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净秋 《求是学刊》2012,39(2):124-129
清代宫廷大戏《昇平宝筏》受到小说《西游记》的极大影响,全面继承了《西游记》的整体框架和情节设计,但另一方面《昇平宝筏》对小说局部情节内容、结构层次、人物性格、思想主旨等也进行了改编.其改编策略的形成源于以下四点:戏曲创作实践目的的制约;小说与戏曲叙事上的差异;特殊创作、表演环境的要求;皇帝意志的决定.通过改编,《昇平宝筏》的思想意义更为单纯,表演更加集中,最终成为清代西游戏题材作品中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2.
林彬晖  艾初玲 《阅江学刊》2011,3(4):121-126
古代朝鲜重视学习汉语,至今留存有《老乞大》、《朴通事》、《训世评话》等专为朝鲜人编写的汉语教材,其中部分内容是对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作品的改编、仿制或直接袭用。古代朝鲜的汉语教科书与元明时期中国小说戏曲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有紧密的关联,是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域外传播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熔古铸今的艺术形态与风格──释《故事新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事新编》就是“故”事“新”编 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如果说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结集于,一九二四—一九二五年的《彷徨》,那么,他的取材于古代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却是从一九二二年冬的第一篇《补天》《原题为《不周山》)、开始,到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写的最后三篇《采薇》、《出关》、《起死》,延续了十三年之久,贯串着鲁迅思想发展的前后两个时期,而且是鲁迅生前编定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因而,就鲁迅的小说创作来看,《故事新编》,也是我们研究鲁迅思想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作品。 《故事新编》究竟是什么性质、形态、风格…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曾扬华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在群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四部小说,也是学界研究最勤、同时也似乎是歧见最多的几部小说。一时间要做到...  相似文献   

5.
论“西游记”续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续书是中国小说创作的一个带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多有续书,形成同一题材故事多种敷演生发的异彩纷呈的文化景观。明代中叶吴承恩百回本《西游记》问世,流传很广,影响甚大,于是,在明末清初,改编、仿作、续书送出,一时蔚为大观,形成独具特色的"西游"文化系列。这些续书流传至今的有《续西游记》、《后西游记》和《西游补》。《续西游记》一百回,明无名氏撰。此书流传甚少,一向为学界罕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云:"又有《续西游记》,未见。"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师国小说史胁仅提到"出现了《续西游记》"而未作介绍…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7,(3):144-148
《西游记》中的宗教解读历来是研究的重点,"讲道说"、"三教合一说"等角度一直占主流地位,它们十分注重小说中的宗教描写部分,并将《西游记》定义为一部有意为之的"传道书"。当这种宗教解读凌驾于小说文本本身之上,作者的创造力、作品的文学性以及民族想象等便被削弱甚至忽视了。本文尝试以小说本体为基点,从文本审美的角度重新审视《西游记》中的宗教因素在文本结构的复杂化及对叙述的空间、时间及人物形象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锦程 《生存》2020,(15):0043-0044
“整本书”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对整本书阅读的恐惧感。以《西游记》的原著阅读为例,教师可以采取看作品作家简介、猜想情节内容、故事线阅读、专题讲解、提供阅读支架等策略,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初读”“再读”“细读”“深读”原著,由此加深学生对原著的理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以往每逢暑期各地电视台几乎滚动重播的电视剧《西游记》《还珠格格》等,今年遇到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剧前来"挑战"。暑假期间,《少年派》《长安十二时辰》《亲爱的,热爱的》《九州缥缈录》《小欢喜》等一批高质量电视剧在卫星频道和网上热播。不论是古装还是现代、改编还是原创,观众应接不暇,今夏的这场视听盛宴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9.
开心一笑独存赏鉴———《西游记》艺术探微郭明志《西游记》是神魔题材类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小说表现了非常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奇思妙想,叹为观止,而且达到了奇幻与其内在真实的和谐统一,神奇而逼真。作者笔下的人物事件,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古往今来,...  相似文献   

10.
吴承恩是明代著名的古典神话小说 《西游记》的作者。由于吴承恩的思想中具有比较突出的民主倾向,因而使《西游记》成为一部具有强烈人民性的古典文学作品。 但是,有些《西游记》的研究者根据小说。的前七回描写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就认为吴承恩具有对封建统治的“叛逆思想”;有的甚至断言,吴承恩,“对于历史上的和当时的人民起义。不仅是了解的,而且是关心的,同情的”①我认为这样的结论是和吴承恩的阶级地位、政治立场大相径庭的。这里仅就吴承恩对农民起义的态度问题,谈一点不、成熟意见。 吴承恩生“活在明王朝中后期”(1500一15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