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产生是与理学的衰落同时并行的,此外,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西学的传播等也对其产生起到了推动作用。明清之际实学思潮先由学术界发其端绪,随后波及到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艺术领域,它以恢复弘扬儒家经世传统为宗旨,把强调道德实践和注意经世致用作为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从明中晚期到鸦片战争前后的本体论学说主要表现为对宋明道学本体论的批评和对新的本体论形态的探求。犹如西方哲学史中本体论的现当代转化一样 ,思想家们在扬弃“道”、“理”、“心”等僵化的本体过程中 ,力图对相当于海德格尔的“此在”的“主体”进行界定。他们不把本体当作圆满的先验预设 ,认为道德学首先应该使自身成为知识学。这种本体论思想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本体思想的近代转化  相似文献   

3.
西学东渐与明末清初实学教育思潮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耶稣会士来华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其对此间实学教育思潮有如下影响:一是出现注重数学教育的倾向;二是注重中西会通、然后超胜西学的趋向;三是注重实践验证和科学实验的思想。虽然这些变化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不能起到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影响,但是却代表了儒家思想对西学挑战的应时,与儒家教育的新变化,以及明清教育探索中富于生机的、具有前瞻性的一支力量。  相似文献   

4.
明清之际以朱之瑜、陈确、黄宗羲等为代表的浙东学派,本着实学教育思想,揭露八股的危害与理学的弊端,倡导实行实理、经国济世之学,在当时乃至以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研究黄宗羲"学贵适用"和"学贵独创"的教育思想出发,针对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了当代大部分高校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基本思路,强调那些高水平的研究型高校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应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的人才培养观,并指出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须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清初的实学与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初的实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对史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包括对史书的内容 ,对史家心理以及对史学发展方向的影响 ,实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清初史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清代前期英雄传奇小说创作上的重要变化,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回归儒家思想传统;二是小说文体特征由传奇性向平实化转变。清代前期英雄传奇小说创作的上述变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与清代前期实学思潮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规范人的言行思想,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推动个体自身的认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思潮作为观念形态的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理认知。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促进大学生成才,势必要关注社会思潮的发展,认清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和消解作用,采取积极对策,有针对性地对社会思潮进行批判和引导,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10.
滥觞于20世纪后叶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凭借着对支撑整个西方的现代性思想进行猛烈质疑与批判而震慑于西方思想界。在其进入中国文化场与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思想互动和文化过滤中发生了一系列的教育文化折射和问题变形。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有限理性的课程观和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黄宗羲是一个具有伟大地位的杰出人物。这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首先在于他作为中国早期启蒙学派的最主要代表,提出了一些超越前人、影响和启迪后者的朴素民主思想。文章试图主要从主权在民意识、政体监督意识、法治与民主意识、工商皆本意识四个方面来论述他的朴素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12.
王记录 《南都学坛》2009,29(4):30-35
明清时期,实学思潮高涨,学术研究由空谈性理向务实求真转变。在学风转向的大背景下,学术精神出现了新特点:"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受到推崇,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从而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术精神的表征;"实测而知"的科学精神得到重视,严密推理、实地验证、注重证据等思维方法渗透至经史研究中,为学术研究注入了新精神;"明道救世"的致用精神高扬,人们普遍把学术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使学术更加关注社会;"君王皆贼"的启蒙精神形成,人们对专制政治的弊端及危害进行了研究和批判,显露出早期启蒙思想的光辉,并成为后世中华民族反对独裁政治的精神来源。以上四点集中反映了明清时代的学术精神,从而成为社会进步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新市民阶层的出现,经学教育开始日趋衰落。随之而兴起的,是具有这个时代特征的实学教育思潮。科技教育课程最先出现在私学中,后逐步在官学中兴起。科技教育课程的产生一是明中叶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对科技的需要;二是"西学东渐"对其产生了直接的推动和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小学数学学习策略>教材实践对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影响,我们采用了等组设计的实验方法,选取同一教师教学的两个平行班进行对照实验.在两个平行班总的数学学习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利用总课题组编写的<小学数学学习策略>教材,在实验班开设每周一节的学习策略课,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开设专门的学习策略课,的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策略上,而避免大量的知识内容对学习策略的掩盖.通过掌握系统的学习策略,能大幅度地改进学生的学习,大面积地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从而达到了使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实验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分科设学和清末民初中国的学术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近代学术转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分科设学模式,是传统的内部变动和西学的外部输入错综交织的产物。清末学人在教育改革中重新发现并发展了宋儒胡瑗以来的分斋课士的书院传统,逐步将西学门类整合进传统的知识体系之中,经由学校体制、分科设计和研究方法的层层更新,形成了一幅中西学冲突融合,书院和学堂彼此移位,经学失去主导价值,以致传统学术体系最终分解的极其复杂的图景。  相似文献   

16.
作为思想解放运动,明末清初的反对甚至痛恨讲体面话的人或文章、反奴、颂真率等思想为周作人所接受。中国古代笑话至明末蔚为大观,清朝建立,遂渐湮没。周作人看重王谑庵,重在其幽默的风度。他把幽默看作国民健全的标志,缺少幽默是社会疾病的一种征候。周作人的乡曲之见和“苏杭文学”的提出,延伸为一种深广的悲悯情怀,汇合成他明末清初思想不竭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17.
黄式三、黄以周成为学界公认的“东南经学大师”、“浙东学派殿军”,得益于社会、家族及家庭的共同努力,家族教育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文章以家族教育为视角,从黄氏家族教育之渊源与发展、家族教育之内容与特色及家族教育之成就与影响三方面探讨定海黄氏家族成为经学名门、簪缨望族的秘诀。  相似文献   

18.
明清之际,西方的宗教文化和科技知识等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和耶稣会士的来华而传入中国,这一时期以耶稣会学校为代表的西方教育也随之被导入,艾儒略撰写的《西学凡》和《职方外纪》就是两部众所周知的代表作.相比之下,高一志撰写的《童幼教育》却鲜为人知,也未经学界充分研讨.从历史上看,它标志着西方教育思想传入中国之始,也堪称中国古代儿童教育论著百花园中的奇葩.  相似文献   

19.
黄宗羲诗学思想在明清易代的文化生态语境中具有独特的转捩和建构价值。他从哲学的高度融通“情”、“理”,转注传统诗论“性情说”以新的元素;兼采“唐”、“宋”,再次确证宋诗美学范式;崇尚清刚之音,希冀用阳刚之气和风雷之美来摹绘天崩地解的乱世风云。作为初祖,黄宗羲以其理论和实践奠定了浙派的创作基调,本文试从审美文化的层面予以诗史意义的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