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成功的差异化战略需要企业创造独特的价值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就强调了三种竞争战略: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重点集中战略。由于重点集中战略属于在某个特定细小行业中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的特殊应用,因此,企业战略主要分为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面对消费者复杂多样的消费需求,企业偏爱实施差异化战略。但是,是否所有的差异化战略都能成功呢?答案是否定的。差异化战略必须创造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8-2007年的财务数据,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识别了公司的竞争战略类型,并通过滞后变量模型分析了竞争战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均能给上市公司带来短期绩效增长,但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企业的短期绩效显著优于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低成本战略对长期绩效有显著影响,其竞争优势具有持久性,但差异化战略对长期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夹在中间悖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出,低成本和差异化两种优势不可兼容的"夹在中间"理论,其后一些西方战略学家针对性地提出可以兼顾低成本与差异化两种优势的整合竞争战略理论,这两种理论自相矛盾但又同时成立,本文称之为"夹在中间悖论".本文分别研究了"夹在中间"理论和整合竞争战略理论的隐含假设及其实证依据,界定了"夹在中间悖论"的内涵,剖析了"夹在中间悖论"的成因,提出了"夹在中间悖论"的管理策略,初步解决了竞争战略研究中存在的这个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中国医药生物制品上市公司2003年1季度-2012年1季度的季度财务数据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差异化和低成本两个因子以反映公司的竞争战略。在此基础上,利用向量自回归(VAR)和脉冲响应的思路考察了战略制定及实施后企业的绩效表现,确定了战略绩效的滞后程度。研究发现:竞争战略影响企业绩效表现出一定的时滞效应;且差异化战略影响企业绩效的滞后期长于低成本战略;同时竞争战略影响企业绩效具有持续性,即竞争战略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且差异化战略影响企业绩效的持续时间相比低成本战略也更长。最后,实证结果还发现,在医药生物制品行业,差异化战略相比低成本战略实施难度更大,风险更高,实施成功的可能性越小。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蓝海战略,为什么要实施蓝海战略,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实施蓝海战略,作者从蓝海战略要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一核心问题出发,通过同时实施低成本和差异化,为建筑施工企业开辟“蓝海”提出了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6.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的洞见,本文选取2007—2018年中国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相对绩效表现(即业绩期望差距)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影响,以及管理自主权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差异化战略具有正向影响。业绩期望顺差对企业低成本战略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组织冗余的增加,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差异化战略的正向影响将增强,而业绩期望顺差对企业低成本战略的正向影响将减弱。随着组织惯性的增加,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差异化战略的正向影响以及业绩期望顺差对企业低成本战略的正向影响都将减弱。本文充分表明,企业竞争战略不仅受制于业绩期望差距的方向与大小,还将进一步受制于组织冗余与组织惯性。  相似文献   

7.
战略实施与企业绩效:项目管理机制的中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管理理论认为,战略可以通过项目管理机制得以实施,但多数文献对项目管理机制在业务战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把"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群管理"、"阶段门审查"等项目管理机制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到业务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过程中.研究发现,三种项目管理机制都对低成本战略一企业绩效有显著的中介效应,项目管理办公室对差异化战略一企业绩效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从而证实了项目管理机制在不同程度上可以作为战略实施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作为家具业的领跑者,宜家公司的成功得益于对蓝海战略的持续实践。对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的兼顾,可以保证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能满足客户需求,不仅有助于实现价值创新,也给予了企业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家具业的领跑者,宜家公司的成功得益于对蓝海战略的持续实践.对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的兼顾,可以保证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能满足客户需求,不仅有助于实现价值创新,也给予了企业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陈圻  陈佳 《管理科学》2020,23(1):96-112
提出差异化和非差异化产品效用不对称假设,并将其嵌入效用函数和Cournot均衡模型,同时引入等绩效约束条件和需求价格弹性约束条件,建立并求解非线性规划模型,导出成本领先战略定理,并进一步导出成本领先战略的成本-效用关系定理、产量关系和价格关系定理.最后,导出了纯战略的财务识别条件和溢价条件,给出了Palepu假设的首次解析证明.研究表明,成本领先战略是内生的,相对于差异化产品,成本领先产品具有相互关联的低成本、低效用特性和高产量、低价格的特性,对差异化产品的价格比低于两种产品的成本比;纯战略识别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具有较低营业利润率和较高资产周转率的公司为成本领先,相反的公司则是差异化,这与Palepu假设一致.本研究还显示,Porter溢价条件不是差异化战略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一般竞争战略的逻辑基础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评价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基本战略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科学性的重大缺陷的基础上,尝试建立在新的产业环境中发展竞争战略理论所必需的新的逻辑概念基础,给出了公司所在产业、参照产品和相对溢价的定义,以及成本领先战略和标歧立异战略的定义,修正了两种基本战略相容的经典条件,界定了低成本差异化战略,提出若干假设及推论供分析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2.
转型升级阵痛中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唯有基于人力资本"视线"实施差异化战略、推进激进式创新,才能变革成功,进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并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天津市各大工业园区154家中小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逆驱战略转型的人力资本"视线"进行统计检验。结果显示,战略层面的"视线"有一个:外部环境竞争性、差异化战略、激进式创新与企业绩效。资源层面"视线"有两个:差异化战略、HRM系统、人力资本、渐进式创新、激进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差异化战略、HRM系统、知识共享与企业绩效。这三条"视线"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指明了战略转型、创新变革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13.
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研究的三种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快速反应能力是继低成本、差异化之后企业竞争战略的第三个核心要素,持续地创新和提升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是企业在信息时代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之一。面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变化,企业理论研究者和企业实践人员分别从管理理论、企业信息化和工程技术等不同视角对企业快速反应能力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理论、模式和技术创新,并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管理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在对我国钢材和铸管市场充分研究分析基础上结合产品结构优化模型输出的结果,提出新兴铸管产品差异化策略,不但对新兴铸管生产经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对其他钢铁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也有一定借鉴性意义。一、新兴铸管产品差异化策略主动引入"效能系数"新概念。新兴铸管要走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必须全面落实"以效定产,以效促产"的经营新理念,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1.同种产品引入"效能系数"。根据产品差异化战略同种产品提  相似文献   

15.
成本优势是企业可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之一.成本不仅对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公司非常重要,而且对于实行差异化战略的公司也极为重要,因为差异化的企业必须保持与其竞争者近似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饭店同质化出发,分析了在我国饭店业实施差异化服务战略的原因。阐述了差异化服务战略的内涵、构建差异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以及饭店实现差异化服务的途径,指出差异化服务战略是提升我国饭店业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论述了企业的差异化战略,具体内容有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概念与类型、差异化战略的优势与风险、差异化战略在百货业中的运用、百货业的问题与发展以及我国百货商场实施差异化战略的意义.本文还进一步分析认为,在目前行业增长趋缓、竞争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我国的百货商场可以通过运用差异化战略的手段,确立自己的经营特色,在竞争中赢得优势.  相似文献   

18.
从一个行业来讲,企业在行业中获得有利地位,核心就是要取得竞争优势,两种基本形式:总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总成本领先战略就意味着必须依托大规模生产,以及采取一系列其他手段高度重视成本控制,实现以低成本取得领先地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重庆高职院校内外部环境的SWOT分析,分析了重庆高职院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制定重庆高职院校发展战略时理论联系实际,找准突破口、发展特色、强化特色。明确学院的发展战略是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差异化、师资队伍建设差异化、产学研结合差异化、文化建设差异化、品牌营销差异化。学院应充分利用自己鲜明的特色,在激烈的竞争中力争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宁高宁 《经理人》2023,(2):16-18
<正>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变化,这意味着企业要针对大变局、新变局来重新考虑企业发展战略。过去我们惯用的发展模式现在遭遇重重阻碍。这促使中国企业必须回到企业发展战略的本质——创新差异化、高效率、低成本。这也是企业唯一可选择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