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今日意大利,人们往往把那些仍能自理生活和坚持部分工作的六七十岁的退休老人尊称为"新老人"。意大利"新老人"是继日本"新老人"之后在发达国家出现的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退休老年人群体,受到了包括联合国一些下属机构在内的众多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在欧洲,德国堪称最"老"的国家,65岁以上的老人已有近1900万人,只有70多万老人在养老院生活,平均也只住3年。从本世纪开始,德国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养老模式,一些志趣相投的老人,特别是那些已经丧偶的独居老人,便三五人一起,开始了"拼团"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黎闻 《新天地》2015,(4):11
不如在改革医疗体制上下工夫从尊重和保护老年人权益层面来看,陕西规定"老人看病优先",是一项善政。然而,善政还要善为。当"老人看病优先",只能通过挂号"插队"得以实现时,已经违背了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本意。事实上,老人挂号"插队",从小处讲,对年轻人不公;从大处讲,破坏了规则意识。更何况,一些老人也认为"插队"不妥。  相似文献   

4.
严卓丹 《社区》2013,(8):28-29
饿了有人送上饭菜,病了有人护送治疗、闷了有人陪着聊天……这些并不算高的要求却是一些"空巢"老人梦寐以求的愿望。而今,这个梦想对于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二社区的空巢老人来说已非遥不可及,随着"居家养老"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真切地体会到了"夕阳无限好,社区重晚晴"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老树 《老友》2020,(2):11-13
近年来,各种媒体上老人鞋的广告铺天盖地。很多生产厂商瞄准了老年人的脚,大力推销老人鞋,让一些老年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不可否认,有些品牌的老人鞋对老年人的健康确实有帮助,但是老人鞋市场的乱象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有关部门应该切实履行职能,防范不法商家借助发展银发经济的热潮,销售伪劣产品,损害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不让"老人鞋"成为"坑老鞋"。  相似文献   

6.
"城里老人为长寿忙,农村老人为活命愁。"正当城市里的老年人在"老人节"接过儿女奉上的康乃馨、体检卡之时,一些遭遇子女弃养、衣食无着的农村老人,正守着面前空空的饭碗发愁。  相似文献   

7.
《社区》杂志2008年11月下半期刊登的《"隔辈教育"的是是非非》一文,在读者中引发共鸣。有读者致电编辑部,说她们也遇到过相同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刚做妈妈的读者,谈起遇到的问题更为细致。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可避免地有一些传统的习惯。如何说服老人舍弃那些不太可取的经验,用科学的方法育儿,而又不和老人发生矛盾呢?本期杂志特别征集了一些读者的宝贵意见,整理出了说服老人的几大要点。  相似文献   

8.
《山西老年》2013,(8):27-27
今年92岁的孙世英老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因为自己平时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近日竟成了网络上走红的"明星"。孙世英老人离休前是一名妇产科医生,热爱学习并有丰富的育儿经验。离休  相似文献   

9.
美丽谎言     
《可乐》2006,(8)
有位女孩报名参加了"临终关怀志愿者活动"。所谓"临终关怀志愿者活动"就是照顾一些身患绝症、即将不久于人世的老人的起居。女孩照顾的是一位癌症患者,老人的子女在国外,但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反倒老人自己有不少积蓄。女孩去之前,医生告诉她,老人已经对自己绝望了,希望她能安慰他。每个星期六,女孩准时来到老人身边,和他说话,给他讲故事,并在护士给他打吊针的时候,帮他揉手臂。医生发现,自从女孩来了之后,老人的精神有了很大改善。他开始主动配合医生治疗,病痛发作的时候,也不再大喊大叫,而是默默忍着,待人接物的态度也有了变化。医生为老人的变化感到高兴。但医生渐渐发现了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每个周末,每当女孩离开时,老人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08,(24)
时下,不少晚辈为让老人安度晚年,十分关注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问题。但笔者认为,让老人"老有所聊"也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当前,许多老年人感受最深的是"生活无聊",有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干脆就养宠物当个伴,有什么烦恼就与宠物唠叨唠叨。武汉等一些城市老人还出现了因寂寞花钱找陪聊的现  相似文献   

11.
《新天地》2012,(12):56
汽车越来越多,高龄老人也逐年增多,于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制定了"老年人过街法",对过马路的老人实施有效的保护。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老人上街时,肩上要佩戴一条黄色绶带,使机动车驾驶员一目了然。夜间老人过街时,黄色绶带会闪闪发光。按照当地老人过街的法规规定,一切车辆遇有老人过街时必须礼让。挪威的奥斯陆对年满60岁的老人发放一枚绿色胸章,老人外出或过马路时将绿色胸章  相似文献   

12.
盛芳 《社区》2012,(11):34
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皖北某市某区人社局组织100位退休人员在当地开展了"一日游"活动,并在中午安排了聚餐。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主办者只提供了一些饮料让老人们饮用。可是有近10位老人认为这样不尽兴,平时很难有  相似文献   

13.
李小萌 《新天地》2016,(12):10-11
伴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猴年宝宝的扎堆出生,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要承担起养育两个孙辈的责任.在一些"婆婆圈"、"外婆圈"里,老人们倾诉着自己的想法.多数老人认为儿女有难处,不能不帮.但这一帮就把自己拴得死死的.尤其是已经带大了一个孩子,现在又要带第二孩子,身体和心理上都不太能接受.  相似文献   

14.
《老友》2003,(9)
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和高龄老人逐年增多,一些国家和地区制定了"老年人过街法",对老年人过马路实施有效保护。荷兰阿姆斯特丹老人过街法规定,老人上街肩上要佩戴一条黄色绶带,使机动车驾驶人员一目了然。夜间老人过街时,黄色绶带会闪闪发光,按照当地老人过街法规定,一切车辆遇有老人过街时必须安全礼让。挪威奥斯陆对年满60岁的老人颁发一枚绿色胸章,老人外出或过马路时将绿色胸章佩戴在胸前,老人按照当地规  相似文献   

15.
蒋秋生 《老友》2008,(3):40-40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常会看到一些年轻人把家中"宝"当做免费保姆,把理应承担的义务转移到家中老人身上。我们并不反对当年轻人为工作忙碌而无暇照料家庭和孩子时,老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帮一把儿女,我们知道隔代亲会给老人带来天伦之乐,我们也理解老人"快乐"付出的宽容与无私,但我们更期待做儿女的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亲爱的读者朋友,看了本期特别策划,您有什么感想?抑或有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来函,我们热切期盼您的参与!  相似文献   

16.
彭恢谋 《老友》2008,(3):39-39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常会看到一些年轻人把家中"宝"当做免费保姆,把理应承担的义务转移到家中老人身上。我们并不反对当年轻人为工作忙碌而无暇照料家庭和孩子时,老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帮一把儿女,我们知道隔代亲会给老人带来天伦之乐,我们也理解老人"快乐"付出的宽容与无私,但我们更期待做儿女的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亲爱的读者朋友,看了本期特别策划,您有什么感想?抑或有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来函,我们热切期盼您的参与!  相似文献   

17.
陆建新 《老友》2008,(3):41-41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常会看到一些年轻人把家中"宝"当做免费保姆,把理应承担的义务转移到家中老人身上。我们并不反对当年轻人为工作忙碌而无暇照料家庭和孩子时,老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帮一把儿女,我们知道隔代亲会给老人带来天伦之乐,我们也理解老人"快乐"付出的宽容与无私,但我们更期待做儿女的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亲爱的读者朋友,看了本期特别策划,您有什么感想?抑或有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来函,我们热切期盼您的参与!  相似文献   

18.
黄瑛 《老友》2008,(3):38-39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常会看到一些年轻人把家中"宝"当做免费保姆,把理应承担的义务转移到家中老人身上。我们并不反对当年轻人为工作忙碌而无暇照料家庭和孩子时,老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帮一把儿女,我们知道隔代亲会给老人带来天伦之乐,我们也理解老人"快乐"付出的宽容与无私,但我们更期待做儿女的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亲爱的读者朋友,看了本期特别策划,您有什么感想?抑或有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来函,我们热切期盼您的参与!  相似文献   

19.
采访之初我有点犹豫,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否会喜爱一个已经走过了繁华的老人。但是几个小时的交谈之后,我却被这位雍容平和的老人所折服,她所传递出的从容正是我们身处的这个浮华世界所缺失的。有一些东西是不会过时的、有一些情绪是穿越了时空依然萦绕在人们心间的、有一些感动是永恒的……于是在这个"寻找周杰伦"的时代里,我来到了著名的演员林默予的家门前。  相似文献   

20.
《老友》2006,(1)
老人机构德国已建立60多个"高龄公民协商委员会"及老人俱乐部之类的组织机构,负责组织老人活动,安排老人就医,协同民政部门维护老人合法权益,安排老人晚年生活,这些组织成了"老人之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