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企合作模式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何有效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并不断改进,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现阶段的校企合作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校企合作方式传统,缺乏"双师型"专业教师,无"共赢"的利益机制,政策及法律法规缺失等,寻求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市场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新农科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实践创新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及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根据湖南乡村振兴发展要求,针对现代农业对新农科人才的新需求和传统农学专业就业等质量评估问题,提出完善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对策:一方面,根据湖南省乡村振兴发展新需求,动态调整专业建设,包括新兴领域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对传统优势农学专业进行升级;另一方面,复合应用型人才按照专业认证和未来农业契合度的标准培养,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鼓励校企合作,建立地方特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发展个性化人才培养途径,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专业坚持“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医学专科人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从事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疗、康复指导等工作时,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校企协同育人不仅能提高临床医学生实践技能,亦是培养其实践精神、创新意识的有效措施。该文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12345”育人模式,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全媒体时代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日益增多的需求,民办高校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性优化,抓住重点、针对难点,深度挖掘专业特色,建设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改革进程中,校企合作是理论落地最重要的一环.目前,校企之间由于诉求不同、契合度不高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客观问题,合作往往形式化、表面化.该文以三江学院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作为剖析案例,旨在加大制度改革力度,提高资源整合效能,构建"三个阶段"计划蓝图,促进校企合作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代学徒制是在现有校企联合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一种合作教育制度.《中国制造2025》技能人才需求缺口较大,特别是对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大.新时期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以往出现了很大不同,现代学徒制已成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也要看到,该模式在具体的人...  相似文献   

6.
目前普通本科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学习质量方面还存在不足.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分析了当前应用型人才学习质量的主要问题,并以"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学习质量提升路径为背景,从校企共建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和支持系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和优化三大方面,在现有江苏省特色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等基础上,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以提升人才学习质量为抓手,以培养应用型通信本科人才为目标,对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学习质量提升路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工作站)应运而生,各高校也纷纷开展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的探索.该文以在山东希成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培养基地(工作站)实践经历为背景,从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提高了专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缩短了研究课题选题的迷茫期、提高了试验与科研成果产出、锻炼了社会活动能力、缩短毕业工作的适应期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论证了对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促进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提高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促进应用型科研成果产出,进一步提高和丰富产教融合的水平及内涵,该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系统构建着手,通过导师队伍建设、校内外融合的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培养质量管理等措施构建了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创新模式,形成了多方联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实践证明:该模式育人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的提出,要求高校肩负起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该文从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MPH)专业学位培养的“双导师”制优势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性教育落实等方面,探讨了提升MPH联合培养质量的措施与途径,为培养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公共卫生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当前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设计学学科如何高质高效地进行人才培养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该文以江苏海洋大学设计学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例,从培养模式、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平台融合、师资协同、实践途径与能力培养、产学研融通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践,为培养上手快、后劲足、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应用型高层次创新人才做出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1.
在越来越重视科技兴林、人才兴林的背景下,聚焦基层林业人才队伍的职业基础素养培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构建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阐述了校企合作模式下基层林业人才继续教育培养模式,分析了目前基层林业人才继续教育培养存在的问题,从基层林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课程、教学模式、保障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校企协同模式下基...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为加快适应国家对人才结构的调整,更好地促进安全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该文对安全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量增质升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从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制定、校企协同育人、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加大学位论文的监管5个方面保证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的同时培养质量也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明确提出了培养应用型实践创新人才的要求。该文分析了现阶段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入手,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创新教育教学过程、加强校企合作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逐渐形成了能力主导、课本为本、校企协同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该文对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人文素养建设、激发教师的教学兴趣、校企深度合作并建设共享实训基地,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应用型本科建设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促进高校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企业人才和科研的需求,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基于应用型本科的需求建设工程创新平台,开设全校公选课《工程创新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校企合作,将行业企业的研发、技术、市场等优势与高校的人力资源、教学、科研等进行整合,将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校企合作、产学研共赢"的格局.  相似文献   

16.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针对我校电气类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教育实践性不足等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专创融合”理念的电气类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策略:把握电气类专业硕士培养定位,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实践深度融合;转变电气类专业硕士考核方式,促使学生成果多样化;改革电气类专业硕士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培养锻炼;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动态评价反馈机制,进一步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并从课堂教学、分类培养、实践平台、校企合作、导师团队等方面介绍了培养策略的推进情况。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背景下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是培养新时期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该文采用态势分析法,对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相关学术团队背景,提出了产学研协同育人总体构架和理念。以创新竞赛、开放平台、双导师贯穿式引导的“三位一体”实践模式开展本科生产学研协同育人;以“项目驱动”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开展研究生人才培养实践。充分发挥校企导师联合培养的优势,以提升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不断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手段。  相似文献   

18.
进入“十四五”时期,湖北恩施学院坚持以“建设‘省内知名、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发展目标,突出“应用特长、职业特征、民族特色”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先后成立了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金蝶数智财税学院、中软国际大数据学院、达瓦未来数字学院、硒茶学院、中公产业学院6所产业学院,与相关企业共建4个医学人才定向培养基地,构建了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模式。该文围绕湖北恩施学院校企协同育人的一系列实践与改革,试图总结一套适用于现代高校产业学院发展的协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新工科视角,以产业为引领,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性、服务性三个基点,深化学科专业综合改革,提出了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工程能力培养内涵定位,并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创建“4+4”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搭建工程能力培养实践平台、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引导机械类专业把办学思路转到产教联动、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上来,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重新构建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房地产行业.该文提出适应"互联网+"新时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意构思-创新训练-创业实践"梯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资源平台全方位育人模式,以及依托区域特色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