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社会学五十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约十年之前,一位杰出的科学史家断言,科学或许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制度。“科学比任何宗教或政治事件更能改变民族的生活和命运”;科学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及“人民的生活质量”(Price 1976 ,第1页)。然而,由于目前还不存在比较社会制度相对影响力的公制,这项有力声明尚存争论。尽管如此,很显然,科学已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直到现在,对此引起足够重视的社会学家仍旧寥寥可数。科学社会学探究了大量相互关联的问题:科学的社会影响;反过来,社会和文化背景又是怎样影响科学的;科学的社会结构以及科学知识生产中的变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水产)学、经济学、文学、医(药)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相似文献   

3.
石油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石油大学正在从单一的工科院校向多科性大学方向发展。在这一历史转型过程中,搞好顶层设计,完善学科布局,对于学校今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本文就石油大学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以及如何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星移斗转 ,光阴似箭。在进入 2 1世纪的第 4个年头 ,中国海洋大学满怀豪情地迎来了建校 80周年的盛大节日。这风风雨雨的 80年历史是海洋大学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海洋大学的前身是 192 4年创办的私立青岛大学 ,此后历经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和青岛海洋大学 ,2 0 0 2年 10月又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回首历史 ,海洋大学与已积百余年跬步的山东大学有着近 30年的共同期 ,而在这个共同期内 ,一大批文史宿学相继聚集在美丽的青岛海滨 ,“焚膏继晷领风骚” ,铸就了誉满海内外的人文辉煌 ,为山东大学和海洋大学的校史谱写下了光彩灿烂的一章。这一骄人的学术传统不仅为山东大学所继承和发扬光大 ,它也使海大人魂牵梦绕 ,难以忘怀。在海洋大学 80华诞到来之际 ,我们特邀请了山东大学和海洋大学部分专家撰成这一组文章 ,期望通过追寻学校发展渊源、探讨校史研究方法 ,共谋重振人文辉煌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5.
正南京市第五十中学位于文化发达、人文荟萃的鼓楼区,经过几十年的辛勤耕耘,学校以优美的环境、优良的校风和优异的教育教学成果享誉社会。近年来,学校先后改造了图书馆、机房和地理、舞蹈、音乐专用教室,借力南京市青奥示范学校(现代化示范学校)的创建和抗震加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打造数字校园、书香校园、科技校园组成的智慧校园,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良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6.
1983年高等教育学取得了合法的学科地位,科学建构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学者一直努力的目标。其教材理论体系的建设历经创建期、第一建设高潮期、第二建设高潮期和深化与反思期四个阶段,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但高等教育学教材体系还存在着理论体系不成熟、移植问没有根本解决、一些重大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教材内容体系陈旧缺乏时代感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新中国5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工作表现出了较强的连贯性,课程教材建设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发展机制以及课程教材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等不断发展完善;它又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力地推动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回顾与反思这一历史历程,对于即将来临的新世纪的课程教材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据旧京方志<宸垣识略>记载:德胜门西北有一古井,井径五尺余,清泉突起,冬夏不竭,称为"满井",是昔日初春文人首游之处. 就是在这样一处京城古迹的基础上,1952年,春的季节,应和着新中国大规模基础工业建设链轮滚滚的轰鸣,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承接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等著名院校矿冶系科半个多世纪的演进而诞生.这时刻,成为新中国冶金高等教育事业兴举的历史标志.  相似文献   

9.
据旧京方志<宸垣识略>记载:德胜门西北有一古井,井径五尺余,清泉突起,冬夏不竭,称为"满井",是昔日初春文人首游之处. 就是在这样一处京城古迹的基础上,1952年,春的季节,应和着新中国大规模基础工业建设链轮滚滚的轰鸣,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承接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等著名院校矿冶系科半个多世纪的演进而诞生.这时刻,成为新中国冶金高等教育事业兴举的历史标志.  相似文献   

10.
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调整势在必行。应加强人文学科、护理保健等课程,拓宽新世纪护理专门人才知识结构,在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中要有创新性、超前性。  相似文献   

11.
今年12月11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50周年华诞。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勤劳勇敢的广西各族人民拼搏奋进、艰苦创业,伴随着伟大祖国的腾飞,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实现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裕的伟大历程,踏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书写了广西发展史上的壮丽诗篇,意气风发地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史学五十年的理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前期 ,“新史学”理论的提出、进化史观的输入 ,尤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为新中国史学的理论建设提供了前提 ;新中国史学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唯物史观在中国大地上的广泛传播 ,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是新中国史学的理论建设之最重要的方面。历史理论领域的重大成就和史学理论研究的兴起 ,反映了新中国史学理论建设在这两个重要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文科学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来,我国人文科学经历了从“废名”到“正名”、从“革命性认同”到“现代性认同”、从“师法”到“创新”的一条相当曲折的道路。就其发展阶段而言,前30年归趋于革命性、革命人,后20年归趋于现代性、现代人。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已成为人文科学的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对建国 5 0年来的李白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 ,可以看到 5 0年来李白研究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又走了不少弯路。李白研究的发展可以说是唐诗研究的一个缩影。它经过了建国初期—文革—改革开放一个“之”字形的曲折道路 ,最后发展至健康繁荣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朱正 《东方论坛》2008,(4):52-60
我是以一本失败之作开始自己的学术生涯的。摸索了几十年,才逐渐走上正轨。如果说也有什么经验值得贡献给后来的同行,我想只有一点,就是我胆大。在完全不具备写作鲁迅传记的条件之时动手来写它。后来我看到了苏联作家格拉宁的《奇特的一生》,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的传记,里面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比你感觉到的要能干得多。”你还不知道你有多么能干哩!一个人为什么要等到条件具备之后才开始去做,而不是在工作中去改善条件呢?  相似文献   

17.
方位词研究五十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角度、研究方法3个方面分析了建国50(1949-1999)年来方位词研究的特点,提出当前方位词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古代汉语方位词和方言方位词上,通过古今、普(普通话)方(方言)、方(方言)方(方言)的对比,理清方位词发展的历史脉络,弄清普方之间、方方之间在方位词形式和方位词词义系统上的异同关系,并从地域、人文、历史的角度对方位词的历时变化、共时差异作出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陈贵信 《北京纪事》2009,(11):91-94
上世纪50年代,小学语文《开国大典》一课,一下子点燃了我和同学们对北京的向往。放学回家的路上,一群小伙伴就叽叽喳喳开了——“咱这辈子要是能上北京看一看、住一住,哪怕呆上一两天,天安门前照张相,那该多好啊!”“北京,那是嘛地方?这会子是首都,从前是皇上呆的地方,北京人都住高楼大厦,穿结余罗绸缎,吃大米白面、鸡鸭鱼肉。你有那福啊?嘁!”  相似文献   

19.
影响西藏学前教育发展的两个关键事件:一个是民主改革;另一个是改革开放。西藏的民主改革使西藏产生了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随后虽然经历了人民公社时期的曲折发展,但在改革开放后,西藏的学前教育又走向了现代化发展。从整个过程看,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是影响西藏学前教育发展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20.
心智和脑科学是从将意识作为一个中心问题开始的。但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对意识形态和方法论的关注使得意识的实证研究被边缘化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意识研究重新获得了合法性和动力,这与意识作为我们心智生活的首要特征的地位相称。如今,意识科学已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科学研究特点的阵营,汇集了包括哲学、理论、计算、实证和临床上的诸多视角,并以神经科学作为中心学科。现在,研究者已经掌握了关于意识全局状态神经机制、有意识与无意识知觉之间的区别以及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的大量知识。下一步进展将取决于在(第一人称主观的)现象学描述与(第三人称客观的)神经机制(具身的和嵌入的)之间给出的明确的解释映射。这些研究将有助于重建我们对人类自身在自然中之地位的理解,并促进各种精神疾病和神经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