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长期以来,“议行合一”被认为是巴黎公社政权建设的重要原则,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显著标志之一。甚至目前仍有一些颇具权威的理论工作者把“议行合一”奉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并说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相似文献
3.
巴黎公社的原则不是"议行合一",而是"真正民主"的原则和"必须有效地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的原则.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制度上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所体现的阶级统治的内容和实质的不同,而不是在政权组织形式上是否实行"议行合一"."三权分立"作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具体形式不能照搬,但在"三权分立"这种形式中所体现的制约权力原则及其民主法治精神,应当属于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构建"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应当遵循"必须有效地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体现民主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4.
5.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议行合一制度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政体建立的理论原则问题上,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有着一个根本的对立: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按照议行合一原则建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是按照议行分离原则建立的。这一对立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根本对立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三权 相似文献
6.
“三权分立”既是学说,又是制度原则,其内涵就是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平行分割又互相制衡的权力构成体制。始于巴黎公社的执行机关统一于和从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新型政权形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称为“议行合一”制度。要弄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劣,就不能不深入考察体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三权分立和议行合一。 相似文献
7.
"议行合一"政体论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分权制是防止政治专制主义的有效手段.为防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也主张对无产阶级的国家权力进行制约.他们主张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应实行"议行合一",是以废除常备军和彻底消灭官僚制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8.
9.
对于我国实行的议行合一的国家政体制度,现在还有不同观点。一是学术界部分同志认为,我国当前还未达到马克思设想的那种“议行合一”制度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因而我们不应该要求议行合一;二是从根本上否定我国实行议行合一,主张实行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提出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了的“议行合一”的组织形式。为了澄清理论是非,有必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关于“议行合一”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现实意义,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中国与美国在政治思想、宗教文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地理资源、开拓背景、制宪演进和关键领袖的历史作用等八方面进行比较,对其萌芽和生长的根源进行探悉。以助加强我们对当代我国民主宪政的理解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应科学把握"议行合一"的精神实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实践"议行合一"精神的现实选择,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践"议行合一"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中国与美国在政治思想、宗教文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地理资源、开拓背景、制宪演进和关键领袖的历史作用等八方面进行比较,对其萌芽和生长的根源进行探悉,以助加强我们对当代我国民主宪政的理解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权力结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政党制度安排的基本问题,是党和国家的顶层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苏共执政74年间,斯大林及其后的苏共党人抛弃了列宁晚年关于权力结构的顶层设计原则和改革实践,创制并固化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高度重合的"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这一权力结构模式是一种"权力过分集中"的战时权力结构,是一种压制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集权领导制度,是一种导致治理能力层层弱化的组织制度,是一种无法保障党的纯洁性的同体监督体制,因而存在着"权力过分集中"、等级授职制选人用人、权力无法监督制衡、权力垄断腐败并溃败等制度缺陷,最终无人也无能替"天下"负责。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话语空间的大小表征着一个问题可以辩论的可能性大小,而概念解读是话语空间得以建构的一个重要前提。很多学术争论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概念解读的差异有关。而造成概念解读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理论上的,可能是实践上的,也可能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悖离。当然,这还可能与解读主体的自主性密切相关。因此,一个论题话语空间的大小是其论辩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理论——实践逻辑以及解读主体的自主性等因素共同形成的。换句话来说,这些因素都是话语空间得以建构的基本路径。实际上,以“议行合一”的学术争论为线索,可以发现这一论题巨大的话语空间,正是按照以上路径得以建构的。从这些路径出发,“议行合一”的话语空间还可以进一步开拓。 相似文献
18.
徐继增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9,(4)
历史的事变中,常有某些偶然而特殊的因素介入并起作用,由此引起一个原本稳定发育的社会系统发生骤变,有时造成一个社会长时期非规则运动甚而震荡,使它呈现具有独特性质的历史时期。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问题的产生,正是这样的情况。半殖民地,是近代中国社会第一特征涵义的问题,提出并重新加以讨论,目的是试着换一个视角认识中国与世界的某些历史的同时也是现实的观念现象。一、半殖民地是半封建的先导,对半殖民地地位实质的科学认识,是中国革命自觉的标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外力的强作用下,急剧地沉向半殖民半封建化的深渊。…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