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宁波服装产业集群企业的调查研究,分析宁波服装物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照国际服装产业的物流研究成果,找出宁波服装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准确高效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供应链上各成员之间的联系,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多途径建立有效顾客需求预测,提高响应速度;利用数据挖掘,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等构建宁波服装快速响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周晋 《经营管理者》2012,(2X):368-36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竞争的国际化、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的一体化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许多专家指出,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实践的发展,需要对物流学理论更深入、更规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现在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在学历教育方面已初步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成绩是显著的,但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为使我国物流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正视现存的问题,并积极采取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有形的、无形的经济资源、产品与服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全球流动。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对促进经济资源、产品与服务更经济、更准确、更便捷地流动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能够提供这种经济、准确、便捷服务的物流业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正是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是这种增速是不是一直能保持,需求数量将会是多少,仍是物流人力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目前我国物流人才情况较复杂,主要表现为:物流人力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级物流人才匮乏,物流管理人才奇缺;很多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职业道德水平一般,又缺乏物流行业经验。与当前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对物流人才,要求复合型物流人才、国际型物流人才、信息技术型物流人才以及要求行业经验丰富的物流人才很不相符。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物流人才需求的预测和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也应进行高效合理的物流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这也是目前物流领域研究的当务之。  相似文献   

4.
黄军梅  王冰 《经营管理者》2013,(25):355-355
物流在当代社会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这就促使其产业的发展变得十分的迅速,由此可见高素质和高技能的物流人才是备受欢迎的,这也就需要各类职业学校必须要根据社会物流市场的需要而定向培养出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而这种新型的培养方式就是"理论和实践一体教学"模式。现阶段中职教育正是这一教学模式的主力军,它从社会物流管理的实际需求角度对中等职业物流管理人才做出了综合的培养,使得物流市场涌现出了一批又批的优秀物流管理的中职毕业生,他们作为新兴物流管理市场的新军也正在对这种教育培养模式进行长期的实践检验,以便学校及时的调整培养人才的方案。中职学校通过对物流教育模式的改变以及对其进行初探,最终促使新时代的物流管理市场变得更加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文章从物流人才需求类型、需求数量、需求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物流环保化已成为港口物流和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促进环保物流和宁波港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环保物流的内涵及产生背景,然后着重分析探讨了宁波港口物流环保化的必要性与相关对策建议。认为环保物流与宁波港口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针对宁波港口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不充分、对环境污染较严重、港口服务水平低以及物流信息系统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采取环保措施,减轻环境污染;扩展港口服务功能,提高港口物流服务水平;加强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物流信息系统等建议,以推动宁波港口物流环保化和港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万英 《经营管理者》2011,(1X):281-282
我国物流业蓬勃发展,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在增长。以传统模式培养的物流人才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技能水平较低,不能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因此,我们需要采用职业系统教育与功能模块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物流人才。采用功能模块教学与职业系统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既有利于保证物流人才培养具有岗位针对性,贴近企业用人需求,又能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宽泛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8.
对应用型物流人才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目前在理解应用型物流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高校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从根本上说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来源。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我国物流管理现状的描述和调查分析从而提出一些针对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荣 《经营管理者》2011,(7X):237-238
燃气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壮大,除了加强人才和资金的管理外,加快燃气企业物流的发展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文章就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认识物流的重要性以及对燃气企业经营的直接影响,简要分析了燃气企业如何充分发挥现代物流的推动作用,建议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加快物流的发展,降低生产成本,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对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机构,必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客观要求,选择科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新型物流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2.
对于正在蓬勃发展的港口物流企业来说,高素质的人才不可或缺。文章针对港口物流发展中的专业人才匮乏问题,从港口物流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位岗位需求上进行分析,指出了港口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要求,提出了"五双协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地区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决定了高校需要构建既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又适应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人才培养要求的物流模块化课程体系。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物流管理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及培养目标定位,提出基于一个专业、四个培养方向、四个就业导向的大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并对"基础平台模块课程、专业必修(培养方向)模块课程、专业选修(就业导向)模块课程"三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结合现代物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作者首先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状况,其次简介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最后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基于实践的多样化教学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的运用,从而达到高校教育教学的目的,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满足物流业需求的实用专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湖南高校物流人才供应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军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23):127-129
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人才,湖南在建设国家级区域现代物流中心的过程中,物流人才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作为培养物流人才主要基地的湖南高校物流人才供应状况,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提出湖南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女性毕业生就业难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对于现代物流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缺口,物流管理人才更是企业高薪竞聘的对象。同时,却有大量物流管理专业的女性毕业生无法就业,物流人才供需出现严重错位。本文针对存在的物流行业歧视女性的论点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女性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基于218份西南地区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建构了物流能力与供应链整合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理论假设及模型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物流基本运作能力和物流信息能力对供应链整合均有正向显著影响。同时,物流信息能力对物流基本运作能力也有正向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分析了物流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物流信息化人才的新要求;分析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教融合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刘吉芳 《科学咨询》2009,(15):30-30
当前我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所引发的对物流人才的极大需求,激发了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及各职业技术院校对物流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而如何使我们的物流职业教育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只有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则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物流业作为新型服务业,被列入十大调整振兴规划产业,我国物流业将进入全方位的调整时期。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中高层物流管理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战略型物流人才将更为紧缺。高校毕业生是物流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目前我国高校物流教育正处于摸索阶段,存在许多问题。我国高校应该深入分析物流管理人才供求矛盾,根据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的技能,整合自身资源优势,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突出自身的特色;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