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长期以来,“议行合一”被认为是巴黎公社政权建设的重要原则,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显著标志之一.甚至目前仍有一些颇具权威的理论工作者把“议行合一”奉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并说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特提出来与之商榷.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议行合一”被认为是巴黎公社政权建设的重要原则,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显著标志之一。甚至目前仍有一些颇具权威的理论工作者把“议行合一”奉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并说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相似文献   

3.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议行合一制度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政体建立的理论原则问题上,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有着一个根本的对立: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按照议行合一原则建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是按照议行分离原则建立的。这一对立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根本对立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三权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家机构实行的民主集中制与"议行合一",在原则上是一致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适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需要,体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发展民主必须与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5.
对于我国实行的议行合一的国家政体制度,现在还有不同观点。一是学术界部分同志认为,我国当前还未达到马克思设想的那种“议行合一”制度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因而我们不应该要求议行合一;二是从根本上否定我国实行议行合一,主张实行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提出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了的“议行合一”的组织形式。为了澄清理论是非,有必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关于“议行合一”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现实意义,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民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等建设思想。毛泽东人民民主制度建设思想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制度中的领导地位,突出了普选、平等、协商的原则和人民当家做主的实质,突出了议行合一原则和国家机构的高效运转。这些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度基础和法律框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7.
1、1949年建国前夕,董必武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报告中指出,政府组织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它具体的表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府"."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提出,正是针对着旧民主主义三权分立的原则"."我们不要资产阶级骗人的那一套.我们的制度是议行合一的,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各级人民政府."(《董必武选集》第246-247页)这段话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三权分立和议行合一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对立的政权组织原则,不能互相混淆.三十七年后的今天,邓小平同志在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时又明确指出:"我们讲民主,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50页)为什么这个早已解决了的问题现在又被提了出来?为什么这个早已  相似文献   

8.
西方学者主要从社会分裂、选举制度和政党竞争的视角来研究和解释政党制度的形成,但是还有一种更为基础性的视角,就是社会、制度和政党背后所体现的政权组织原则和政权组织形式,它们对政党制度的形成具有更为基础性的作用.我国以政党制度和协商民主建设巩固议行合一,实现了三者的相互契合与相互支持,从而巩固了我国的政治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应科学把握"议行合一"的精神实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实践"议行合一"精神的现实选择,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践"议行合一"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三权分立”既是学说,又是制度原则,其内涵就是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平行分割又互相制衡的权力构成体制。始于巴黎公社的执行机关统一于和从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新型政权形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称为“议行合一”制度。要弄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劣,就不能不深入考察体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三权分立和议行合一。  相似文献   

11.
巴黎公社的原则不是"议行合一",而是"真正民主"的原则和"必须有效地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的原则.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制度上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所体现的阶级统治的内容和实质的不同,而不是在政权组织形式上是否实行"议行合一"."三权分立"作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具体形式不能照搬,但在"三权分立"这种形式中所体现的制约权力原则及其民主法治精神,应当属于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构建"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应当遵循"必须有效地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体现民主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议行合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却存在着并没有法理基础的行政外向监督。政治制度在理论设计之初的缺陷以及我国党政不分、人大制度尚不完善等弊端是其原因;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行政外向监督作为我国政治发展的偏差必将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3.
从1979年以来,地方人大就被认为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这一推论的基础通常被认为是“议行合一”.然而通过对“国家权力”和“议行合一”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议行合一”并不能推导出地方人大的现有定性.地方人大的角色错位不但存在着逻辑上的失误,还造成了实务的混乱.因此,需要寻找新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地方人大的性质重新进行确定,使其回正.在寻找的过程中,作为纵向分权技术的行政主体理论也许可资借鉴.这里的行政主体理论指的是经典的行政主体理论,而非我国现有对行政主体的理解.我国现有认识与经典的行政主体理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正是这个差距,使得地方人大的角色出现了错位.  相似文献   

14.
法学界对"议行合一"的反思与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议行合一”这个词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其他思想家都没有直接使用过 ,它是我国学者根据卢梭和马克思、列宁的有关论述概括出来的一种描述立法机关与执行机关职权或权限混合不分状态的提法。半个世纪以来 ,“议行合一”说经历了一个从调子很高到声音逐渐衰弱的过程 ,它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一度是毋庸置疑的 ,但后来基本上已被宪法学界否定。日益深入的研究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议行合一”不符合当代中国的实际 ,也不代表国家权力配置的一般趋势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毛泽东奠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的基本框架,而将这一理论具体化、制度化和法律化则主要是由董必武完成的.董必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权建设理论.研究和学习董必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对今天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司法对法律的违宪审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宪法的特点、宪法与法律的关系以及司法的特性决定了司法对法律的违宪审查是必须的。司法审查应当遵守无诉讼无审查原则、合宪性推定原则、政治问题不审查原则、违宪法律不适用原则。在我国,建立司法审查的最大障碍在于人们顾虑司法审查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损害,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解读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性质。  相似文献   

1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一种既有统一又有分工、既有制约又有协调的比较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文章提出应从体制上弥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监督系统的缺失,同时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议会运作的成熟经验,着力落实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具体制度。唯其如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够更充分地显示出我国政治体制的比较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区自治:城市社会基层民主的复归与张扬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社区自治是党领导社区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一种基层民主形式。我国居民委员会的发展历程经由了一个从自治组织到“准政府”组织再到自治组织的复归与张扬之过程 ,而构筑社区自治内部制度保障的关键在于大力推进社区自治组织架构的创新 ,目前社区自治组织架构的创新呈现了从“议行合一”体制向“议行分离”体制转换的趋势 ,且“议行分离”体制下社区自治组织架构在实践中诞生了实体型和虚体型两种发展模式 ,其目标指向都是社区自治 ;构筑社区自治外部制度保障的关键在于在城市基层政府与城市社区之间建立起一种委托—代理式契约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议行合一的宪政体制下,服务型政府建设不仅要实现自身的法治化,而且有赖于法律监督等司法功能的法治支撑.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为服务型政府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构筑依法行政的权力监督法治防线,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政.法律监督机制也在保障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实现服务大局的首要价值,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维护公正的目标价值和权力监督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20.
建立在三权分立基础上的司法独立原则虽然有其阶级局限性,但它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对实行议行合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一些早期社会主义国家在本国的宪法中都确定了这一原则,但社会主义国家的司法独立原则一般都停留在宪法中的原则性规定上,这些规定都不明确、不具体,特别是对于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司法独立缺少法律规定。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早在1954年,就在宪法中确定了司法独立原则,由于未能在国家权力行使方面建立起有效的权力分工及制约机制,因而司法独立难以真正实现。1982年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