加工食品的营销方式主要有:媒体推介、文化行销、网络购物、会馆展销。台湾地方特色加工食品发展的启示是:借鉴台湾经验,大力发展福建地方特色加工食品产业;深化闽台合作,促进闽台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ECFA的签订,是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为深化两岸产业合作创造了大好时机,将有力推动两岸产业合作迈入制度化轨道。多年来,两岸产业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大陆形成颇具特色的合作模式和产业链,为后ECFA时代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打下坚实基础。福建与南台湾源渊深厚,产业互补性强,未来可在临港工业、现代农业、传统优势产业等方面加强双向交流合作,以共同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达到互利双赢之目标。  相似文献   

8.
大陆与台湾共同推进两岸金融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在此宏观背景下,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人为的限制,目前两岸金融合作仍停留在间接、单向和低层次的阶段,这是与经济全球化趋势格格不入的,而且已成为制约两岸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两岸即将分别加入WTO的事实,海峡两岸应从两岸同胞的长远利益出发,携起手来积极推进两岸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9.
姜益 《理论界》2007,(10):164-165
台湾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人文、军事等方方面面。大家一般重视经济、政;台等因素,在统一大业中,经贸外交固然重要,文化人缘也能担功。经济是现实的,而文化则是久远绵恒的。加强两岸人文历史认同,增强中华一统观念也很重要。本文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及文化认同在两岸统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ECFA与两岸产业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FA是两岸签订的具有自由贸易协定性质的框架协议,它开启了两岸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协议中的,尤其是第六条"经济合作"议题中的适应了大陆经济影响力的变化对两岸产业合作的影响,改变了之前的合作状况,开创了两岸产业全面深化合作的新局面,并提供了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的可能路径——形成若干个有利于两岸产业提高竞争力的产业联盟,在此基础上"扩溢效应"进一步发挥,两岸经济合作逐渐深化。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有许多地方和许多人都在研究台湾,台湾学者从各个学科的角度又是怎么研究台湾问题的?也许从台湾刊物的某一论文或某一位台湾学者的意见中,我们可能感觉不到台湾学者探讨台湾问题的特殊之处,但是我们若从宏面的历史的角度来看,台湾学者的台湾研究自有其观念表述的特定指谓、有其生存环境影响下的特定思想脉络、有其分析体系建构上的特殊形态。  相似文献   

12.
李国鼎与台湾资讯电子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 1970年代 ,李国鼎就预见人类将进入资讯时代 ,认为台湾地小人稠 ,应大力发展资讯电子产业。他发起成立资策会 ,创建新竹科学园区 ,广邀海外学人返台创业 ,扶植半导体产业 ,为台湾资讯电子产业的成长壮大贡献良多 ,公认为科技教父。这根植于他求知力行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张羽 《东南学术》2012,(3):185-197
1980年以降,一系列台湾文学史论著作在海峡两岸相继出现,撰史者在断裂性与连续性、变动性与经典性中,寻找一个策略性的位置,来划定台湾文学的版图。在这些台湾文学史的编撰中,原生态地保留了撰史者的文化叙事与身份认同。本文主要探讨台湾文学史如何被建构?经典论述如何被拆解?被收录/命名的文本以何种艺术品位来建构?文学史作为权力和文学知识构成的体制发生何种异动?复调的台湾文学史如何论述等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未来应该持续重视的台湾文学史议题。  相似文献   

14.
李清华 《东南学术》2011,(4):223-232
台湾当局重视科技教育,从政策上对科技教育给予极大的支持,促使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不断得到提升。在70年代,成立了以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工业技术学院";并且经过80年代的转型,使台湾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在90年代获得了快速发展。台湾科技教育的不断转型和发展,促进了台湾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台湾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专门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台湾科技教育的不断转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结合福建省四大国家级台湾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功能布局不够合理、台资企业入驻率偏低、冷链体系不完整、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完善台湾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功能布局、加强中心与两岸民间社团组织的深度合作、推进闽台农产品冷链合作、打造台湾农产品物流中心的O2O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是台“行政院”《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的重点计划。计划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不同类型之文化创意产业,就人才培育、研究发展、信息整合、财务资助、空间提供、产学合作接口、营销推广、租税减免等不同面向提出整合机制,配合地方政府、专业人士、民间和企业之协作,共同推动。本文拟就台湾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和分类、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和面临的不足、以及台湾各界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所提出的建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利益集团是台湾政治发展的产物,岛内政治体制的转型、政党政治的形成以及政治环境的变迁对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利益集团作为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尺也对岛内的政治变革、民主化进程及政治局势产生独特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利益集团与政治发展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准确把握岛内政治发展的脉络和方向,理性评价台湾利益集团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不可抵御之潮流,是台湾经济发展之需要,因为,大陆市场已经成为拉动台湾经济发展不可轻忽的动力源,这是两岸生产要素与产业结构整合的结果,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从客观上更强化了两岸经济整合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创建两岸经贸关系的机制化与制度化基础,对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至关重要,也有利于稳定并促进台湾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发展现代服务产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有620多万人口大型城市而言,南京市服务业发展和附加价值结构的提升具有极大的空间。南京市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的生产者服务业,以及广大的郊县地区的服务产业,以此拉动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功能重组。南京市建立现代服务中心的可行途径,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如果能够利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立足沪宁线城市的产业链,借助南京市得天独厚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南京就有可能建立起具有特色的生产者服务体系。为此必须优化建立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