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阅读     
<正> 亲爱的弗兰西斯科:我高兴地知道你对我送给你做圣诞礼物的那本书很感兴趣。你的感谢信写得很成功,我祝贺你已能正确地写作。有关阅读的秘诀我难以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平时给我的朋友谈到读什么书好时,我就拿不定主意,更何谈推荐出使别人感兴趣的书呢?况且你信中也没说你喜欢读小说、或是戏剧、还是杂文、游记之类。但你所强调的喜欢读书亦足以使我高兴。你读过和莎士比亚生活于同时代的弗兰西斯、培根的杂文吗?那里边可有许多关于读书的高见。下面这就是从他“谈读书”的短文中摘取的一些警句。  相似文献   

2.
来自早稻田     
溜子小时候家里穷,没念过一天书。好在他爹教他学会了认钱和阿拉伯数字。现在,溜子要进城打工了,临行前,他爹反复教导他:“在外面,不要说自己没读过书,人家要用初中生,你就说是初中生;要用大学生,你就说你是大学生。”溜子说:“只要能找到活干,说我是畜生也行。”  相似文献   

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航船,引领我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书是灯塔,指明我们前进的方向……所以,我爱读书,也读过很多书。可是,你知道吗?现在我最爱读的一本书就是我们的郭老师。  相似文献   

4.
家之脉     
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砚台.” 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得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相似文献   

5.
《成才与就业》2022,(4):48-49
古语云:"学无止境,"学问没有边界,学习也并非学生的"专利"只有当学习变成终身的习惯后,人生才能不断突破,才会不断发现新的世界,本期推荐四本书,为你开启终身学习的大门--推荐理由:为什么自己读了那么多书,懂了那么多道理,却还不知如何精进、管理人生?读完这本书,我发现是因为掉入了"低水平勤奋"的陷阱里。读过的一本本书,就是一个个知识点。  相似文献   

6.
星期三,我看到赵仔旭的书包鼓鼓的,便笑着对他说:"你的书包该‘减肥’了!"他笑了笑,什么也没说。要上美术课了,可我美术书没带,我对赵仔旭说:"借我用一下美术书?"他爽快地说:"自己拿。"我就在他的书包里找,一大堆东西,很不好找,我边找边想,他的书包怎么还没"减肥",找本书也这么难?我一本一本地找,嘴里还念念有词:"找本书实在是太难了!"哇,终于找到了,我高兴地叫起  相似文献   

7.
购买时光     
在富兰克林报社前面的商店里,一位犹豫了将近一个小时的男子终于向店员开口问道:“这本书多少钱?”“1美元。”店员回答。“1美元!”这人又问,“你能不能少要点?”“它的价格就是1美元。”  相似文献   

8.
动物农庄     
“我说,老兄,”我们的出版商那天对我说,“在你开始写一本新书之前,我希望你明白咱们国家里谁也不再读书啦。”“你说话可别夸张,”我反驳道,“有人说,在海法有一对夫妻每年都要买几本书。”“也许是这样,”出版商说,“我听说过他们的事,可你出一本书总不能全靠这两口子吧?所以我  相似文献   

9.
球球一进教室,老师看着他问:“你书包呢?”球球从兜里拿出半截语文书大的小皮包,用一根手指挂着,吊在老师面前,“这呢。”“这就是你的书包?”老师来气了,“拿出语文书我看看!”球球将皮包拉锁拉开,伸进手去拿出一本书来。老师拿过一看,果然是  相似文献   

10.
日前,笔者到某局督查机关作风建设,该局的一位副职对我说:“听说你挺爱看书的,来,我带你到我们库房去看看,那里的书可多了,想要多少你就拿多少去,反正堆在那里也没人要。”起初,我还以为是他们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创办图书阅览室,陈列中外名著或有价值的图书资料。可是,当打开库房门一瞧: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数百上千本书和杂志早已“尘埃落定”,乱七八糟地堆在那里。我“众里寻它千百度”,竟然找不出一本(册)值得一看或有参考价值的书。于是,我拍了拍手上的尘土对他说:“这也叫书?简直就是一堆文化垃圾,你把门…  相似文献   

11.
对于读书,我向来把从书中得到启迪看得比获取知识更重。读理论性书籍,尤其如此。因为这一“怪癖”,也就不免对所读的书过于挑剔了一点,也就不免生了“书海茫茫,如意者少”的感慨,正所谓“眼高于顶”是也。数月前,得到一本《中国文学理论史概要》。起初,我照例把它随意放在了书橱里,因为从前我也没少读过各种批评史、文论史之类大作,  相似文献   

12.
明天去上学     
徐家成 《新少年》2011,(7):9-11
孙雨若,多么好听的名字啊!班里很多同学都羡慕。可她有点不明白:爸爸妈妈都是靠种地为生的山里农民,没读过什么书,怎么能给自己起了这么文雅的名字?后来,是住在老鹰沟村的奶奶告诉她,说是当年的一位“知青”在村里小学当老师,是他给起的名字,现在那位知青,早调到辽阳市里教书去了。  相似文献   

13.
动物语录     
公鸡:谁说我没追求?我每天都要飞到那个高高的稻草垛上去打个盹儿。麻雀:别跟我提什么万里长空,给我一把谷,我倒要感谢你三天三夜。鹦鹉:我要是没有“人云亦云”的特异功能,主人能这样离不开我?井蛙:出去跑了一趟,觉得还是我们这井里好。你看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小鱼小虾,谁敢  相似文献   

14.
王翔 《社区》2009,(17):16-16
我面前摆着一本书,汉娜·阿伦特的政治哲学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书很厚,600多页。另外,叫人触目惊心的是.书标明“内部发行”.这勾起了我的一些残缺、痛苦而又欢欣的记忆。“内部发行”意味着.有些书你不配看或没资格看,你只能看指定的书。20世纪七十年代,机缘巧合,我接触到了大量的“内部发行”的书籍,都是当时作为“反面教材”小印数出版的国外的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和文学方面的著作。虽说发行控制得很严.但我外号叫“空子”,所以读到这些书虽非易事.但总难不倒我。  相似文献   

15.
椰壳戒指     
从海南归来,刚进屋,女儿就急不可待地翻我的行李包:“爸,给我带什么礼物了?”我从包里取出一个椰壳雕的小囡,女儿很开心:“呵,太漂亮了!” 我又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递给妻:“这是给你的。”“什么?”“戒指。”妻一脸狐疑:“你会买戒指给我?结婚时也没有……”她话没说完,纸包里露出一只油黑锃亮的戒指状的小东西,妻在掌心  相似文献   

16.
取与舍     
《北方人》2007,(4)
今天你从图书馆抱回一大摞书,砰一声丢在地板,哭丧着脸说:“才两个礼拜,怎么读得完?”又说英文老师早讲了,她要给你们“上吨”的书去读,还说天天会给功课,就算十题中只有一题没做,也要扣一半的分数。接着你又抱怨物理老师,说他教得太快了,害你回家  相似文献   

17.
书的自述     
哎!大家好!我是一本书,大家都离不开我,可大家为什么不爱护我?上完体育课,大家热得冒汗,有人就把我使劲地摇,让我当你的扇子。哎,主人!我可不是扇子,我是一本书呀!下雨天,大家没雨伞,无法回家,就把我顶在头上,让我当你们的雨伞,害得我现在还在发抖。哎,主人!我可不是雨伞,我是一本书呀!休息天,大家去河边钓鱼,嫌地上太脏,就把我放在地上,一屁股坐到我的身上。弄得我全身上下沾满了泥巴,像个小泥书。哎,主人!我可不是坐垫,我是一本书呀!大扫除时,教室里无畚斗。大家就把我的“皮”剥下来,当畚斗。痛得我“哇哇”直叫。可谁理我了呢?哎,主人!…  相似文献   

18.
明天去上学     
徐家成 《新少年》2011,(Z2):9-11
孙雨若,多么好听的名字啊!班里很多同学都羡慕。可她有点不明白:爸爸妈妈都是靠种地为生的山里农民,没读过什么书,怎么能给自己起了这么文雅的名字?后来,是住在老鹰沟村的奶奶告诉她,说是当年的一位"知青"  相似文献   

19.
有句老话:"开卷有益",是说阅读的好处的。可是阅读是要有阅读的方法的,不能盲目"开卷",否则,你会读着读着就读"傻"了。打开一本书的时候,也要把你自己打开,一本活的书和一个活的生命体的交流,才是真正意义的阅读。读过了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这"卷"就算"开"了,而多年以后,那本书或那篇文章仍在你的灵魂深处起着作用,那才是"有益",因为它已经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了。  相似文献   

20.
晕书综合征     
赵毅衡 《社区》2008,(35):16-16
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我,先前调查“国民读书习惯”时,那些对“去年你读过几本书”作尴尬回答的人,给的理由都是“忙不过来”、“没有时间”。但是前两年出现了一个新的答复,大多数年轻人给的是:“我一看书就头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