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青诗歌中表现了“救世者”、“创世者”的宗教情感,这种情感的形成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其社会思想、审美思想、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使其诗歌具有世代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2.
李莹 《北方论丛》2014,(2):60-63
威廉·赫士列特从诗歌的发生学角度出发,将诗歌界定为人受到自然印象的感发,产生想象与激情,并在其作用下经由声音韵律表达情感。诗歌对自然真实具有反照作用,通过对其的改造,使之达到人内心的希冀,由此赫士列特指出诗歌并不是纯粹的理性活动,而是想象与激情的产物。他还强调音韵对诗歌表现情感具有强化作用,不仅使诗歌体裁与其他文体相区别开来,更重要的是使诗歌体裁真正意义上达到感情、思想、音韵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高校重视知识技能教育,忽视情感的教育。这不但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引向功利主义,而且使原本脆弱的情感体验更加肤浅。而通过古典诗歌教学实施情感教育,可以逐渐引导受教育者的情感,使其摆脱功利和私欲的困扰,达到求真、求善、求美的理想境界,形成高尚的情操,养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及最大成就者,他认为诗歌是诗人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以其独特的想象力描述朴实中的自然,并赋予其新奇性,同时在这一描述中表达了深沉浓烈的情感。另外,华兹华斯还通过其诗作表达了他眼中的诗歌功用,即诗人和读者获得快感之同时获得道德与情感上的纯化、升华。  相似文献   

5.
心理场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课堂教学中存在心理场,利用古典诗歌可以影响学生心理场。古典诗歌具有丰富的内容,其情感内涵、道德内涵,艺术美质等方面可以优化当前大学生的心理,使其成长为一个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诗歌是一门情感艺术,诗歌翻译也是承载译者情感的艺术翻译,是译者从起源到终结舒展其主观情感的复杂心理体验。运用Fauconnler和Turner的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结合中国唐宋诗词英译译例,从音韵、词汇和视点三个层面阐释、分析诗歌实时意义构建过程中的情感再现,为诗歌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认知视角。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由于诗人常常借助于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因此使得诗歌具有一种情景交融的特性。而情景交融是意象内容的核心,诗人们在意象经营中,情与景相互交融、契合,意境含蓄、蕴藉,从而使诗歌呈现出情景交融的意象美。  相似文献   

8.
兰斯顿·休斯深受美国黑人流行音乐中的布鲁斯和爵士乐的影响,在其关于美国梦的诗歌中既表达了黑人在种族歧视的社会中梦想不能实现的忧伤同时又表达了用欢笑代替泪水这种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休斯诗歌中的美国梦既是对美国现实社会的失望也是对没有黑白歧视的自然世界的向往。  相似文献   

9.
李彦华 《理论界》2013,(12):156-158
中国传统诗歌多有比兴寄托,诗人利用比兴手法创造艺术形象,同时又把某种更深远精神的性质、意义、情感深藏在形象之中。诗人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或事物特征,去暗示某些深邃、隐晦或抽象、玄虚的思想、观念及情感。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唐诗代表着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在唐代诗歌中,象征意蕴是经常存在的。诗人通过创造意象、象征词语、象征义等手法营造象征意蕴,使诗歌物象与意象虚实相生,使诗意更加丰富含蓄。  相似文献   

10.
李唐 《北方论丛》2007,(5):8-10
王安石议政诗的政见多以议论出之,"以议论为诗"是王安石诗歌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但他的议政诗是作"诗",而不是写政论,没有因政见的阐发而改变诗"带情韵以行"的审美特质。他在议政诗的创作中经常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强化"议"的情感力度,使其许多作品成为独具艺术风貌,诗歌艺术价值颇高的优秀诗篇。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诗歌现代化的历程中,美国现代派诗人积极译介中国古典诗歌,并在其创作中吸收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技巧、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等,使美国人逐渐了解和欣赏中国诗歌,也令中国古典诗歌在美国诗歌现代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抒情性作品,需要诗人具有激越高昂的感情,而喜怒哀乐,情感各异,不同的情感使作者对外物产生不同感受,创作出不同内容与风格的作品,也正由于此,才有百花争妍、姹紫嫣红的诗歌繁荣.而对于不同感情的表现,诗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也不尽相同,这正是适应表达情感的需要而出现的文学创作现象,从这里可以看出各种修辞方法有着不同的表现功能.  相似文献   

13.
艾青的诗歌包容着丰富内涵的意象。诗人认为意象是主体情感与外界事物的契合。意象的运用,使我们既看到了现代派象征主义诗歌对诗人的影响,又看到艾青的诗歌同我们民族文化的渊源关系。由于艾青的诗歌中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意象,因而使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4.
"诗可以怨"成为孔子之后诗歌自觉的审美情感追求和本体存在依据。"兴观群怨"成为诗歌诸种功能最为形象的表述,但"怨"却凸显为诗歌最基本的价值功能之一。"兴"为读者进入诗歌氛围的首要条件,使读者可以感受、观察、了解世界,形成社会共识,建构起和谐相处的公共空间。尤为重要的是达成心理情感的共鸣与互认,进而实现身心和谐、天人合一的"至乐"局面。陶渊明和嵇康的诗歌都很精彩地实现了这一审美价值。两位异代诗人在对亲子的谆谆告诫中达成了某种共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精神因缘和心灵契机。  相似文献   

15.
中西诗歌的美学比较要从情感比较开始,情感或感觉是美学的核心问题.西方美学常把情感与理性对立起来讨论,而中国美学则更注重化情感于理性,或化理性于情感.不管中西美学的情感侧重在何处,情感在中西诗歌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也是讨论诗歌要从美学角度出发为好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考察了日本徂徕诗派的诗学认识、诗歌理想、诗歌特点及诗学本质.在诗学认识上,徂徕派“主情”,反对以意为诗,非常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但认为诗歌情感应当受到儒家诗教的节制.徂徕派的诗学理想则是盛唐格调诗歌,追求格调健康、情感丰富、表现典雅.  相似文献   

17.
顾城诗歌既承中国意象诗之传统,又融现代西方诗歌之理念,其诗歌的意象之域具有独特性,其意象种类之丰富,组合之奇妙,意味之多义,都可以说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一个高峰。虽然顾城并没有刻意于诗歌的韵律,但由于其取自于大自然的意象和萌于童心的天然韵律,所以其诗歌一方面具有自然情感的内在节奏,另一方面又获得了民间淳朴的"谣曲"风味。  相似文献   

18.
在1917-1927年中国新诗的发展中,胡适的经验主义的诗歌思想及其创作与郭沫若的浪漫主义的诗歌思想及其创作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相比之下,胡适的诗歌思想和创作更具有一种开放的包容的现代性.胡适企图在艺术上整合人类生活中理智与情感的二律背反.梁实秋和闻一多从新与旧的简单的二元对立中摆脱出来,但依然没有摆脱理智与情感的简单的二元对立.李金发的创作不存在新与旧、理智与情感的简单的二元对立,但要在更高层次上整合人类的生活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智与情感的二律背反,在更高层次上整合中西方诗歌艺术,这一艰巨任务只有经过30年代戴望舒、卞之琳等人的摸索,由40年代的冯至和九叶派诗人来完成了.  相似文献   

19.
薛文思 《学术探索》2013,(11):81-83
情感意义是关于讲话人或作者的感情和态度的意义,是语义学中极为微妙复杂的一种意义,在诗歌描写中表现尤为明显。本文从情感意义移译的角度,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两译本中第116首进行比较和评析,探讨两译文中情感意义传递的程度,试图寻找诗歌翻译中情感意义传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文学受到战争的巨大冲击,包括歌谣、诗歌在内的文学形式的常规发展路径被外力粗暴阻断。"歌谣体"作为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文体应运而生。由于在主题、内容、情感、创作手法、修辞技巧、语言表达、创作主体等方面都难以区分谁是歌谣、谁是诗歌,从而导致抗战诗歌与抗战歌谣之间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使二者具有"杂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