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鲁迅的《自嘲》诗早为人们所熟知,尤其是该诗的颈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是脍炙人口,是群众广为传颂的名句.然而诗有时真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即使是这样一首人们熟知的诗,在有些问题上,大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例如鲁迅在1932年为柳亚子书写此诗时,有题跋:偷得半联,添成一律以请云,这“偷得半联”是什么意思,对此就有三种说法.这里想探讨一下“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句的解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野草》和梁实秋的《雅舍小品》都充满对生命执着的探寻,大体来说,鲁迅的生命哲学是向下扎根,具有深刻性、真挚性;梁实秋的生命哲学是向上飞升,具有超越性、平和性。《野苹》是鲁迅对黑暗社会“绝望”和“反抗绝望”的刻骨铭心的生命箴言;《雅舍小品》则是梁实秋对现实社会“绝望”从而“超越绝望”的从容典雅的生命诗篇。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体现为韧性战斗精神,是执着现在的现实主义。归根结底是“真”,真中有善,是一种大善;梁实秋“超越绝望”的生命哲学体现为儒雅为业,是执着现在的理想主义,溯本探源是“善”,善中有真,是一种本真。  相似文献   

3.
鲁迅论诗     
鲁迅曾一再说他“不懂诗”,对诗“外行”。虽然他在青年时代就写过诗,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更写过不少的诗,可是他后来却表白道: “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诗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诗——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十出现,就洗手不作了。”①这自然是自谦之词。其实鲁迅一生所留下的几十首诗,不论新旧,都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令仍为大家所传诵。以鲁迅的整个成就  相似文献   

4.
对于李贺诗的渊源 ,历来争论不休 ,唐代杜牧认为李诗源于“骚” ,宋代张戒认为源于李白 ,刘辰翁认为李贺自成一家 ,清代周容则认为李贺诗“原本风、骚 ,留心汉、魏”。同时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李贺诗既源于骚又不同于骚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理”的多寡上。通过对大量历代关于李贺研究论文的分析、比较 ,本文作者认为李贺诗源于骚体的观点更为贴切。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旧体诗有相当一部分和屈原有关,它们或采用屈原诗里的一些辞句和语汇,或涉及屈原的创作和生活。这说明鲁迅对屈原的作品很熟悉,对屈原的研究工夫很深。《送O.E.君携兰归国》和《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是其中的两首。这两首诗通常被认为是鲁迅的“夫子自道”;前一首的“兰”,后一首的屈原,都被说成鲁迅的自况。这样的理解合不合鲁迅诗的原意、鲁迅对屈原的评价以及鲁迅的思想和性格呢?  相似文献   

6.
汉赋闲谈     
要给赋这种文体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不很容易的。它象诗,却不是诗;象“骚”,却不是“骚”;象散文,却不是散文。它象诗一样要求押韵,象“骚”一样体制宏大,象散文一样采取长短不齐、富于变化的句式。从本质上看,它最突出的特点是“铺采(扌离)文,体物写志”。赋在有汉一代极盛,体制大备,成为主要的文学样式,然赋之盛非赋之源也。 赋是由诗发展而来的。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也。”刘勰的《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自诗出。”他们都指出了赋的渊源所自,为我们考察赋的由来  相似文献   

7.
历代对诗经《郑风·风雨》一诗的题旨解释,大致有三种:《毛传》传统认为,此诗旨在“乱世则思君子”;朱子解为“男女淫奔”之诗,现代人则舍去朱子之道德偏见,认为此诗表达了寻常正当的男女相悦之情;方玉润解为怀念朋友之诗.三种解释的差异取决于如何理解诗中的“君子”.透过对“君子”的辨析,可以得出对此诗主旨的三种不同理解,但这三种理解未尝不可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8.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所写的著名诗句。这两句诗早已成了我们的座右铭。但是,诗中的“千夫”一词,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呢?我看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 现在,几乎所有的研究鲁迅诗歌的论著,都把“千夫”解释成“敌人”。“千夫是指敌人”,这似乎已成了“定论”,而且是唯一正确的论断。倪墨炎同志在他的《鲁迅旧诗浅说》中说:“在本诗中,千夫是指敌人,千夫指是指敌人的诬蔑、诽谤、压迫、谋害。”这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陶潜《挽歌诗》三首,是凭籍了魏晋佛教“三世”神学想象才得以突破我国千百年来的《诗》《骚》传统,于现实人生之外另辟出一“幽冥”鬼世界来。抒写其前所未有的奇思妙想,使之成为了千古绝唱的浪漫主义杰作。  相似文献   

10.
闻一多1925年夏留美归国之前,给梁实秋信说:“来示谓我之诗风近有剧变,然而变之剧者,孰过于此”,并以诗示之。闻一多诗风的转变,不仅为梁实秋发现,也被闻一多承认。这转变,即是闻一多诗从早期“红烛”时代的“专求秀丽”,到“死水”时代的“渐趋雄浑、沈劲”,也就是从璀璨的韵致到凝重的风骨。 闻一多认为神韵是诗的四大原素之一。它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是从诗之语言中浸流出来的精神、韵致,是诗的灵魂。所以,闻一多认为:诗无神韵妄为诗。  相似文献   

11.
一小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一般认为,产生于“五四”之后不久,以冰心一九一九年冬天写作《繁星》为其开始的标志。一九二一年以后,写小诗的人逐渐多起来,小诗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发展;一段时间内风行诗坛,成为“新诗运动最早几年”中“最流行的诗”之一(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到一九二三年底,宗白华《流云小诗》出版,“小诗渐渐完事”(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相似文献   

12.
刘勰的诗论     
诗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贯穿着古代文学的始终。因而中国古代文论主要的是诗论。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文”,尽管是泛文学的,但其主干则是诗赋。“文心”,相当一部分是诗心。刘勰提倡“宗经”,其一是《诗经》。根据五经总结的“六义”,其中如“情深而不诡”,“风清而不杂”,也可以说是诗的义则。“文之枢纽”中的《辨骚》篇,第一次全面阐述了屈骚的艺术价值。风、骚并峙,在理论上揭示了古代文学的两大源流。“论文叙笔”中,《明诗》篇论述了诗的历史、诗的特征。《乐府》篇论述了诗与音乐的关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关于毛主席《吊罗荣桓同志》诗中的“战锦”一语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臧克家《毛主席的诗教》、裘是《哀歌声里起雷霆》、春阳《读毛主席诗词三首的几点感受》等文章阐发的,认为“战锦”是指战锦州,是赞扬罗荣桓同志在锦州之战中坚决捍卫党中央  相似文献   

14.
如何理解鲁迅《秋夜有感》一诗,曾经引起过讨论。主要分歧是,《秋夜有感》的内容和张梓生及其主编的《申报·自由谈》是否有关。张恩和同志《风雨鸡鸣斗志弥坚——对鲁迅诗<秋夜有感>的理解》①一文,持“有关”说。陈瘦竹同志不同意张的“有关”说,认为在联系当时形势时,“过于狭隘,因而难免牵强附会”②。严迪昌同志虽然也认为张的一些论点“欠市慎,与史实不符”,但却支持张的“有关”说,认为“鲁迅与张梓生及其接编《自由谈》的关系恰恰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二年三月三十一日,鲁迅写了一首题为《偶成》的七言绝句。全诗是: 文章如土欲何之, 翘首东云惹梦思。所恨芳林寥落甚, 春兰秋菊不同时。这首诗,是鲁迅诗歌中争论较多的一首。争论的焦点,就在于对三、四句中的“芳林”、“春兰秋菊”、“时”的理解上。“芳林”指的是哪里?“春兰秋菊”隐喻什么?“时”又当作何解呢?多年来,人们各执己说,莫衷一是。有人说,“芳林”系指当时  相似文献   

16.
我爱读鲁迅诗.为能准确、深刻地理解鲁迅诗,我常读那些笺释,论析鲁迅诗的著作与文章。这些著作与文章给了我不少启迪与教益,但有时,我也觉其中有少许尚可商榷之处.课余灯下,偶有所记,现绥成文,以就教于鲁迅诗的爱好者与研究家们.“破帽遮颜过闹市”张向天同志《鲁迅旧诗笺注》:“为使不叫人认出来,破帽子总是拉得低低的在闹市上急急走过”,“鲁迅先生一生不讲究衣着,所戴的帽子也是破旧的”,并引马珏《忆鲁迅》中的一则描写作证:“看见衣架上挂了顶毡帽,灰色的,那带子有一丝一丝的,因为  相似文献   

17.
《蝃(虫东)》正解——诗旨辨说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蝃(虫东)东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 远父母兄弟。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 远兄弟父母。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古代治诗者对此诗旨意的理解,可归纳为如下几种: 一、“止奔也。卫文公能以道化其民,淫奔之耻,国人不齿也。”这是《毛序》的说法。二、“刺奔女也。”认为是讽刺女子私奔的,以三家诗的《韩序》为代表。三、认为这首诗是“代宣姜答《新台》的,是刺卫宣公的,方玉润《诗经原始》持此说。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的《自嘲》诗,是他诗作中的名篇,曾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交口称誉。该诗颈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已经成为千百万革命人民的座右铭。但是,对这首诗的理解,却一直争论迭见,莫衷一是.搞清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对理解鲁迅后期的许多诗篇,研究鲁迅后期思想,更好地学习鲁迅精神,都是颇有助  相似文献   

19.
“诗骚传统”作为中国文学精神的价值归属,在时间纵向上贯通整个文学史的发展,在创作横向上覆盖诗、文、词、戏曲、小说等各个文体。“诗骚传统”对花间词精神向度的牵引与塑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花间词人延续“诗骚传统”中雅正观念与瑰丽文辞相统一的创作精神,将“清绝”之质与“侧艳”之辞融合一体,超越传统诗教而释放艺术活力;二是创作层面,花间词人以“诗骚传统”中的现实精神为价值皈依,秉持“比兴寄托”的创作原则,赋予词体特定的时代精神与思想内蕴。对“诗骚传统”与花间词精神向度的探讨,意在说明以“诗骚传统”为内核的中华文学精神不因文体转换发生断裂,而是贯通不同时代并辐射于不同文体,从而使中国古代传统文人精神不断绵延升华,使中华文脉得以贯通融汇,彰显出中华文学的本土特色与精神气象。  相似文献   

20.
作为辞世前留下的最后几篇作品之一,《女吊》对理解鲁迅一生思想有着特殊价值。然而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鲁迅在该文中“发明”了女吊身上本不具备的“复仇精神”。这一问题对中国近现代民俗文化研究与从根源上把握鲁迅的思想体系,都具备重要意义,故而研究希望通过对江南地区目连戏与民俗文化中“女吊”形象演变史的系统梳理,结合明清两代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入解读鲁迅视“女吊”为“复仇”象征的理据为何,进而指出在《女吊》中,鲁迅敏锐地发现了在官方的正统叙述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充满“报仇雪耻”精神的江南文化传统;因此,他以民间文化为立足点,通过提取出其中最富异质性、反抗性的地方文化核心要素,对“正史”和“正统”进行了重新解读与批判,更进一步,试图通过个人书写重塑新的乡邦文化,建构他所期望的地方文化传统和知识谱系,这同时也是鲁迅所秉持的启蒙精神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