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依据瑞士心理学家荣格集体无意识学说,以客家文化心理为个案,分析在无意识中内化了的、心理最底层的文化心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认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从生物学的角度诠释了文化心理的构成以及存在差异的渊源,揭示了影响外语学习外显行为的内在原因,对外语教学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荣格的心理学说集中体现在“集体无意识”上,集体无意识的核心内容是原型,原型对形成人的人格和行为特别重要,戈尔丁的《蝇王》表现了一系列如荣格所说的原型,塑造了不同个性和人格的形象,富有耐人寻味的魅力,奠定了他的小说的隐喻世界和象征世界。  相似文献   

3.
弗洛伊德无意识学说的基础上,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这一理论.哈代的小说《远离尘嚣》正是一出主人公由于性格和社会原因遭遇苦难、毁灭而重拾目标的悲喜剧.文章拟从荣格集体无意识角度分析和探讨了集体无意识对《远离尘嚣》中悲剧发生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挖掘了这一悲剧的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4.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对神话原型批评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学术界对荣格及其理论多有论及,但对于荣格的心理发展历程却较少涉足,其实作为一个心理学家,荣格本身的心理发展过程就很值得人们关注。他从少年时期就逐渐形成的独特心理模式正是他提出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土壤。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以及其派生出的原型意象虽然出发点是心理学,但对文学同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论述神话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形态,对经典作者《导言》中的"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的论断提出异议。本文首先对集体无意识的思想作了些引伸,分析了在荣格之前,经典作者巴黎手稿中已具有的一些思想。然后,对神话的集体无意识显现作了各个方面的例证分析,偏重于不同于荣格的类型化的状态例析。接着,论述了神话时代的心灵特点,乃处于有了丰富的无意识积累、意识觉醒尚且薄弱的状态。并论证了经典作者上述关于神话本质的论断之不当。  相似文献   

6.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对神话原型批评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学术界对荣格及其理论多有论及,但对于荣格的心理发展历程却较少涉足,其实作为一个心理学家,荣格本身的心理发展过程就很值得人们关注.他从少年时期就逐渐形成的独特心理模式正是他提出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土壤.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以及其派生出的原型意象虽然出发点是心理学,但对文学同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荣格学说曾从东方文化中得到重要启示。本文就其初源、方法特色、主要内容等探讨东方文化精神及思维方式的源流作用 ,指出荣格学说无论在意识的现实层面及无意识层面 ,都受到东方文化原型的启示 ,并对荣格学说与东方文化的共时性作了分析 ,分析其接合的历史、心理背景及共同的文化基础 ,认为荣格学说在心理健康的技术、重直觉重体验的特色以及辩证思维上与东方文化本质共通 ,期以促进中国文化的科学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在许多学科均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思想家称其为“有关人类精神的基本真理”,不仅“是现代社会思潮和许多重要思想赖以产生的温床”,而且对诸如生物学、物理学(特别是微观物理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荣格本人由此被誉为是“极大地充实了我们的整个世界观的本世纪的伟大思想家”。因此,系统而全面地研究荣格集体无意识学说,确定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坐标点”,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本文是该研究的一部分,目的在于把集体无意识学说置于宏观的历史氛围中进行理解。因为科学发展史表明,“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9.
荣格是当代一位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在许多方面修正、丰富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构建了分析心理学体系,提出了独具特色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分析心理学体系博大精神,奠定了精神分析学在西方文化中的突出地位,而且他的思想理论对西方乃至东方的各个思想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艺术史学家郝伯特·里德运用荣格原型的思想观点,解释了艺术史中出现的种种奇妙现象;原型艺术批评的权威人士诺罗普·弗来几乎直接将荣格的原型思想移植于文艺批评,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评论,卓越的科学家卡普兰在其新著《转折点》一书中畅谈了荣格集体无意识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简论无意识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的心理构成问题,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第一次把它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并且认为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的深层结构,是主体部分。他的学生荣格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思想,又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他们的这些思想对于研究无意识构成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看作是先天的本能行为,同时又把本能仅仅归结为性本能。荣格虽然克服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学倾向,看到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作用,但他又片面强调无意识中的先天遗传因素,因此也具有历史的局限性。笔者认为,无意识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庞大的系统,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研究。如果从产生的条件来看,可把无意识分为先天无意识和后天意识;如果从  相似文献   

11.
荣格突破了弗洛依德心理学上的"无意识"理论和文艺思想上性意识的局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艺批评理论,对文艺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其源于"集体无意识"的文艺思想从意识决定意识的哲学观念出发,存在着唯心主义创作论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荣格心理学的现象学构成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格将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种“禅触”,即触及本质的动态方法的内容。荣格心理学的理论特色正在于它的触及本质和动态方法。因此,荣格心理学才能跨越时间和空间(文化),极具原发性、创造性和灵活性。出于对精神现象及其复杂性的高度尊重,他采取了“现象学的”态度,对无意识的梦幻和想像进行直观,认为无意识或精神的本质是集体无意识或原型。尽管荣格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象学家,但荣格心理学与现象学却有一种很明显的内在联系,现象学的构成识度正是荣格心理学具有上述特点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荣格原型理论浅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理解的角度出发,对荣格的原型理论作了解释性的说明,区别了集体无意识、无意识、本能等相关概念,探讨了原型的表现形式及相关现象和理论。  相似文献   

14.
荣格的无意识原型理论从反映主体的内在精神背景和心理特征方面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反映论。他的集体无意识来自人类祖先的生活经验,对时代精神具有积极的补偿作用。人类这种能独立感知、预测外界事物的无意识心理在艺术创作中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完美的艺术应是意识与无意识的融合。如果把艺术的源泉看作对封闭的原始经验的挖掘,则会切断艺术与时代及社会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种族记忆作为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而集体无意识通过“原型”将人类整体心理积淀的内容表现出来。本文试图运用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分析《北风那个吹》中主人公牛鲜花这个人物形象。笔者认为,正是牛鲜花身上所特有的人类古老的伟大母亲原型、受难原型以及复仇原型的特质唤起了广大受众的集体无意识,从而引起了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16.
美国19世纪著名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早期开创者之一,其小说和人物刻画大量运用了心理分析技巧。文章借助荣格的无意识理论,特别是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以及从众求同原型和阴影原型等概念来分析霍桑笔下的人物形象,探究人性中善与恶的冲突以及这种冲突在他们身上的体现,进而揭示小说家的"无意识"人性观,说明霍桑的文学创作思想与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有高度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荣格心理学与佛教唯识学思想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荣格的意识阈下的心理内容属无意识的定义,唯识学的第七识、第八识和种子,以及处于率尔心、寻求心状态的前六识,都属无意识范畴.荣格的无意识的心理内容与意识大都无关,无意识常成为非正常人格的根源;唯识学的意识就是种子的现行,而第七识与第八识中的二执种子,决定了众生的有漏性和凡夫性.两种理论差异的根源在于:荣格心理学是心理实在论,认为神话和宗教都是心理活动的产物,具有无意识的原型;唯识学则认为轮回和解脱都具有实在性,解脱是可以实现的目标.从唯识学立场看,荣格心理学的理论是假设性的,其原型和自性等范畴都属假设,并不成熟完备其治疗非正常人格的实用目标虽有相当价值,但其自性实现的超越性目标恐怕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批判继承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倡导集体无意识理论,重新划分了人类心理结构,并具体运用到了审美和艺术的分析之中,成为了深层审美心理学的当之无愧的开拓者。他的具体贡献在于:其一,把文学艺术和审美现象植根于集体无意识之中,强调了历史积淀的原始经验对于审美活动(特别是文学艺术活动)的决定性作用。其二,具体阐述了集体无意识通过原始意象和幻想而显现为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并由此揭示出艺术的社会意义。其三,在心理类型学的构想指导下,揭示了艺术创作中两种模式以及两种审美心态。其四。揭示了无意识的象征或符号化在艺术中的根本意义。其五,具体分析了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一些代表作品,揭示了其中深蕴的无意识内涵,加深了人们对现代主义艺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荣格“集体无意识”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西方有很大影响的无意识心理学家,他在许多方面修正、丰富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帮助奠定了精神分折在现代西方文化中的突出地位,影响所及不限于心理学而包括宗教、哲学、历史、文艺。由于缺少现代研究和介绍,对于他的全部学说应该如何估价,目前国内学术界尚无定评。本文拟就其有关“集体无意识”的思想,作一尝试性的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20.
荣格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荣格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集体无意识思想是其理论的精髓。荣格的思想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本文试图从人格概念、人格能源、人格成长三阶段对其人格心理学思想进行梳理。并阐述了其对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